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轩丨灾害面前 文物古迹不能“亡羊补牢”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之江轩丨灾害面前 文物古迹不能“亡羊补牢”

11号台风“轩岚诺”前脚刚走,台风“梅花”紧跟了上来。

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台风几十场,在防台这件事上,算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

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房屋损毁、路面崩塌、农田淹没,然而房屋、路面、农田可以在灾后重建,可是,那些饱经风霜、见证历史的文物古迹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复原,该如何避免?

图片

被台风摧毁的泰顺廊桥

文物防灾减灾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的一项紧迫工作。

古桥梁、古城墙、古民居等文物建筑历史悠久,且不少为木构架,受自然环境侵蚀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自我保护屏障”不断退化。

还有一些革命旧址、祠堂等,受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尤其是汛期泄洪排涝时,在裹挟大量泥沙、杂木等大流量、高流速的洪水冲击下,容易损毁、坍塌,甚至永远消失。

有统计显示,2021年汛期,河南、陕西、山西等省份超过2500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到损毁。

除了自然老化、结构变异等客观因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保护手段不强、管理能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造成文物本体和周边历史风貌破坏的情况也多少存在。

例如,今年5月,“浙江绍兴诸暨强拆民居破坏省级文保单位历史风貌”一事就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事件对文物本体安全虽然没有构成威胁,但对历史风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天灾也好,人祸也罢,面对灾害,难道我们束手无策吗?其实不然。

毫无疑问,灾害前的应急措施要有,而且必须有。

就像每次防范台风等灾害时,文物主管部门一般都会针对分布在水库、河流和山区等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各类文物,采取加固、支顶、围挡、遮盖、排水、防渗等有效排险措施。

然而,在笔者看来,平日里的预防性保护措施更要有。

8月6日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宁德屏南的万安桥突发大火。该桥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917年历史,其“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廊桥文化的卓越代表,万安桥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图片

福建屏南万安桥失火

即使万安桥能够重新修葺,它原本蕴含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以及它作为当地百姓的精神寄托,再也无法复原。

由此可见,文物古建筑的“预防性保护”预防是关键,亡羊补牢往往为时已晚。

查阅资料发现,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就有对建筑物进行预防性保护的传统。

著名的都江堰有“岁修”制度,为了防治河道淤塞,每年冬春之际,都会有专门的河道清修工程;在宋代军制中,专门设置“壮城”负责保护修缮城墙;明清时期,各类重要建筑物的“岁修”制度依然存在,包括定期检查和日常维护;而在民间,也有针对房屋维护修缮的“捉漏”习俗。

目前,“预防性保护”的理念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中已达成共识。国家文物局不断推动文物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化,文物保护呈现出新的光明前景。

在浙江,也涌现出一些好做法。比如,针对洪水威胁,杭州良渚古城在核心区围圩电排以排除积水,在周边的东苕溪、前山港、良渚港加盖防洪堤,将北侧的西险大塘多次加固。

图片

良渚古城遗址

再如,2017年3月温州泰顺开工修复被损毁的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就是“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的典型案例之一。

2016年9月,台风“莫兰蒂”摧毁了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三座国保级廊桥。1小时内,泰顺县文物局就向社会发布《关于收集被毁廊桥木构件的紧急通告》,呼吁广大干部群众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收集被洪水冲走的廊桥木构件。历经15个月,三座廊桥重新屹立在溪水两畔,在修复中还融入了国家试点的文保工程智能化项目。

图片

文兴桥

对文物保护工作来说,小到日常修缮保护,大到应急措施制定,只有想在前头、干在前头,前瞻性地做好检测、排查、预警、修缮、防范、保护等一系列工作,才能织成一道细密的防护网,将伤害拦截于外,确保文物安全防范“百密无一疏”。

文物承载文明、传承历史,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在文物古迹保护上,我们既要防范自然灾害对文物造成的损害,也要防范自然灾害对文物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做好应急与谋远,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文化瑰宝焕发勃勃生机,一代代传承下去。

来源:浙江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