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夯实安全之基,防范化解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五眼联盟”国家频频利用各种手段污蔑中国、干涉中国内政,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近日,《五眼联盟:50年情报合作秘闻》一书中文版出版。作者安东尼·韦尔斯(Anthony Wells)为情报人员,于1968至2018年以双重国籍身份任职于英美两国情报机构,本书是其长达50年工作经历的自述,介绍了五眼联盟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五眼联盟” 国家国旗
以下为长安街知事摘录的该书部分内容:
“五眼联盟”的起源
“五眼联盟”包含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的五个国家。数十年来,情报机构的人员交流及整合对这个组织中的成员国来说至关重要。在伦敦、华盛顿、渥太华、堪培拉和惠灵顿,五国使馆都同彼此的情报机构及下属部门保持着重要联络。除了常规的使馆人员结构之外,五个国家还要保持情报人员的交换与流动,让不同机构的情报专家并肩工作。这种维护关系的运作方式是我们理解“五眼联盟”的关键。如今,“五眼联盟”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国际外交力量,无疑也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情报组织。
1941年8月,大西洋宪章会议期间,在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甲板上,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前排 左),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前排 右)。
1941年8月,丘吉尔与罗斯福在“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举行了会晤。当时距离日本偷袭珍珠港还有数月之久。此番会晤不仅商定击败希特勒的“大战略”,还决定发扬英国海军上将雷金纳德、有“眨巴眼”绰号的雷金纳德·霍尔及“40号房间”的重大传统——基于通信拦截,分享有关德国和日本的最敏感情报。随着战事的推进,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受邀加入这个高度机密和高安防等级的俱乐部,不仅交换情报,还交换重要人员和设备。这些做法一直延续至今,未来还将继续延续下去。回望过去,这两位政治家的会晤标志着英美特殊关系的建立以及之后“五眼联盟”的诞生。
丘吉尔与罗斯福在“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为两国联合监控苏联和华约的通信奠定了基础。这种联合行动最早体现在构建一个名为“梯队”(Echelon)的网络通信拦截与情报搜集系统。后来,随着电子通信技术以及“五眼联盟”国家对于共同威胁的感知发生变化,这个系统也与时俱进,得到大幅拓展。从一开始,数据的搜集、分析和分发就被列为“绝密”。共享情报的范围最初局限于信号情报,后来逐步囊括人力情报、卫星图像情报和各类地理空间情报。
1946年3月5日,英国和美国秘密签订了《英美协定》,规定两国之间可以交换任何有关外国的情报,为之后英美之间开展各类信号情报合作奠定了基础。
后来,《英美协定》范围扩大,1948年加拿大加入,1956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加入。1955年,英美签订了一份新修订的《英美协定》。“五眼联盟”开始通过拦截卫星传输、电话网络和其他更敏感的手段,大规模搜集所有频段和带宽的政府、私人和商业通信内容,包括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可视数据以及其他通信数据。“五眼联盟”与通信公司建立了悠久的合作关系,后来的科技公司,比如谷歌、苹果和微软,也与“五眼联盟”开展了合作。自“二战”结束以来的数十年里,“五眼联盟”开展了很多重大的情报活动,其中一些延续至今。
“9·11”事件与美国情报力量的扩大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情报界开始了大规模重组,而“五眼联盟”其他几个国家则没有跟随美国的步调。为了避免通信和数据交流方面的失败,美国于2004年根据《情报改革与恐怖主义预防法》设立了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作为美国情报界最高的管理和协调机构,负责对十多个情报机构实施集中式管理。与此同时,美国还设立了国家反恐中心,负责协调和监督所有政府机构和部门的反恐计划与行动。情报机构之间的合作成为一项新要求。
英国和“五眼联盟”其他三个成员国则认为美国情报机构的数量太多,许多机构往往因为情报来源和搜集方法问题而不希望同其他机构进行合作。它们往往认为美国国家情报评估是不同情报机构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而不是完全独立的情报评估。相反,这四个成员国更倾向于维持规模较小、组织紧密的情报机构,并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和组织架构,确保不同机构之间的步调保持一致。
“9·11”事件后,美国的反应力度远远超过“五眼联盟”另外四个成员国。虽然“五眼”都增加了情报部门的雇佣人数,尤其是在反恐领域,但跟美国的情况没法相提并论。美国一些机构在此期间大规模扩张。比如,国土安全部的情报职能大幅扩充,将美国海岸警卫队纳入麾下,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从组织架构上看,海岸警卫队并入国土安全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一些专家看来,这似乎是以变革的名义对一个历史悠久、运作良好的组织进行的非必要干预,是对“9·11”悲剧做出的过度反应。
美国海岸警卫队旗
“五眼联盟”成员国之间存在一个共识,即成员国之间不能相互监视,但要说明一点,这种总体共识并不意味着成员国之间不会分享某些敏感信息,比如关于内部间谍活动的信息。如果一个成员国的情报机构从某个渠道发现其他成员国内部存在间谍活动,依然会将这种情报传递给对方。在后“9·11”时代,“五眼联盟”的每个成员国都拥有拦截内部通信的技术和组织能力。比如,其他四个成员国都能监控美国人的通信。这一点至关重要,值得仔细研究。
信息技术革命下的“五眼联盟”
在当前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几乎所有人、所有事物都被互联网联系在了一起。这样一来,“五眼”国家的政府和公司以及“五眼联盟”情报机构就能建立关于我们所有人的详细档案。
从2010年开始,全球电信和信息技术开始爆发一场重大革命,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最初的阿帕网和万维网。2001年,互联网的用途仍然有限,而2010年以来的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革命改变了一切。“五眼联盟”可以拦截这些新通信设备通过光纤电缆和其他媒介传输的数据,不仅包括国内数据,还包括全球范围内的数据。比如,英国用户出于各种意图和目的,可以在英国国内进行通信,也可以往国外发送信息,而实际上,他们的数据可能是通过美国的互联网平台或供应商进行传输的。这说明了全球通信相互联系的本质,从而导致前面提到的隐私保护法案变得复杂。美国国家安全局、英国政府通信总部以及“五眼联盟”其他三个成员国的情报机构可以“合法”利用此类外国媒介传输的信息。
即便拦截了海量数据,还要面对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五眼联盟”情报机构没有时间或资源去查看每秒数万亿比特的数据。这时元数据分析就派上了用场,因为它能将数据搜索范围缩小到一些可能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的关键数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科技电信巨头和关键的硬件制造商必须与这些情报机构合作。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无国界的数字世界里,遍布全球的多个通信节点都可被用于情报目标。
“五眼联盟”能够利用元数据去拦截借助全球电信网络传输的数据,包括语音电话、电子邮件以及银行转账等数据。他们可以预先设定自己感兴趣的元数据,通过关键词锁定并跟踪一些热门信息,比如,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非法毒品转运、人口贩运、武器交易及海盗活动,计算机能够以光速去开展关键词流量分析,从而实时或近乎实时地为“五眼联盟”的情报工作人员提供关于这类活动的线索。
电子邮件在传输过程中会通过全球各地或特定国家内部的服务器、路由器,从而产生被拦截的可能性。常规电话、网页访问、视频流量、手机通话,以及全球互联网赖以运作的互联网协议都是“五眼联盟”能够利用的资源。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