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黎锦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人传承了3000年的古老技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9月28日,“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纺织文化展”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用百余件文物展品呈现了这一独具特色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纺染织绣技艺。
展厅内,该项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土生土长的黎族织娘符林早现场展示黎锦技艺。通过她简单质朴的描述,让人感受到,对于黎族人而言,黎锦不只是服饰、被品等生活日用,它也是黎族文化的载体,是浓缩了黎族历史与文化的独特“史书”。展览持续至12月25日。
黎族织娘符林早现场展示黎锦技艺
展览现场作品清中期双凤日月增辉图龙被据主办方介绍,在上海举办“黎锦纺织文化展”,其中有着独特的意义。上海是黄道婆的故乡,元初她回到家乡,把海南黎族的先进纺织技艺传入江南,从此机杼大行,渐为全国之用,遂尔衣被天下。上海与海南自古以来便因纺织文化而结下渊源,此次展览是琼沪两地跨越时空的相遇。展览包含“百世经纬”、“手经指挂”、“锦辉若云”与“世界非遗”四个部分。
展览现场
清中期双凤日月增辉图龙被
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
海南岛黎锦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人传承了3000年的古老技艺,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展览现场黎族人纺纱、织布的原料是海南特有的吉贝棉,又称海岛棉。染料也源自热带雨林丰富的植被资源。三国吴国人万震在《南洲异物志》中就曾记述黎族先民已会用吉贝作“五色斑布”。相传,一位姑娘上山穿的白筒裙被植物的汁液染上斑斓的颜色,十分漂亮,黎族人从中逐渐摸索出利用苏木、黄姜、蓝靛草、谷木、牛锤木和枫叶将纱线染成红、黄、蓝、绿、棕和黑等颜色。
德文版《海南岛民族志》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黎锦图案是黎族各方言的标志符号,这些原始的文化符号,记录了黎族各方言区的文化生态,生动体现了黎族的生产活动和民俗风情,每一幅黎锦都是一个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黎锦是浓缩了黎族历史与文化的独特“史书”。
黎族妇女织锦以棉麻为原料,用轧棉机去棉籽;用弹棉弓弹棉花;用卷筵和纺轮或脚踏单锭纺车纺纱;用导纱架导纱。以植物和矿物质为染色原料,染各种棉麻线;用踞腰织机、水平织机织锦;用绣花针刺绣。经过了一整套系统的工艺过程, 最后成为绚丽的黎锦。
纺车传统的手工织锦需要坐在地上,腰上缠着腰织机的一端,足尖撑起另一端脚踏棍,双腿伸直,时间久了,腿麻腰酸。过去几十年,在时代的变迁与传承人群的日渐式微下,黎锦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一度濒临灭绝。
2006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别具一格的纺染织绣技艺
作为被世所公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纺织技艺有什么特别之处,又有哪些文化内涵?
