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栏目文章来自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美术批评方法与实践》结课作业和专业实践课成果,主要分为“沂蒙题材美术研究”、“艺考之路”、“山东美术史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图像与历史研究”、“艺术家个案研究”等多个专题系列。
探民族风格之路:1949—1966中国动画片艺术分析
作者:徐婧格 指导教师:曲刚
摘 要:自建国以来,中国动画片一直秉承“探民族风格之路”的文艺使命,不断地从传统美术宝库中汲取力量。1949—1966年,迎来了中国动画片的第一个创作高峰,诞生了多个“第一部”,标志着中国动画片开始突破欧美艺术语言的局限,为民族风格的创建积蓄力量。本文撰写立足传统美术的视角,分析论述新中国“十七年”动画片造型艺术与传统美术的承继关系及民族风格研究。
关键词:中国动画片;传统美术;民族风格;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1949年7月,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大会号召文艺工作者为新中国文艺努力奋斗,1950年,国家确立了“积极发展新文艺与大力改革旧文艺应密切结合起来”的文艺方向,同年,东北电影制片厂迁到上海,更名为上海电影制片厂,并成立美术片组,随后,动画设计师们从我国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替换了民国时期旧风格样式,国产动画片民族风格之路开始起步。
一、1949—1955年:民族风格之路的起步
木偶作为民间美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被率先应用于中国动画片创作,且数量最多,“十七年”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共摄制木偶动画片40部。1953年,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动画片《小小英雄》发行,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正式扩建为动画片小组和木偶动画片小组;次年,《小小英雄》原班团队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真人和木偶同时出现的动画片《小梅的梦》,采用了民间美术样式布袋木偶,堪称“中国的玩具总动员”;1955年,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美术片《神笔》(图1)诞生,采用了民间美术样式仗头木偶,主创们借鉴并创新明代服饰,作品题材与表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图 1-1 1-2 《神笔马良》画面截图。影片简介:1955年,靳夕导演,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在“1949年—1955年优秀影片授奖大会”上发表讲话:
我国动画片有显著的进步,更加注意到题材与艺术表现的民族色彩,尤其“神笔”就是具有民族风格、很受欢迎的作品,动画片‘好朋友’与‘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题材都新颖可喜,在技巧方面也显得十分熟练,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二、1956—1959年:民族风格之路的探索
1956年,毛泽东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艺术家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大推进了国产动画片民族风格的探索之路,仅仅四年,新增了两种借鉴民间艺术样式的动画片——戏曲和剪纸动画片。
(一)戏曲风格动画片的出现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第一任厂长特伟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同年将这一口号贯彻在戏曲风格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图2)中。动画片的造型设计借鉴了中国京剧脸谱艺术,师爷面部设计参考了丑角,将军面部设计参考了净角大花脸,神态表情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钟馗相似,体现了角色鲁莽的性格特征。其动作、台词、背景音乐的设计融会贯通,颇具中国戏曲艺术的程式化特色,京剧念白的腔调、戏曲的曲调、锣鼓等乐器的使用,加强了动画片的戏剧性和民族神韵,打开了中国民族风格的大门。
图 2-1 2-2 《骄傲的将军》将军、师爷动画造型的画面截图。影片简介:1956年,特伟、李克弱、钱家骏导演,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组摄制。
(二)剪纸风格动画片的出现
1958年,万古蟾开中国剪纸动画片之先河,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图6)诞生。1959年,中国第二部剪纸动画片《渔童》发行,仅一年的时间,制作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中,渔童在渔盆中起舞的经典片段,优美绝妙,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思想价值也值得一提,《渔童》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从国宝“渔盆”的所属权上升到国家利益的维护,“渔盆,是我们中国的!”,激发了国民的爱国之情,政治主导“十七年”创作题材也得到了强化。
1951年8月2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文章,检讨了我国在上海文艺界的工作,其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反右扩大化对动画界的波及,国产动画片很大程度上成为党的思想宣传阵地,而动画片的创作必须为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人参娃娃》、《半夜鸡叫》等思想深刻的反帝反封建题材作品。
三、1960—1966年:民族风格之路的形成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在资金和技术相对匮乏的社会环境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动画片的生存、发展之路。进入20世纪60年代,折纸、水墨风格动画片出现,传统美术占据了国产动画片的主要创作形式,中国动画片的民族风格更加显著,实现了雅俗共赏。对此,“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给予了高度肯定和鼓励:
我国动画电影的历史很短,但近年来进步很快,显示了峥嵘的头角,在发扬民族美术风格的基础上创造了木偶动画、水墨动画、折纸动画,为动画电影的民族化和群众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一)折纸动画片的出现
1960年,充满创新精神、始终走在行业前列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人员们,制作了中国第一部折纸动画片《聪明的鸭子》,使平面、静止的折纸工艺动了起来,这是一次成功的技术革命。同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还制作了第一部水墨风格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如其现任副厂长陈波所言:“有了水墨动画的诞生,才有了中国动画学派。”
(二)水墨风格动画片的出现
