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在绿里,人在画中。”这是不少游人对共青城的第一印象,在富华山顶看她,绿树成荫、山势秀丽、碧波浩渺;在湿地公园望她,花草群绕、栈道绵延、景石错落。这座年轻的城市,美处处盛放。
山的丽美,水的灵秀,是共青城靓丽的生态“底色”,而淬炼出生态文明的精彩“成色”,这离不开城市颜值内涵的双提升。近年来,共青城以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为抓手,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全面增强。
生态宜居共青城市
作为一座青春之城,共青城的城市规划即求新、求美、求实:马路宽了,公园多了,夜色亮了,这种喷涌式的绚丽姿态让人惊艳,而这些都出自于共青城市委、市政府的果断决策。
自“南进西拓”战略实施以来,共青城市的布局更趋合理,形成了“三城一区”的发展格局。“三城”即以共青城东站为牵引发展的高铁新城和抢抓低空经济发展先机的通航新城及以高等院校、私募基金为依托发展的科教新城;“一区”即有用“国字号”名片的九江共青城高新区。“三城一区”的形成,成为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城市的大手笔。共青城的城市建设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鹏,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近年来,共青城市先后投入10多亿元,建成了滨湖路、金融大道等一批道路,改造了国道G532、发展大道等一批道路,构建“东西两大出口、南北两大互通、区域多圈循环”的交通体系,成功打造城区到乡镇集镇“20分钟交通圈”。高速南北互通片区更是通过五大举措改造,全方位提升了共青城“门户”形象。
推窗见绿、开门见景。共青城实施“湖长制”“河长制”“林长制”以来,按照园林城市化、城市园林化的思路,全面打响“天蓝、水清、岸绿”三大保卫战,先后建成甘露公园、青年公园、富华湿地公园等一大批健康主题公园,构建形成了“六大公园、42公里马拉松赛道、52公里滨水岸线、200公里健身步道”为主要框架的生态格局。徜徉共青城,处处树荫如盖,绿草如茵,鲜花满枝,好一座城在林中,街在绿中,居在景中,人在花中的绿色新城。
鸟瞰共青城市富华公园一角
漫步城区,果岭休闲园、北京路共享空间、文华路紫薇苑等公共小游园城市全覆盖,让群众亲近自然,近距离感受自然之美;日落傍晚,网球馆、羽毛球馆、兵乓球馆等健身场所,给市民提供了多姿多彩的休闲空间;霓虹灯下,健身的市民或打着太极,或跳着舞蹈,陶醉在微风中,沉醉在城市里。
共青科教城一角
夏日的北京路,街道整洁,花香弥漫。在街道尽头,保洁员正将装满的垃圾箱倒入保洁车内,整个工作高效而有序。而这一切,远在智慧城管平台的工作人员看得清清楚楚。
在共青城市智慧城管平台的电子显示屏上,能清晰看到城市街区的实时画面。指挥中心可通过监控平台查看重点区域情况,一旦发现垃圾堆放行为,可随时对环卫人员进行调度,实现了从采集发现、全程记录、指挥调度、处置反馈等全方位监管。
“指挥调度中心作为决策中枢,革新传统指挥方式,提供指挥效率。”共青城市城管局副局长朱美楷表示,曾经城市管理人员是按照固定时间、固定点位进行巡查,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遇上突发事件,还得不到及时解决。自从使用了中国电信搭建的智慧城管综合管理平台后,这些难题迎刃而解了,有效解决了突击式、滞后、多头管理等问题。
针对重点路段,共青城市还安装IP广播,可实施远程喊话制止占道经营等行为,从而大大减少执法队员路面巡查执法压力。据朱美楷介绍,该市发挥数字城管“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和指挥棒”作用。目前,依托智慧城管系统处理市容环境问题,通过前段AI技术和远程喊话从违规到处置均实现信息化和智慧化,处置率均为100%。
指挥平台的建立,实现共青城市市容市貌环境科学治理和环境基础设施有效管护,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不仅让城市更“聪明”,还让城市变得更有温度。
城市“生长”与更新,找准切入口和突破口是关键。共青城市从人民群众关注关心的“急难愁盼”事着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5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统筹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北京路共享空间就是受群众喜爱的休闲运动场所之一。这里花坛、廊亭等园艺古色古香;这里停车位、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市民胡健感叹,“让群众出门就有散心的地方,身心得到很大地缓解”。可先前,这里杂草丛生、污水泥洼,垃圾乱堆、杂物乱放,黄土裸露,周边市民开荒种菜。
在对该片区域改造提升中,共青城市坚持以绿为主,以植物造景为主,利用地形道路、植物小品分隔空间,使其姿态与周边的环境气氛相协调。同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打通市民生活空间的“拦阻墙”,从看不见公园内景色的实体围墙,到如今可以从出小区直接步入公园,一条游园路贯穿整个园区,形成一步一景,保证了游园的完整性,又实现了“景在路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新景象,真正做到了让路于民、让绿于民。
居者自豪、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城市环境美了,市民幸福感强了,“城市主人”意识也油然而生。“大姐,我们平常在家也可以将生活垃圾分一分,牛奶盒、纸盒是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扔在我们的桶里……”在共青城市财富广场小区,不少爱心市民走上街头,化身劝导员,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从建设末端处理设施,完成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建设,到引进大件垃圾处理设施,完善服装工业垃圾收集运输体系;从利用各种平台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到组织志愿者进入街道社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到垃圾分类积分银行创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污水不入河、垃圾不落地、黄土不见天”成为市民生态环保意识的自觉,文明新风越吹越劲,“吹”出了城市新气象,让青春之城散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来源:共青城市融媒体中心 文/王富忱 图/杨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