海南省博物馆研究员王翠娥是研究少数民族纺织的专家,她告诉澎湃新闻,从工艺方面来讲,黎锦主要有纺、染、织、绣四大工艺,它的四大工艺跟其他地区的纺织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纺”,其它地区也有“纺”,但是黎族纺织除了较为普遍的手捻纺轮,还有单锭脚踏纺车。当年黄道婆到海南去学习纺织技艺,把海南黎族的单锭纺车带入江南带到上海地区,改良成三锭脚踏纺车(相当于一个人可以纺三个锭),大大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成为黄道婆改良最成功的工具。
展览现场
石拍再说“染”,黎锦的染料主要采用山区野生或家种植物作原料。这些染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且来源极广。染色是黎族民间一项重要的经验知识。美孚方言区还有一种扎染的染色技术,古称绞缬染。先扎经后染线再织布,把扎、染、织的工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
扎染絣染架
絣染品“像其他地区就没有这种扎染絣染架,经过絣染出来的絣染品图案不是很清晰,有色晕,像水彩画一样更自然,有一种朦胧美。”王翠娥说。
润方言妇女服饰(白沙地区)在“绣”方面,黎族刺绣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其中以白沙润方言区女子上衣的双面绣最为著名。她们刺出的双面绣,工艺奇美,不逊于苏州地区的汉族双面绣。
除了特殊的工艺,海南黎族纺织技艺更有悠久的历史,距今至少有3000多年。因为黎族本身没有自己文字,只有各种方言,从海南岛上出土的很多新石器时代的纺轮,纺针等实证黎族纺织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海南纺织品及黎族“织贝”就向中周入贡。到汉代,又有“广幅布”深受朝廷青睐。汉以来,黎族“白叠布”、“吉贝”、“黎幕”和“黎被”等布匹的贸易远达会稽等东南之地。
男子树皮服装“过去中原是麻纺和丝纺,没有棉纺,元初黄道婆回到家乡上海,把黎族的棉纺织技艺带到江南地区,从此机杼大行,渐渐为全国之用。随着棉纺技术推广,人们穿上了棉衣棉裤,这是黄道婆的贡献,也是黎族纺织技艺的贡献。”王翠娥说。
从“大力神”传说到土生土长的“织娘”
展厅中央,四位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织娘席地而坐,腰上缠着腰织机的一端,足尖撑起另一端脚踏棍,拉动提综杆间撑起的经纬线……现年58岁的黎族织娘符林早是这项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与另外三位省级非遗传承人一同在展厅,向往来观众现场展示黎锦技艺。
展览现场许多传统技艺都失传了,黎锦不仅保留了其原始的纺织技艺,而且传承至今还在使用中。可以说“传承”既是这项技艺的骄傲,也难以避免成为它的困境。
在成为国家级和世界级非遗以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投入更多的力量去保护和传承黎锦技艺,比如开设传习馆、鼓励非遗黎锦进校园、扩展黎锦工艺市场等。而诸如这次的展览和现场展示也成为宣传黎锦技艺的方式之一。
符林早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从9岁开始做黎锦,“跟祖母学絣染,跟母亲学挑花。”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孚方言黎族妇女,符林早最擅长的是编织美孚方言黎族图案,作品风格自成一派。她的絣染工艺最为高超,织锦具有图案丰富多彩,在传统服饰中融入了现代风格的特点。
展览现场对于黎族的织娘而言,黎锦从小就融入她们的生活,“农忙的时候干农活,农闲的时候做织锦”。而想要织出一件黎锦精品也绝非易事。符林早指着身上穿着的一件融合絣染和挑花工艺的筒裙说,“织这样一件筒裙需要花掉一年的时间。”筒裙上的图案丰富,色彩厚重,最为显目的是裙头的人形纹和鹿纹。
王翠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黎锦上比较常用的图案有植物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景物图案、文字图案以及神话故事图案。其中,人形纹是最常用的织锦图案之一,体现了黎族社会的祖先崇拜意愿,有祈望人丁兴旺、人口繁衍的意味。
展厅入口处用纺织物编织的“大力神”形象说到人形纹则不得不提流传在黎族神话故事里的创世神——大力神。传说古时候天地相距很近,天上有7个太阳和7个月亮,人类深受其害,难以为生。大力神用箭射下了6个太阳和6个月亮,为人民除了害。这时,大地一片平坦,大力神从海边挑来大量沙土垒岭造山,继而又用脚踹开群山,造成深溪大河,而大力神洒下的汗水,则成了奔腾不息的河水。大力神开创了世界大业,之后便欣然溘逝。
“大力神是黎族人民勇敢与智慧的化身,所以人民就比较崇拜他,把它织在筒裙上为了纪念他。他还有很多变形的人形纹。”王翠娥说。
展览现场当被问及自己的黎锦作品图案的灵感来源于何处?“我现在会在传统图案中做一些创新,”符林早说,“有时候在睡觉时,脑海里都会在想纹样……”
可以说,对于黎族人而言,黎锦不是简单的服饰、被品等日常使用物,它是黎族文化的载体,也是浓缩了黎族历史与文化的独特“史书”。
展览海报展览名称: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纺织文化展
展览日期:9月28日—12月25日
展览地点:南京西路325号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