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就靠队友,大成就靠对手”,佩洛西窜访如何改变台海局势?

“小成就靠队友,大成就靠对手”,佩洛西窜访如何改变台海局势?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

不顾中方严正警告窜访台湾

公然政治挑衅 恶意侵犯中国主权

解放军三大战区 多个海域

接连开展实弹演习

连续三天绕台实弹射击

事实性打破所谓“海峡中线”

常态化巡逻绕岛 推进统一进程

两岸关系、中美关系还将如何演变?

《今日看世界》

解放军环岛演习

首次组织“火力穿岛”实弹射击

8月4日12时开始,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的6个海空区域展开重要军事演训行动,并组织大规模实弹演习。

8月4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就解放军系列军事反制行动发表谈话时指出,中国军队说话是算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海空域组织多军兵种联合对海突击、对陆打击、制空作战等多科目针对性演练,组织精导武器实弹射击,就是针对美台勾连的严正震慑。

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8月4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火箭军部队,对台岛东部外海预定海域实施多区域、多型号常导火力突击,导弹全部精准命中目标,检验了精确打击和区域拒止能力。

台防务部门称,解放军4日下午13时56分至16时,分批次向台岛北部、南部及东部周边海域发射“东风”系列导弹,总数达11枚。在@东部战区 发布的视频中,导弹落点与台媒说法相符。

除了东风导弹穿岛而过之外,解放军无人机还首次飞过金门。8月3日晚间一直到4日早晨,金门和北碇两地上空都有解放军无人机出没。

解放军此次军演跨越了所谓的“海峡中线”,此前大陆不承认所谓的“海峡中线”,这只是对岸“心理上的一道防线”,而今后解放军在台海的演习将不会再有区域限制,形成常态化演习,这将进一步压缩台当局空间。

解放军划定演习区域有双重考虑,首先要确保演习区域内的中外船舶可以离开,以确保演习区域内实弹射击不伤及平民;其次,中方此次演习目标明确,就是针对“台独”和域外干涉势力。既要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同时保持最大的限度克制。而中国强硬的措施也不只限于军事行动,也包含了外交、经济等领域的组合拳。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雨桐:

中方的反制其实从佩洛西8月2日22点44分落地台北松山机场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除了常规的各部门抗议声明,解放军也展开了前所未有的针对性演习,突破了台当局所谓的“海峡中线”、“领海”和“领空”,在台岛周边东西南北全域展开。而且此次演习是在美军高强度介入的战场想定下进行,可以预见,这种演习对于未来可能的对台军事斗争,无疑将提供非常宝贵的经验累积。

李雨桐:与此同时,商务部、国台办等职能部门的对台反制也已经按照预案展开,对台食品的禁入,对台天然砂的禁运,对支持“台独”团体的指标性企业的制裁等等,都是对台湾经济的精确打击。正如中方所言:这种反制是持续性的,而且我们认为也会是开创性的、主动性的。

李雨桐:美国人来了始终会走,但台湾岛是跑不了的,怎么收拾“台独”分子?无论是从时间、空间还是实力而言,主动权都在大陆一方。不过通过历史的证明,每次在中美关系出现问题后,中国国家整体的实力都会被倒逼增强,从银河号到南联盟大使馆,从华为到贸易战,那么在台湾问题上同样也会是如此,正所谓“小成就靠队友,大成就靠对手”,辉煌的成就靠强硬的对手,对于中国而言就是危机并存、转换的机会。

政党之私大于国家之利

美国政府顶层设计出现混乱

佩洛西成为25年来第一位窜访台湾的美国众议院议长和最高级别的美国政治人物,这趟亚太行,佩洛西专机罕见“绕远路”由南向北,避开解放军火力,美方出动“里根”号航母,以及10架次空中加油机飞抵美军驻日本冲绳基地,为访台开辟“安全航道”。

对于拜登政府来说,一方面中期选举将近,民主党选情堪忧,美国国内通胀“高烧不退”,拜登支持率跌至谷底,加上共和党攻势凌厉,民主党急需通过涉外活动给自己拉票,“访台”就是选举活动的起手式。另一方面又反复偷换概念,认为佩洛西并不代表白宫,就算窜访台湾,也并不像中国所想的那么严重,呼吁中国“淡然处之”,可谓“无底线双标”。

当然,美国政府近年一直意图加固台湾“印太战略”重要一环的地位,在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加大对台湾支持。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更是将乌克兰危机套用于台湾问题,借此发展所谓“不对称战力”,增强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军事部署。这些都说明随着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最大战略对手,“以台制华”的动机日益强烈。

而从佩洛西个人角度,则希望巩固声望,为个人履历贴金。她已82岁高龄,即将退休,希望通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外访给自己职业生涯留下“精彩一笔”。但美国政客因国内政治内斗而外溢到地缘政治的影响,确是最近全球地区动乱的祸源之一,因一己之私挑拨地缘政治冲突而造成世界安全危机。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雨桐:

从佩洛西在美国的政治地位以及美国国会属于美国联邦政府组成部分的功能划分来看,佩洛西的行为显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但是白宫出于对责任的逃避以及扰乱国际社会对美国政府真实面目的认知,一直将佩洛西的行为定性为与美国政府无关,甚至是其个人行为。包括拜登、布林肯以及美国军方都是这种口径,但从美国政府对佩洛西行为的辩解到美军对其提供的保障,无疑是给美国政府的诡辩打脸。

李雨桐:此次美国政府在面临严重通胀甚至全球经济危机时,还一意孤行地在中国核心利益上踩踏红线,试探底线,这是非常罕见的,足见美国政治生态经过特朗普时期的撕裂后,政党之私已经大于国家之利,顶层设计已经出现混乱,今后不排除出现个别人、个别利益团体以一己之私绑架美国国家利益进而影响整个世界局势的可能,这对未来中国判断美国战略意图,包括美国对全球局势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李雨桐:当然,我们也有经验教训可以吸取,如今的台湾问题很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比如英国议会外交委员会又在蠢蠢欲动。因此,如果中方在美国的“仆从国”,比如立陶宛在台湾问题上试探红线时就采取断交等断然手段,可能会对国际社会以及美国本身形成强大的政策压力,以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

又双叒叕是美国

三番五次引爆台海危机

1949年至今,海峡两岸关系起伏不定,大大小小的危机,看似是偶然事件,但实际上却是各种因素共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产生的最终结果,而且次次都有美国在明里暗里推波助澜。

1953年,第34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上台后,为了快速树立自己的威信,开始大力支持国民党政府,并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论”的言论。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通过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一天之内顺利拿下了一江山岛。眼看解放军气势如虹,同年2月,美国海军与国民党海军撤走了大陈岛军民,并炸毁了几乎所有设施。由于大陆方面态度异常强硬,所以最终国民党方面和美国被迫作出妥协,到1955年5月,一场台海危机落下帷幕。

1995年5月,在美方亲口承诺不会允许李登辉访美的情况下,仅仅一个月后,美国突然宣布允许李登辉进行所谓的“私人访问”,这种两面三刀、出尔反尔行为,令国人倍感震惊和愤慨。

这是自1979年台湾与美国断交之后,台湾地区领导人首度踏上美国本土进行访美演讲。虽然美国联邦政府官员都未与李登辉接触,各州长也没有会见,但美国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访美且进行演讲大放厥词,同样是对中国的外交挑衅,因为美国的行为打破了将近17年来不准台湾最高层领导访美的“禁令”,同时也在助长台湾当局的嚣张气焰。

为震慑“台独”势力,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和军事行动进行应对。1995年7月试射了第一波“东风-15”导弹、8月出动飞机舰艇进行攻防演练、1996年3月更进行了第二波强度更大的导弹试射活动。

1995年12月19日,美国指派“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战斗群抵近台湾海峡,美国政府一直关注着台海形势的发展,一旦发生危机,就会启动最高军事决策机制。在向台海派遣航母战斗群的同时,美国也通过相关渠道警告台湾当局不要轻举妄动。在一番耀武扬威之后,美军航母以局势得到缓和为由,撤出相关海域,台海危机,就这样终结了。但这场军事行动,也打消了克林顿政府的幻想,让美国意识到,必须严肃认真对待中国,稳定中美关系。

两个月后,克林顿发出明确信息,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这就是克林顿政府此后的“对华接触”政策。此后,中美两国之间高层互访不断,势头就如同中美关系刚刚正常化后的1979年和1980年。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雨桐:

其实只要中国一天不统一,台湾问题就始终是美国遏制中国的筹码。以最为影响中美关系的台美军售问题为例,中美建交43年,完全没有军售的只有不到8年,即使在1979到1989的蜜月期,也只有3年没有对台军售。

李雨桐:对于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只能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当美国有求于中国时,中美关系才会趋好趋稳,台湾问题才会处理得比较好,无论是中美苏大三角时期,还是反恐战争时期,又或是全球金融危机时,都是如此。

李雨桐: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中国实力够强,底盘够稳,腰板够硬,才能把中美关系带入良性状态,才能把台湾处理。一句话,打铁还要自身硬。同时,可以相信的是,随着中国整体国力全面超越美国,台湾问题的解决也会水到渠成和瓜熟蒂落。

李雨桐:在此,我也将1996年参加过对台军演的老空军飞行员所做的一首诗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其中说清了很多道理:

国际斗争讲实力,铁拳胜过硬嘴皮。

理性吞下这口气,发展才是硬道理。

跑了妖婆岛还在,放下长线钓大鱼。

中美博弈需百年,祖国必定要统一!

主持人:卢琛

编辑:张筱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