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药业去年研发投入逾13亿元,加速探索生物制药产业闭环之路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基石药业去年研发投入逾13亿元,加速探索生物制药产业闭环之路

5月31日,基石药业发布2021年度业绩及公司业务进展,公告显示,2021年至今该公司取得了四款创新药的七项新药上市申请(NDA)的批准,伴随商业化步伐加快,营收实现大幅增长,总收入达到人民币2.437亿元,包括八个月内的产品销售收入人民币1.628亿元。

这样的业绩让基石药业进入中国医药创新企业百强。

对于去年的业绩,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江宁军表示,作为一家全能型生物制药企业,基石药业2021年在新药获批、产品商业化、临床开发、管线2.0、商务拓展及资本市场等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21年以来,公司取得了四款创新药在两岸三地的新药上市申请批准,包括三款同类首创的精准治疗药物以及一款潜在同类最优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7项NDA。另有多项注册性临床试验正在积极推进中。

产品研发是创新药企业的立身之本。公告显示,在过去一年里,基石药业的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3.049亿元。

连续多年的高研发投入在去年结出丰硕果实,2021年以来,基石药业4款针对不同治疗领域的新药陆续获批,包括三款同类首创的精准治疗药物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泰吉华®(阿伐替尼片)和拓舒沃®(艾伏尼布片),和一款潜在同类最优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择捷美®(舒格利单抗注射液)。其中, 普吉华®、泰吉华®、择捷美®等3款产品已经成功商业上市,同时第四款产品拓舒沃®也即将上市。

得益于其临床研发方面的优势,基石药业拓展了更多元的产品领域,推动管线2.0向前发展:基石药业潜在同类最佳ROR1 ADC(CS5001)在美国、澳洲和中国大陆获批临床,并在美国完成首例患者入组,PD-L1/4-1BB/HSA三特异性抗体(CS2006)在中国大陆获批临床,近期将在中国进行首次应用于人体的研究。 除这两个分子外,基石药业还有10个正在进行的发现项目,包括多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抗体-细胞因子融合分子,以及用于靶向其他不可成药细胞内蛋白的专有平台。

目前,基石药业已经取得了7项NDA批准,还有6项NDA待批准,用于其他适应症或区域拓展。2022年,基石药业预计提交超过5项新药上市申请,公布2-3项关键研究数据,并在今后每年都争取提交1-2项具有同类首创、同类最优潜力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

从发现到产品研发、生产,到上市、销售,创新药漫长的产业链决定了一家企业完全自力更生并不现实,外部携手强大的合作伙伴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环。2021年,基石药业在对外合作迈出了更大的步伐。2021年11月,基石药业宣布与恒瑞医药达成战略合作,授予恒瑞医药在大中华地区研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抗CTLA-4单抗的独占权,总金额高达2亿美元。此外,基石药业进一步深化了与辉瑞的合作,将在大中华区联合开发辉瑞的后期肿瘤资产洛拉替尼用于二线治疗ROS1阳性NSCLC。在海外,基石药业和EQRx共同与美国、英国及欧盟等全球主要市场的代理商就择捷美®治疗NSCLC及ENKTL适应症的注册进行洽谈;通过与EQRx协力合作,基石药业在美国及主要欧盟市场扩大诺法利单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国际III期研究。除了通过外部合作加快商业化步伐,基石药业也通过外部合作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2021年11月,基石药业与新加坡多特生物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多功能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

基石药业在2021年度业绩公告中透露,该公司正在苏州建立占地约16000平方米的全球研发中心,为现有设施的6倍。该中心将成为一个前沿的发现及转化研究机构,抗体发现及开发、系统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等最先进的技术及功能平台将推动基石药业的管线2.0战略向前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基石药业的内部发现研究能力。基石药业还计划在该设施内建立一个研发孵化器,以便提早与生物技术初创公司合作开发有前景的分子,其中,与多特生物合作项目将是首个入驻位于苏州的基石药业全球研发中心及产业化基地的项目。

目前,基石药业位于苏州的生产基地已经开始试点运行,可生产26000升生物制剂及10亿小分子药物的药片/胶囊。随着生产成本的下降,更多产品的商业价值被释放,产品长期盈利能力的提升,基石药业已经可以看到其闭环成长的到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