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海这位叔端着一杯葡萄酒,
在排队做核酸时,
普陀区的一个姑娘,刚刚点了一杯Manner咖啡。
本以为前几天的“咖啡”热搜,
已经是上海的极致了。
没想到这位有腔调的爷叔的出现,
让大家对上海城市精神的认知,
又深了几分。
倒是,也让不少键盘侠对于此的吐槽,
有了更多的借口。
有一说一,
上海人是真的爱咖啡。
疫情期心心念念想着咖啡只是基本操作,
家里常备咖啡机器,
才是真·咖啡迷的标配。
在那条热搜之后,
不少在上海的小伙伴附和,
不少人也从方方面面验证了这一点。
上海的咖啡馆8000多家,数量全球第一。
关于2021年的一个数据是——
这一年新增的咖啡馆多达上千家,
大概相当于意大利米兰整个城市咖啡馆的一半。
一个例子。
在静安区,一公里半径范围内,
就能有10家以上的星巴克,
10家以上的Manner。
有人在微博上总结:
说不管是土生土长的思南路老洋房长大的,
还是海外留学落户滴水湖的,
不管是浦西的浦东的,
还是苏南苏北的,
……
都爱咖啡。
时髦精们走过巨富长,
端着一杯手冲,或者特调,
梧桐树下细细交谈,
或者快速走过。
这甚至都不是腔调,
而是日常。
大家还记得《爱情神话》不?
即便是路边的小皮匠,
同样天天沉浸在手磨咖啡的香气里。
而徐峥和他的大叔朋友们,
妥妥的咖啡精本精。
你说这个城市仿佛是悬在空中的水晶城堡,
可这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要缔,
和精神所依。
对于很多在上海的白领和金领来说,
一开始,咖啡就是续命水。
用咖啡因来对抗生活和工作的不容易,
后来,一部分人希望了解得更深。
开始有选择。
选品牌/选豆子/选温度/选时间。
在上海多年的小g说,
去咖啡馆的时候,
她开始发现,
光顾咖啡馆的大爷大妈们,
其实,比年轻人还要多。
01
不得不服,
100年前就开始喝咖啡了
张爱玲在上海居住时,
当时的爱丁顿公寓(如今叫常德公寓)楼下,有家她常去的咖啡馆。
张爱玲每天下午都会去,
在这孵出了一部《金锁记》和一部《倾城之恋》。
后来,几经变迁。
这里唤作了“千彩书坊”,
也被持有人重新恢复成了当时咖啡馆的面貌。
可见,咖啡对于老上海岁月的纵深度。
其实,早在上世纪二十三十年代。
南京路和霞飞路上,每隔几步,就能有一家咖啡馆和西餐厅
大约叫沙利文、起士林(也是张爱玲的所爱)等等。
“拉起嗅觉的警报,一股喷香的浩然之气破空而来,有长风万里之势,且又是最软性的闹钟,无如闹得不是时候,白吵醒了人,像恼人春色一样使人没奈何。有了这位芳邻,实在是一种骚扰。”
—— 张爱玲曾经写过“起士林”
一般来说,
这些地方,还会配有落地式电唱机,丝绒沙发。
西装笔挺的先生,和安静看书的姑娘们。
那个时候的上海啊,摩登得很。
文化名人们,更是常在。
1928年,作家张资平开了一家文艺咖啡馆 ,
周全平开了一家西门咖啡馆 ,
作曲家田汉也开了一家咖啡馆。
那一年的8月8日,
《申报》还刊登过一则咖啡广告:
“……我在那里遇见了今日文艺界上的名人,冰庐,鲁迅,郁达夫等。并且认识了孟超,潘汉年,叶灵凤等,他们有的在那里高谈着他们的主张,有的在那里默默沉思,我在那里领会到不少教益呢……”
这也是为什么,
小g去到咖啡馆之后,
会看到和其他城市不同的景象——
很多大爷大妈们,惬意得很。
战争掠过上海的摩登时代,
喝咖啡一度成为这个城市隐蔽的活动。
可即使隐蔽,也是有的。
就连三年困难时期,
上海的咖啡也没有断过。
买一斤老上海咖啡,可配半斤白糖票。
所以不少老上海人,依旧保持着喝咖啡的规矩和习惯。
时代滚滚巨轮之下,
这部分人年纪渐长,被大家叫做老克勒。
他们偶尔还会聊起来小时候,
跟着父母上咖啡馆的经历。
在他们心中,
买咖啡啊,就算不打扮的整齐绅士,
