近日,全球专业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公布了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30的榜单,中国独占10位,分别为上海港(1)、宁波舟山港(3)、深圳港(4)、广州港(5)、青岛港(6)、天津港(8)、香港港(10)、厦门港(14)、高雄港(17)、营口港(30)。在吞吐量数据方面,2021年,全球前30大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合计超4.5亿标箱,同比增长了6.8%,其中中国港口的吞吐量占比达到47%。
总体而言,2021年全球各大港口生产形势向好,前30大港口中只有4个港口增速为负,且有9个港口的增速超过两位数。在这九大港口中,丹吉尔地中海港作为唯一非亚洲非北美港口,坐稳地中海区域第一集装箱枢纽港的位置。得益于马士基中转网络调整,丹吉尔地中海港连续两年增速超20%,远远甩开同样地处欧洲的瓦伦西亚港与比雷埃夫斯港。北美港口中,洛杉矶/长滩港、纽约/纽瓦克(新泽西)港、萨凡纳港的增速均超过15%,其中,洛杉矶/长滩港港口吞吐量突破2000万,成为除上海港外增量最大的港口。除香港港、迪拜港、高雄港、汉堡港、比雷埃夫斯港和营口港外,全球各大港口已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体现出2021年亚洲到北美与亚洲到欧洲两大干线稳中向好的繁荣场景。
就头部排名而言,前十大港口中中国占7位,前8名排名未变,上海港依然雄踞鳌头,连续12年领跑并连续正增长,且2021年增量最高,进一步拉开与第二名新加坡港的差距的同时,今年有望冲击5000万标箱,成为全球首个破5000万标箱的集装箱港口。新加坡港恢复了疫情前的吞吐量水平,重回3700万标箱,宁波舟山港则迎头赶上,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缩小了与狮城的差距。青岛港在基数较大的情况下,依然连续两年保持正增长。得益于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的更多机遇,2021年,青岛港持续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航线增速再创新高,航线密度稳居北方港口首位,全年落地省级航线补贴近亿元,新增航线24条。
秉持着港城相融、和合共生理念,2021年,青岛港抓住机遇加快融入城市发展,推进由生活资料港向生产、生活资料港转型,将传统主业与航运、金融、物流等要素紧密结合,推动新兴业态、新兴业务加快落地,在青岛口岸开拓铁矿石、铝矾土贸易等新兴业务,落地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开辟挂港加油、跨关区直供等新模式。
在排名11-20名的中段港口中,鹿特丹港吞吐量超过1500万标箱,成为欧洲首个突破1500万大关的港口。厦门港超越吞吐量微降的安特卫普港,晋升到14位。同样排名下降的欧洲港口还有汉堡港,从18位降到19位,纽约/纽瓦克港则从20升到18,
相比于前20位中,亚洲、北美港口尽占优势,欧洲港口成绩下滑,排名21-30的榜单则。胡志明市港虽然连续两年正增长,但由于疫情严峻期间停止接受进出口货物,排名落到第21,科伦坡港(22)、丹吉尔地中海港(23)各前进一位,凸显了区域转运港的潜力。印度的蒙德拉港(25)与那瓦舍瓦港(26)排名都有上升,那瓦舍瓦港从36升到26,在前30大港口中增速最高,排名上升最多,运营蒙德拉港的印度本土运营商 Adani Ports与分营那瓦舍瓦港各码头的DP World、APMT、PSA国际等国际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还将持续。瓦伦西亚港排名上升1位至27位,超越比雷埃夫斯港(29),成为欧洲第四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也是除香港港外,另一连续两年增速为负的港口。
综合整个榜单来看,疫情期间,国际航运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北美运输需求旺盛,进口激增,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因此实现了较大增长,美国港口异军突起。但总的来说,中国港口依然占据统治级地位,亚洲其他港口也有明显的竞争力。在北美、欧洲港口面临拥堵的情况下,中国港口高效运作,应对疫情等特殊情况能力较强,仍是确保全球供应链稳定的基石。
原标题:全球前3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公布 中国占10席青岛港蝉联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