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静下来深度阅读了?白天工作忙,那么晚上可否潜心阅读?有了夜读的想法,晚上去哪儿阅读学习呢?
连日来,记者晚上走访江西省图书馆、南昌高新区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发现馆内人来人往,座位十分抢手。甚至有读者在馆内学习到天亮才离开。夜读正在成为城市夜间文化生活一道亮丽风景线。
晚上10时33分,24小时图书馆内仍有大量读者在学习。
2021年有25万人次到省图夜读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下班后走进图书馆,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至深夜。据了解,我省多家公共图书馆不断延长服务时间,为夜读的人留一盏明灯,为我省夜间生活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
2020年11月,江西省图书馆新馆内的24小时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不仅如此,2021年7月,该馆在保留24小时图书馆的基础上,将图书馆二层及三层部分区域开放截止时间从17时延长至21时。无独有偶,南昌高新区图书馆不仅开启夜间场(开放时间为17时至21时),而且在周末将开放截止时间延长至24时,打造零点图书馆。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2021年全年,有25万人次选择在夜间进入江西省图书馆阅读学习,相当于每天有近700人次走进该馆。
9月27日晚间,记者来到24小时图书馆,该馆室内面积近400平方米,书架上摆满了各行各业的书籍,有近百个阅览座位,馆内空调、插座等设施及免费WiFi一应俱全,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22时左右,该馆内一半的座位上仍然有读者手不释卷。到了24时左右,馆内仍有十余名读者沉浸在书香里。馆内管理人员告知,馆内夜读的氛围非常好,经常“爆满”,几乎每天晚上都有读者24时过后才离开,甚至时常会有读者通宵达旦学习,直至次日天亮才离开。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上班族,馆内还有一些穿着校服的中学生。原来,有家长在晚上带着孩子来到馆内学习。
据了解,在今年暑假期间,该图书馆的座位十分抢手。“早上5点起床,天还没亮就出门。可是到了24小时图书馆才得知,已经没有座位了。”南昌市民李女士回忆道。
三两好友结伴互相激励
“白天工作忙,下班后肯定要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下班后,陈先生带着笔记本电脑,来到24小时图书馆准备第二天的PPT。陈先生告诉记者,参加工作后也要不断学习,提高专业能力,这是很多年轻人的“刚需”,从这个角度看,夜读像找一处深夜“食堂”补充知识能量,夜读的文化也许会越来越流行。
小张是一名高校毕业生,今年5月,他在网络平台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江西省图书馆附近合租房子,一同在24小时图书馆复习,准备考研。据他介绍,如今越来越多的备考一族来到图书馆“全职”备考,学习、吃饭、休息三点一线。“这些人中考研的居多,很多都是成群结伴来到这里复习,有个照应。除此之外,还有考公考编的。”小张告诉记者,因为备考周期长达数月,平时三两好友结伴同行、互相激励,不容易半途而废。
老家在高安的小刘毕业后在南昌某教育机构工作,家里人一直希望她能考上老家中学的教师岗位。因此,小刘利用下班时间,到24小时图书馆复习备考。“这里的备考氛围真的很好,大家都很自觉。我是一个学习不太自觉的人,如果在家里复习肯定效果不佳,来到这里学习效率很高。”小刘说。
夜读衍生夜间文化生活
将书店、图书馆打造成文化客厅,夜读也“升级”为居民生活会客的新方式。从夜读衍生的夜间文化生活,正在成为一座城市夜生活的新亮点。
3月5日晚,南昌高新区图书馆举办书友会。
今年3月5日19时30分,记者曾到南昌高新区图书馆参加书友会,近两个小时时间里,在场数十名书友认真参与其中,共同度过一个美妙的夜晚。
记者了解到,位于南昌市的一家民营书店——青苑书店至今已经举办上百场读书会、文化名人讲座,其中不少读书会虽在夜晚举行,仍吸引大批市民前往。
家住南昌市红谷滩区的刘先生是城市上班族,平时喜欢看书的他,下班后经常会去参加一些书友会、文化沙龙。“过去青苑书店经常会在晚上举办书友会,我经常去参加。”刘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南昌高新区图书馆也经常举办书友会,他非常高兴,这座城市有越来越多的书友可以聚集在一起分享读书的体验。
南昌首家24小时书店亮相
随着市民对于精神需求的提高,24小时阅读的公共场所发展迅速。近年来,大批智慧书屋陆续落户南昌城的大街小巷。在东湖区、红谷滩区、进贤县等地,均有不少24小时智慧书屋。
书店开业没多久,晚上也有不少读者。
今年10月1日,重新装修后的南昌八一广场新华文化综合体(南昌书城)正式亮相,书城内布局了南昌首家24小时书店,整体打造成为“行业领先、全国一流”的文化综合体和南昌市乃至江西省新的城市文化地标。
10月7日晚,记者来到位于该书城的24小时书店,发现该书店虽然试营业不久,但吸引了不少读者前来。21时左右,书店内仍有十余名读者在阅读。“这家书店不错,你晚上可以来这里阅读,离家近,环境又好。”记者听到一位父亲对其女儿说道。
透过玻璃,书店窗外是灯火通明的八一大道,窗内是满架的书籍和静读的市民。城市的书香味道愈发浓郁……
文/图 陈孝 本报全媒体记者范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