也要干净体面。
清咖,不要糖不要奶。
然后出门拐个弯,
带上一袋子生煎包子和馒头回家。
都是生活,也都是风情。
02
和喝水一样重要的
日常行为
看,在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
都阻挡不了上海人炉子上,煮着的咖啡。
更何况是现在。
对于现在大多数年轻人来说,
咖啡没有了太多的时代感,
更多的,是习惯和日常。
因为咖啡因的提神和清醒头脑,
他们称之为“续命水”。
没有咖啡,我的脑袋就很难醒过来。
这从来不是矫情,而是很多人的生活必需。
一直生活在上海的小L说:
形形色色咖啡馆遍布上海各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喜好。快节奏的生活里,大家有个口号是咖啡续命,这已经是和喝水一样重要的日常行为。
而他自己,和小g一样。
即便是在疫情居家隔离期,
也会和大多数在上海生活着的人一样。
咖啡开启每一天,没有咖啡的一天是没有灵魂的。
听起来像空中楼阁,很容易被键盘侠指着鼻子骂。
但被骂,也要喝咖啡的。
小L举了个例子。
就像福建或者广东,大家喜欢坐在茶桌上聊业务。
但上海节奏比较快,
楼下咖啡馆拿一杯咖啡,
或许比铺一桌子茶具来得高效便利。
毕竟,对于社畜来说,它比茶的提神实际效果好太多。
另外,对于大多数现代人。
咖啡也比茶要来得松弛得多。
自然,咖啡豆子也有讲究,
但终究是没有茶的修身养性,要顾及得多。
就像,我永远摸不透茶叶的行情和价格,
也常常搞不懂喝茶的礼节,
但却可以随手握一杯冰美,
方便又有效。
用越来越清醒的头脑,
开始新一天的征途。
03
轻松点
真的没那么多主义
现在,咖啡文化早就不止于上海。
成都,也是咖啡馆遍地。
包括在广州的我们,
以及现在还在居家中的深圳小伙伴们。
也都渴望着,
在咖啡馆的露天场和朋友喝一杯吧。
说不定,此刻看着推文,
已经默默下了单。
Manner、星巴克、瑞幸、%……
喝咖啡的人们,如数家珍。
这些年,
咖啡文化走入了无数普通人的生活之中。
除却“续命”和“社交同好”之余,
想来更多的,
是给了我们规律日常的一点生活乐趣。
在疫情开始后的第三年。
我们似乎无法再出远门,
而那句“疫情后我一定要……”也渐渐变得遥不可及。
更能做的,应该是——
学会和疫情共存。
将日常与疫情共存,将生活方式与疫情共存。
在疲惫的生活里,尽可能开出理想的花朵。
就像,
在《爱情神话》里,
那个一边修鞋,一边磨豆子喝咖啡的小皮匠;
也像,
豆瓣上一条动态引发的“疫情文学体”的趣味和主张。
昨天,一个网友模仿卡夫卡的《变形记》,发了一条动态——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的小区的被封了。
一时间,吹起了文艺青年们创作的号角。
纷纷转发自己的改写,掀起了一波“疫情文学”的高潮。
这也是一样的嘛。
疲惫生活中的小乐趣。
其实,当那个咖啡热搜出来之后。
没点进去,就可以料想必定恶评重重。
不过是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之下,
对于正常生活的一种渴望。
和一种与疫情共存的乐观的,生活态度。
却要被套上“精致利己主义”和“崇洋”的头衔。
我也常常想,
若是一直无法学会,
尊重人家的生活方式。
那么,这咖啡啊,
真的喝起来,挺苦的。
轻松点吧。
咖啡没有错,
喝咖啡没有错,
习惯喝咖啡更没有错,
我们一定会找到和病毒和平共存的方法,
但肯定不是,
不喝咖啡。
【版权说明】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爱情神话》剧照、微博截图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