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营销轻研发,仁和药业的“贴牌”生意经

重营销轻研发,仁和药业的“贴牌”生意经

近日,妇炎洁官方旗舰店“出位”的宣传广告让妇炎洁及其母公司仁和药业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5月20日,妇炎洁官方微博发布“道歉信”,表示目前公司已成立专项小组,全面下架相关产品。与此同时,妇炎洁是否真的具有药用价值也被外界质疑。重营销轻研发的仁和药业,除妇炎洁外,仁和可立克、闪亮滴眼液、优卡丹等也都凭“擦边球”营销的方式出圈。近年来,仁和药业被外界打上了医药界“贴牌王”标签。

妇炎洁致歉

5月20日,妇炎洁针对广告宣传中的“擦边”文案作出回应。妇炎洁官方微博发布的“道歉信”称,“为妇炎洁官方旗舰店产品展示页面的不当内容对女性不尊重郑重道歉,虚心接受大家对其的所有批评。”

同时,妇炎洁表示,目前公司已成立专项小组,全面下架相关产品,开展自查自纠,深刻反省,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同时也正积极配合主管部门的调查。

事件源于妇炎洁旗下一款名为“玫瑰滋养洗液”产品使用“太黑太难闻、洗出少女粉”等低俗词汇作为宣传文案,引发热议。5月17日,“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登上微博热搜,妇炎洁官方旗舰店迅速下架了涉事产品。

随后,该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5月17日,《中国妇女报》发表评论,“本来正常的妇女用品,因为低俗、恶俗、媚俗的广告,被指侮辱女性,商品下架,毁了自己的口碑与市场。”5月18日,江西樟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称,已收到省级转办函,非常重视,交由执法大队后将立案调查。

5月23日,《消费钛度》就涉事产品的相关情况询问妇炎洁天猫官方旗舰店客服时,客服表示,“这款产品没有,是否再上线并不清楚。”

妇炎洁由“洗洗更健康”的宣传广告语火起,但因产品的特殊功效,妇炎洁在宣传上经常“翻车”:2016年,妇炎洁因在洗涤液礼盒上印有“我不能洗掉你的过去,但我能洗干净你的未来”的文案,被质疑物化、歧视女性;妇炎洁一款名为“伊斯蜜妇炎洁”私处洗液的产品,使用“你难道不希望,让他始终热血沸腾,欲罢不能的只有你?”等“擦边”暗示语。

品牌营销策略专家李嘉明对《消费钛度》表示,“近年来,国内对广告营销的监管力度加大,但处罚力度还不足。流量时代,商家的宣传为吸引消费者眼球便‘各出奇招’,‘擦边’的宣传多有发生。妇炎洁此举必定会导致其品牌形象受到影响,传递了不正确的价值观。毕竟是女性用品,失去女性消费者对妇炎洁来说是很大的打击。”

受该事件的影响,妇炎洁母公司仁和药业重营销轻研发的问题再次被业界提及。财报显示,2017年到2021年,仁和药业销售费用则分别为6.19亿元、7.78亿元、7.88亿元、5.77亿元、5.96亿元;对比同期仁和药业研发费用仅为2341.66万元、3107.73万元、3804.16万元、3979.41万元、5214.3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妇炎洁营销“翻车”后,仁和药业的股价连续3日下跌。5月16日至5月19日,仁和药业股价分别报6.13元/股、6.08元/股、6.02元/股、6.00元/股。不过,截至5月23日收盘,仁和药业报6.13元/股,恢复至此前水平。

药品还是消费品?

在质疑广告营销的同时,妇炎洁的使用功效也引发消费者讨论。

在妇炎洁致歉微博下的评论中,有网友称,“妇炎洁本来就没用”“实在不知道这种伪科学产品怎么能活这么多年的”“洗液本来就一点用没有”……

公开资料显示,妇炎洁植物本草抑菌洗液于1998年面市。2001年,妇炎洁陆续推出了植物本草卫生巾、护垫、湿巾、药皂等一系列女性日常护理配套产品,连同洗液产品推向全国市场。据权威机构调查,2008年,妇炎洁在中国大陆家庭渗透率为13.5%,拥有超6000万忠诚顾客。

