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省市4月财政收入出现明显下滑,引发广泛关注。5月17日,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给出解释:4月份是今年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的第一个月,政策效应集中释放。
“当月,全国增值税留抵退税约8000亿元,这个实施进度是超出我们预期的。”许宏才表示,这8000亿元是冲减收入处理的,相当于去年4月份收入的37.5%,“也就是说,实行留抵退税,4月份收入就要下降37.5%。”
许宏才还特别指出,由于留抵退税因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实质上造成今年1-4月份的财政收入口径跟上年口径是不可比的。
尽管如此,疫情反复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落,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
这势必对财政收入造成冲击: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293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8%,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增幅比一季度的8.6%明显回落。
单看4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1.3%;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当月全国财政收入仍然下降5.9%。具体到各个城市,又表现如何?
01
3月以来,我国多地发生本土疫情,其中吉林、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影响尤为明显。
5月11日,深圳市财政局披露数据显示,今年1-4月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309.8亿元,下降12.6%。单看4月,同比下降更是高达44.2%。
同一时期,苏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5.5亿元,下降4.1%,其中4月同比下降49.6%;杭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4亿元,下降3.7%,其中4月下降37.0%;宁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5.9亿元,下降3.8%,其中4月下降35.7%。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在全国42个重点城市(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中,已有15个城市公布4月最新财政收入数据。
对比来看,除长沙外,已公布数据城市1-4月财政收入增速较一季度均出现下滑。其中,深圳、苏州、杭州、宁波、大连、南宁财政收入增速由正转负,天津、长春下降幅度则进一步扩大。
作为今年初国内首个正面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城市,今年一季度天津GDP增速仅为0.1%,投资和消费均为负增长。受此影响,天津今年1月、2月、3月、4月累计财政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7.5%、31.4%、19.4%、27.1%。即便扣除留抵退税因素,1-4月天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依然下降18.4%。
长春同样受到疫情显著影响。今年一季度,长春GDP为1334.83亿元,同比下降12.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0 亿元,同比下降 23.9%。1-4月,长春财政收入降幅又进一步扩大至37.5%。
此外,泉州、合肥、太原、贵阳、银川、海口1-4月财政收入增速虽然仍然为正,但相比一季度也出现明显下降。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中西部城市普遍较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更小。
02
单看一季度,42个重点城市中,除石家庄、乌鲁木齐、拉萨外,均已公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其中,除天津、长春、哈尔滨三座城市外,其他城市增速均为正值。
具体而言,上海财政收入依然遥遥领先,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518.2亿元,同比增长10.9%。紧随其后的北京、深圳一季度财政收入也超过千亿元。另外,杭州、苏州、宁波、重庆、武汉、天津、南京一季度财政收入规模也均超过500亿元。
从增速来看,海口、厦门、银川位列前三,一季度财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7.3%、24.2%、23.7%。合肥、和泉州两座万亿城市财政收入增速也位列前五,一季度分别增长19.2%、16.5%。除此之外,呼和浩特、西宁、福州、兰州、上海、贵阳及成都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速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不过,4月下旬,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就曾撰文指出,“总体来看,一季度中国财政收入实现平稳开局,但主要是前两个月打下的基础,3月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端受到明显冲击。”
数据显示,全国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6%,较1-2月下降1.9个百分点;其中,3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仅为3.4%,较1-2月回落7.1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4月各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一步下降,不难预见。罗志恒在上述文章中指出,“短期来看,疫情影响未充分显现,二季度经济或面临更大下行压力。”
而他提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税收:“叠加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延续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财政收入增速或进一步下行、加剧财政紧平衡态势。”正因如此,他提醒,需在保障支出力度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关注地方财政风险。
03
税收作为经济成果的直接体现,在财政收入中比重越高,说明经济结构越合理、经济转型越有效。今年1-4月,全国税收收入623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83.9%。4月8000亿元的留抵退税,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财政收入增长。
在我国财政管理中,退税历来是财政收入下面的一个科目。这就意味着,退得越多,同期财政收入减少得越多。一个疑问接踵而至:占比提高并非短期变化,国家减税降费也不是第一年,为何今年尤其是4月“实施进度超过预期”?
一方面,今年退税减税总额达到历史新高。2016年至2021年,全国6年新增的减税降费额累计为8.6万亿元;2022年一年减税降费总额预计就将达到2.5万亿元,相当于前6年总额近3成。
同时,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中,一个大变化是“留抵退税”成了重头戏:2.5万亿元中,留抵退税将达到约1.5万亿元,占到总量六成。对比来看,2021年全国增值税收入6.35亿元,以1.5万亿元额度计,这意味着退税规模占比近四分之一。
图片来源:华创证券
另一方面,是退税范围明显扩大,同时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成了重点。
此前,大多数行业只退还2019年4月后的“增量”留抵税款,并设置了60%的退还比例。只有制造业中的“部分先进制造业”,即医药、计算机等九大类可以“全额退”。
但今年,100%退“增量”的制造业,从部分扩大为“全部制造业企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六个行业”;以前小微企业只退60%,今年也变为“全额退”。
这正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为何制造业发达的地区、特别是一些东部沿海城市,在留抵退税新政下,4月财政减收明显。
通集物流有限公司是某副省级城市一家中小型物流企业,其财务负责人李燕告诉城叔,2019年下半年至今公司新购进20余辆货车,单车成本几十万。以前没有“存量”留抵退税的政策,这部分“进项”如果没有产生业务没有“销项”,“就变成了‘留抵税额’只能向后顺延。”
今年4月上旬,她刚刚申报了当月增值税,当地税务局就主动打来电话,告知其公司根据政策可享受133万留抵退税。这笔相当于该企业半年成本的退税,第二天就直接到账了。
04
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当前我国财政经济运行基本盘?
5月1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撰文指出,“综合研判,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财政稳定运行的基础也没有变。”
冯俏彬指出,一是四月末,全国财政国库库款余额为4.94万亿元,地方国库库款为4.56万亿元,均处于历史高位。二是我国财政赤字率长期保持安全水平以内,2022年计划的财政赤字率仅为2.8%。三是截至2020年末,政府债务水平的负债率指标是45.8%,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城叔梳理近十年全国一季度财政数据发现,自2017全国一季度财政收支差值由正转负,今年一季度收支缺口并不算大。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8.3%,显著高于前两年同期-5.7%和6.2%的增速;从支出进度看,一季度完成全年预算支出进度的23.8%,也为近三年最高值。但细究钱的去向,中国财政支出从基建转向民生的中长期趋势正逐步凸显。
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上涨最快的科目,是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幅高达15.5%,比平均的5.9%增幅高出近10个百分点。其次是农林水支出(12.9%),以及卫生健康支出(7.5%)。
支出金额最大的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金额高达13706亿元,占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17%。排在二、三位的依次为教育支出12234亿元、卫生健康支出7303亿元。
正因如此,罗志恒认为,“从中长期看,财政政策将进一步从幕后转向台前,充分发挥其在国家治理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但他同时也提醒,减税降费不是万能的,应协调减税降费与财政可持续性的关系,减税降费要与税制改革结合起来。
记者|黄名扬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