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避暑山庄:3D还原古建的“神奇之旅”
避暑山庄宜照斋数字化复原。承德市文物局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提供
本报讯(记者郑梦婷 吴思影)近年来,承德避暑山庄以科技赋能文物保护,以文化传承赓续民族团结根脉,以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群众、深入人心。
走进避暑山庄卷阿胜境殿,“正色山川又见盛华”——避暑山庄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艺术展呈现在人们眼前,充满古韵的花纹、行云流水的线条、古朴精巧的楼台殿阁……令人啧啧称奇。承德市文物局总工程师陈东介绍,“这些都是通过3D打印机构建出的古建筑模型,直观地展示出了古建空间、形态及周边环境,损坏的古园林建筑得以复活再现。”
据悉,避暑山庄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艺术展,由承德市文物局和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精选避暑山庄最经典的园林庭院和代表性寺庙进行复原展示,艺术再现避暑山庄的盛世辉煌,展示避暑山庄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价值。
“除用3D打印技术复原建筑模型外,我们复原成果还有虚拟建模、国画创作、动态视频等,立体化、全方位展示园林内山水、植物等。”陈东介绍,为加强避暑山庄的历史原貌研究和文化传承,承德市文物局和中央美术学院共同组建避暑山庄数字化复原研究课题组,历经8年,现已完成清舒山馆、梨花伴月、秀起堂、永佑寺等17处园中园遗址的数字化复原研究,以及假山、桥闸、清代写实风景画三个专题研究,其余古建筑和园林景观的复原研究工作正在开展中。
“活起来”的历史文化资源更迷人,“火起来”的传统文化精神才更入心。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不仅为保护传承提供了新可能,也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文化资源的价值。
在避暑山庄博物馆,互动展示“魔墙”向观众诉说着“生命”与“活力”的文化传奇。
承德市避暑山庄博物馆副馆长杨海霞介绍,2021年11月,互动展示“魔墙”正式上线。“魔墙”位于馆西所影音室,借助高分辨的显示技术和高精准的多点触摸技术,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的成果,以文物图文内容和3D模型等形式尽数展现。观众只需经“查找”“放大镜”“点赞”等设定,便可实现互动体验。
据了解,近年来,避暑山庄博物馆实施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旨在建立数字资源库,对馆藏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并通过数字化展示等手段提高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利用及展示水平。杨海霞说,“到目前为止,避暑山庄博物馆已完成了187件立体文物的三维模型和28件书画类文物的高清数据采集制作。”
近年来,文物保护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相融合,受到了业界和游客的认可。“我们积极争取实施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全系统智慧景区安检系统、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智慧景区建设等项目,与故宫博物院等高水平文博单位合作,大力推进文物资源的数字化,开展‘智慧山庄’建设。”承德市文物局局长王荣昌表示,将深度转化用好承德文化遗产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运用现代多种手段进行深度挖掘、展现,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讲述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