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口腔癌患者的公开发声,将“槟榔致癌”这个出现已久的话题再次推至高点。
近期,据媒体报道,浙江义乌、江西南昌、四川成都等地先后宣布不得再以食品名义销售槟榔。但在槟榔种植、生产及销售大省海南、湖南等地,产业链从业者则在呼吁,给槟榔留下一丝生存空间。
槟榔是否应当被禁?这种神秘的黑色果实与癌症之间是否有直接紧密的关联?
记者注意到,早在2003年,槟榔就被WHO(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在当年发布的致癌物清单中,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以及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均属于“1类致癌物”。
但国内部分产业界人士认为,槟榔仍有健康的食用方式,且百亿级别的产业已经形成,一旦禁售槟榔,将对产业生态产生巨大伤害。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专访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学系副教授、四川省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常委张壮。张壮表示,“槟榔与口腔癌之间有明确的关联机制,槟榔一定是导致口腔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但他同时表示,槟榔就像烟草,在对人体有害的同时确实也已经形成产业,无法说禁止与否,但一定要加强消费引导。
槟榔致癌吗?“是导致口腔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他们被割掉舌头,他们被切去牙床,狰狞的手术伤疤撕裂了他们的脸庞,癌变的噩耗宣布着他们的死亡……他们曾经都是槟榔的痴迷者,是那颗黑色的果子,将他们带入了病魔的深渊”。这不是恐怖故事,而是一篇名为《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的文章中对口腔癌患者的描述。而他们的病因,指向了一种黑色的果实——槟榔。
槟榔致癌一说由来已久。今年,36岁的歌手傅松罹患口腔癌离世,他生前在多个公开平台发声,称自己因长期咀嚼槟榔患病并呼吁“珍惜生命,远离槟榔”。由此,关于禁售槟榔的呼声再起,且陆续有多个地方要求下架并不得销售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的槟榔及槟榔制品。
但风暴的另一面,是百亿规模的槟榔产业链,以及链条上下游的企业及庞大的从业群体。据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统计数据,目前中国槟榔食品生产企业主要位于湖南省的湘潭、益阳、长沙三市,带动相关产业超过500亿元。
一旦槟榔禁售,上游种植者、成千上万家加工销售企业、百亿产值都将“灰飞烟灭”。外界热议之下,9月21日,海南省槟榔协会紧急发布《关于近年海南槟榔产业发展情况通告》,呼吁保护产业链,并强调深加工产品有别于“湖南槟榔”。
禁与不禁,根源或在于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槟榔及槟榔产品是否直接导致患癌。
9月28日,张壮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槟榔与口腔癌之间有明确的关联机制,槟榔对口腔癌患病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槟榔本身是致癌物,吃一次两次可能没什么问题。但长期、大剂量食用,累积下来就可能形成癌变。”张壮表示,“长期食用槟榔会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这是一种口腔癌癌前状态,具有癌变倾向”。
他强调,虽然目前不能定义槟榔一定会直接导致口腔癌,但它一定是导致口腔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在槟榔大省湖南,该病症或许更为常见。据《新京报》报道,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医学教授凌天牖的团队在2009年时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按照地理方位,他们将湖南省分为东、西、南、北、中部五个板块,并从五个板块中随机抽取一个市,定为调查框架区。然后在这五个市内,从城市和农村整群抽取15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在这次调查的两千多个有效样本中,“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病例25人,患病率1.06%。其中,咀嚼槟榔者患“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概率又为6.81%。”
2017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科于《中国牙科研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长沙五所医院2006年~2016年就诊的口腔癌患者共有11882人,其中咀嚼槟榔者8222人,占口腔癌患者的69.20%。
“拉锯战”持续:医学界称槟榔没有健康食用方式,产业界还在挣扎
在槟榔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进一步导致口腔癌的发病机制方面,科研和临床界仍在探讨验证。对此,张壮分析了槟榔致癌的三点可能性。
第一,槟榔的食物纤维比较粗糙,经常咀嚼会反复造成黏膜的微小创伤。这些微小创伤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某些上皮基因发生突变,进而导致口腔癌的发生。
第二,槟榔所含的物质如槟榔碱、槟榔次碱,本身就是化学致癌物,在咀嚼过程中会被口腔黏膜吸收,吸收后也会导致化学性的致癌。
第三,在槟榔的炮制过程中,会加入石灰或其他碱性物质,导致槟榔制品中含有多种不明物质,造成黏膜损伤。
对于已经或仍然在食用槟榔的人群而言,如何让病程停止在就医的那一刻,是包括张壮在内的口腔医生们正在思考的问题。
张壮倡议,如果口腔出现黏膜发白、失去弹性、溃疡、自发性疼痛及出血等现象时,应该及时就医,去筛查是否有癌变可能,以免耽误疾病治疗。如果早期发现这种癌变,治疗效果较好,如果晚期发现治愈率将大大下降。
他建议,有食用槟榔习惯的人应当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洁牙、洗牙,在牙齿出现龋坏时要适时充填,残根要处理拔除。“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以预防为主,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张壮强调。
值得注意的是,槟榔并不是导致口腔癌的唯一因素。张壮提到,在我国,除了湖南是口腔癌高发地以外,四川的口腔癌发病率也相对较高。四川地区喜食以麻、辣、烫风味为主的食物,这种饮食习惯造成其口腔癌发病率略高于其他省份。此外,吸烟及饮酒也是国际公认的致癌物,一定要加以控制。
目前,不少口腔医生公开发声,呼吁少吃甚至不吃槟榔,将疾病的进程尽早控制、掐断。但对于槟榔产业及从业者来说,仍在竭力保留生存地带。公开资料显示,在槟榔加工产业发达的湖南,此前有部分槟榔企业把将要失效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长了一年,并争取其他生产发展渠道,试图把槟榔产品留在食品市场上。
在海南——槟榔果的主要产地,也有不少产业界人士希望加大槟榔“药食同源”的相关研究,进而开拓更大的槟榔市场。
眼下,医学界和产业界的槟榔“拉锯战”还在继续,张壮认为,对槟榔而言,没有健康的食用方式。他分析称,槟榔就像烟草,在对人体有害的同时确实已经形成产业,无法说禁止与否,但一定要加强消费引导。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