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
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前往灾区开展灾情侦察和应急通信保障任务。
航空工业下属的中航无人机公司在接到应急管理部任务指令后,迅速启动“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应急救灾响应机制,战备值班保障团队立即行动。
15时57分,“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紧急起飞赴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执行任务。
18时44分,无人机进入任务区,随即进行勘查,实行应急通信保障。
本次任务期间,“翼龙”-2H无人机搭建空中应急通信网络,实时将现场灾情画面回传,辅助指挥中心调度,为救援团队集结及施救提供强有力保障。
航空工业将持续全力推进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建设,为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维护国家安全、服务国民经济、增进民生福祉贡献力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架次“翼龙”-2H无人机使用了中国航发AEP50发动机,能够满足多地域、全天候、不同任务使用需求。作为国产发动机,AEP50具有省油、可靠性高、能够保障长时间留空作业等优势。
2022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上,中国航发展台上的AEP50E发动机。
堪称“多面手”的“翼龙”-2无人机:
“翼龙”无人机可以打通救灾一线的生命线。当灾区面临大面积通信中断,严重影响救援处置工作时,“翼龙”无人机空中通信平台可快速飞抵灾区执行灾情侦察、应急通信任务,破解突发灾害现场通信中断难题。
“翼龙”无人机集成了光电吊舱、合成孔径雷达等侦察载荷,以及机载卫星站、公网移动通信基站、宽带自组网设备、PDT集群基站等通信载荷。作为空中通信骨干枢纽节点,它可以配合地面370M集群设备、宽带自组网设备、散射通信设备等,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网络;可快速实现窄带语音广域互通、宽带视频远距传输等,化身成为空中基站,打通“断路断网断电”极端条件下救灾生命线,为现场指挥调度、视频会商提供强力保障。
“翼龙”可以成为人工增雨增雪能手。在原有基础上,“翼龙”-2无人机改进研制成功了全球首款大型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它作业成本低、工作时间长,作业面积广,其机翼挂点多、承载能力大、拓展能力强,较有人机具有明显优势。
该型无人机具备远距离气象探测能力、大气数据采集能力和增雨催化剂播撒能力,同时拥有可靠的防除冰能力,具备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作业能力,大大提高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能。
“翼龙”在应急管理上展现出了强劲实力。“翼龙”-2无人机平台性能先进,系统成熟可靠,挂载能力大、扩展能力好。随着它在应急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的顺利实施,“翼龙”-2现已能在森林火险隐患巡查、火情侦测及防控、应急通信联通、现场救援指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它能适应山岳、峡谷、沟壑等复杂地形,可有效规避传统地面火情侦察时普遍面临的障碍,在空中对现场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并回传有关数据,地面指挥部根据无人机传回的图像信息及相关数据,全面掌控灾情,并进一步实施预判、思考、决策和指挥,减少地面救援人员的施救难度,提升救援效率,减少灾后损失。
“翼龙”能够有效助力对台风的观测活动。每年我国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95亿元,海上观测资料的匮乏限制了台风预报技术的提升。为此,中国气象局于2018年启动“海燕计划”,选用“翼龙”-10大型无人机开展海洋综合气象观测试验。
2020年8月2日,“翼龙”-10无人机与风云气象卫星、无人船等多种探测手段共同形成了立体观测系统,为台风“森拉克”中心位置确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这也填补了我国基于高空大型无人机海洋综合观测的空白,对进一步开展台风探测以及海洋探测资料数值预报模式应用、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准确率、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具有重要意义。
“翼龙”-10无人机
“翼龙”-10H近海救援型无人机
首架“翼龙”-2民用无人机下线
排版:蓝风
策划 | 文案: 钟飞
编审 | 监制:武晨、王兰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