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收购是各国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收购形式,在所有股东平等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由股东自主选择,被视为完全市场化的规范收购模式。
要约收购要经过较多的环节,操作程序比较繁杂,收购方的收购成本较高。但是一般情况下要约收购都是实质性资产重组,非市场化因素被尽可能淡化,重组的水分极少,有利于改善资产重组的整体质量,促进重组行为的规范化和市场化运作。对股价来说,属于利好消息,有利于股价上涨。
要约收购又分为主动和被动:
1、主动的情况是股东在多种收购股票的渠道中主动选择了要约收购这个渠道,其他购买股票的渠道包括股票市场直接购买,从其他股东手里协议购买等;
2、被动的情况指的是某个股东在购买上市公司股票达到30%以上时,就需要对所有股东发出要约收购,这是一种义务,因此称为被动。关注公众号并购百科,get更多并购干货内容。
案例一、帝亚吉欧要约收购水井坊
帝亚吉欧触发对水井坊的强制全面要约收购,是因为受让了水井坊母公司全兴集团的股份后,对全兴集团的持股从49%变成了53%,从而形成了控制,从而间接持有了全兴集团持有的水井坊的30.71%的股份。一笔过30%,触发全面要约义务。
全面要约多少都有点被迫的,有点不情愿。一旦被全部执行,既要支付巨额的收购款,又要失去一个由上市资格的“儿子”,得不偿失。所以收购人一般都寄希望于市场给力股价给力,能走在要约价以上,这样就不会有人接受要约了。
水井坊从公布收购摘要书,到最终获批,历时两年多,中间股价跌跌涨涨,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要约价格以上的。中间无论是在商务部获批还是最终证监会批准,都引发了股价的暴涨。进入收购期以后,股价远在要约价格以上,一直没有人接受要约,貌似安全。但是最后一天突然风云突变,股价开盘后便持续下跌至21.48,离要约价只有3分钱的差距,这个时候“神秘资金”出场,轻轻一拉,股价收于21.75,这也导致最后一天几乎没有人接受要约。从最后公布的结果来看,只有3154股接受了要约,相当于0%。
案例二、美的集团要约收购小天鹅A、B
由于美的集团对小天鹅原先持股比例超过30%,故再收购超过5%以上比例的股份必须以要约收购的形式进行。虽然要约收购的形式是强制的,但是美的集团收购小天鹅股份的意愿是主动的。这一点从要约价比停牌前收盘价溢价较多,便能看出诚意。这导致公布消息后股价立即连续暴涨触及要约价。之后一直在要约价格下方的一个区间内运行,受到要约价的压制。而在这一期间,大盘从2000多点反弹到了2100多点。
要约期限的最后3天是不可撤销的,很多投资者也是选择在这几天判断是否接受要约。在最后一天,股价在最后一小时,突然涨停,冲破要约价,导致最后一天只有3户接受要约。最终只完成了12.59%股份的收购,未达到20%的拟要约比例。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要约收购报告书公布后,股票价格会迅速逼近要约价格。此后如果相关行业股票处于平衡走势,则通常要约收购会成功;但如果相关行业股票是处于牛市或者熊市,则要约收购存在失败的可能。
例如水井坊的案例,由于同期白酒股走牛,水井坊要约收购期间,股价在大多数时间高于要约收购价格,导致要约收购失败。而全柴动力,则是由于收购方熔盛重工所处行业严重不景气,导致其终止要约收购,结果全柴动力的股价出现雪崩,差不多跌到要约收购价格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