1960年1月31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北京举行了“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 ,陈毅副总理对美术电影工作人员说:“你们能把齐白石的画动起来就好了。”鉴于副总理的殷切希望,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开始投入水墨动画片的创作,不到一年的时间,震惊世界的《小蝌蚪找妈妈》横空出世,同年,《人民日报》也刊登了“齐白石的画动起来了”的消息。该动画片的创作灵感源自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图3),工作人员们巧用齐白石所作的花鸟、树石、山水、虾蟹、虫鱼,寥寥几笔的勾勒,极简的设色,白色背景纯粹如水墨,以留白的艺术手法传承水墨画的意境美,寓言式地产生了人生的哲理感和丰富的审美体验。
图 3 《蛙声十里出山泉》纸本水墨,纵129厘米,横34厘米。
图 4 《小蝌蚪找妈妈》中参考《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面截图。影片简介:1960年,特伟、钱家骏导演,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
196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了第二部水墨动画片《牧笛》(图5),延续了对画家名作的引入。著名画家李可染担任动画片的造型设计,为此创作了十四幅牧牛图,其笔下的水牛千姿百态、质朴无华、富有生气(图6)。“长安画派”的山水画家方济众担任背景设计,他巧用中国南方地区的小桥流水、柳树成荫、曲径通幽等自然风光,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美,清新脱俗,充满诗情画意。
图 5 《牧笛》画面截图。
图 6 李可染《牧牛图》。影片简介:1963年,特伟、钱家骏导演,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
(三)剪纸动画片
1962年是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20周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遵循这一原则,于1963年创作了剪纸动画片《金色的海螺》,体现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优秀品格和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1964年创作了剪纸动画片《红军桥》,该片将中国工农红军的军旗作为第一个镜头,以我国传统的劳动号子为配乐,歌颂红军和人民的勤劳朴实、英勇智慧,成功将中国工农兵的形象搬上动画荧屏。
(四)《大闹天宫》
1964年毛泽东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文艺界继续深化双百方针,继承传统,吸收社会主义国家的精华。1965年发行的《大闹天宫》将中国动画片推向了艺术顶峰,在国内外均屡获殊荣。法国《世界报》评论:“《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造型艺术又是美国迪斯尼作品所做不到的,它完全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担任《大闹天宫》美术设计的张光宇先生,充分汲取了中国民间美术的精髓。其中,摘桃仙女的造型设计源于敦煌壁画《飞天》,身姿优雅美妙,彩带飞舞飘逸,将敦煌壁画的古典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图7—8)。
图 7 敦煌壁画《飞天》。
图 8 《大闹天宫》摘桃仙女画面截图。影片简介:1965年,美术设计张光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
哪吒的造型设计源于我国民间年画“胖娃娃”,造型与服装采用年画样式,而表情结合了中国京剧白脸造型,生动地刻画出哪吒勇敢善战的人物性格(图9—10)。玉皇大帝的造型设计源于民间年画“灶王爷”,高耸的头饰,硕大的耳垂,细长的胡须,粉红的脸颊,方正的脸型,不似之处同为面部表情,以表现其狡猾的人物性格(图11—12)。《大闹天宫》的造型设计是中国动画片对传统美术继承和创新的点睛之笔,其成功的动画造型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
图 9 民间“娃娃”年画。
图 10 动画片《大闹天宫》哪吒画面截图。
图 11-1 11-2 民间“灶王爷”年画。
图 12 动画片《大闹天宫》玉皇大帝画面截图。
回顾1949—1966年中国动画片的发展,“探民族风格之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共出现了八种传统美术样式,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新中国初建时期的政治路线决定了我国的文艺政策,从而决定了“十七年”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模式,形式上借鉴、采取民间美术样式,内容上思想性和政治性强,并发挥了重要的教化功能,向社会进行全民教育。另一方面,“十七年”国产动画片出现了文人类型,齐白石、李可染等著名国画大家的作品被吸引到国产动画片的创作中,丰富了创作者类型,提高了国产动画片的艺术品味,实现了雅俗共赏。
审视当下中国动画片的发展,“十七年”期间借鉴传统美术的优秀作品,在整个动画发展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然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术样式如何复归,如何与美、日为代表的国际流行风格和谐交融,成为当代动画设计师们亟须解决的艺术命题,重塑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成为中国动画片民族化进程的新使命,未来国产动画片民族风格之路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宫承波:《中国动画史》[M],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年。
[2] 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M],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1995年。
[3]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 周家荣、刘小勤:《毛泽东的文艺观》[N],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9月。
[5] 白长青、徐明君:《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政策形成之探索》[N],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
[6] 李四达:《迪斯尼动画艺术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7] 孙国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文艺方针是怎样诞生的》[J],1994—2010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10年8月。
[8]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唐薇:《谈<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与张光宇先生》[J],《艺术设计》月刊,2007年,第168期。
[9] 王妍:《传统美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探析》[J],《艺术科技》, 2017年第5期。
[10] 刘洋:《中国与日本动漫产业的比较与思考》[J],《齐鲁艺苑》,2003年3月。
(特约编辑: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