不过,在被国内消费者熟知的同时,妇炎洁却陷入虚假宣传的质疑中。2009年9月,原国家卫生部公布了一批在药店销售的67种标识“消字号”的产品标签、说明书不合格,存在宣传疗效,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江西康美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的伊康美宝妇炎洁(植物草本)洗液。“卫生部指出,消毒产品与药品有严格的区别,消毒产品不是药品,并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由此,妇炎洁的产品属性及效用被社会各界关注。2013年,有媒体以《妇炎洁就是一瓶“洗手液”》为题,称“妇炎洁”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为“赣卫消证字(2010)第0003号”,并不是药品,质疑妇炎洁混淆概念、误导大众。

但实际上,妇炎洁洗液系列产品有药品和消费品两种属性。仁和药业在发布的澄清公告中解释称,在市场流通的“妇炎洁”牌系列产品有三个批准文号,其中“妇炎洁”牌洁阴康洗液和“妇炎洁”牌甲硝唑氯己定洗剂均为国药准字,“妇炎洁”牌植物本草抑菌洗液的生产企业江西康美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企业卫生许可证为赣卫消证字(2010)第0003号。

李嘉明认为,“在对妇炎洁产品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多种产品多种宣传容易引发消费者混淆。这也是仁和药业目前面对最大的问题,挂上‘仁和药业’的名头,消费者便认为是药品,但实际上只是作为保健品或者消费品。”

同时,李嘉明给出建议,“目前,妇炎洁在广告营销方面的建设急需更新,也应该在产品分类上重新规划,才能保持良性发展。”

自有+OME“双腿”走路

以医药为名的仁和药业,实际上业务遍及制药、医疗器械、医美等领域。

在妇炎洁这个主力产品走向全国后,仁和药业分别在2002年至2003年,陆续推出优卡丹、仁和可立克、闪亮系列滴眼露。此后,仁和药业业绩稳步增长,仁和药业营收从2001年的0.50亿元增长至22.08亿元。

不过,仁和药业旗下可立克、闪亮滴眼液、优卡丹等产品相继陷入负面事件。2012年4月,可立克先是爆出了毒胶囊事件;2012年12月,闪亮滴眼液被曝含防腐剂;2013年1月,优卡丹被指对儿童肝肾有毒。

财报显示,2012年至2013年,仁和药业的营收分别为20.88亿元、17.99亿元,同比下滑10.84%、13.80%;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55亿元、1.94亿元,同比下滑21.15%、23.99%;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19亿元、1.81亿元,同比下滑25.68%、17.47%。

此后,仁和药业将目光转向收购和OEM生意上。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09年以来,仁和药业完成收购二十余项,目前尚有近十项正在实施中,具体涉及化妆品、保健品、互联网医疗多个领域。

同时,仁和药业在2012年成立子公司江西和力药业从事OEM业务。江西和力药业官网显示,公司目前已和超四百余家OEM企业形成战略合作联盟,合作的OEM产品超千个,涵盖药品、保健品、药妆、医疗器械等。

与此同时,仁和药业的业绩开始恢复稳定增长。财报显示,2014年至2021年,仁和药业营收从2014年的22.5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2.78亿元;净利润从2014年的3.0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8亿元;扣非净利润从2014年的2.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43亿。

2021年,仁和药业实现营业总收入49.4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14.6%;扣非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增长12.97%。2021年财报显示,仁和药业OEM贴牌产品已占总收入的一半左右。

对于业内给仁和药业冠上“贴牌王”的名头,仁和药业表示,公司深知公司自有产品是公司未来业绩的保障,也是发展根本。公司自有产品是发展根本,OEM贴牌产品是有益补充。此外,公司自有产品的毛利高于贴牌产品。

目前,仁和药业已将业务扩展至生产、销售中西药、原料药及健康相关产品,包括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液体制剂、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外用洗剂、搽剂、栓剂、软膏剂等剂型药品以及健康相关产品。除仁和可立克、闪亮滴眼液、优卡丹系列、妇炎洁系列外,仁和药业也加入了清火胶囊、正胃胶囊等主营产品。

内容来源: 消费钛度

作者:贾白雪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