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已经接近尾声,单身人群在这一年的脱单进度如何?双十一的购物浪潮中,回顾自己的日常消费和脱单投入,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哪些方面?为了更深入细致地展现单身人群的恋爱观和消费观,中国婚恋网、珍爱网针对单身人群发起抽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106份。
数据显示,近七成人曾因单身产生焦虑感,但仅有约两成人有明确的脱单计划;近四成人表示存款超过50万才能有安全感,近七成人为达到收支平衡做了消费理性规划,相亲约会、社交软件充值、提升颜值是他们的主要脱单投资;超半数人认为单身时个人开支更少,恋爱时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礼物、约会和旅行方面,近半数人明确表示不愿意给另一半开通“亲密付”权限。
一、单身矛盾体:近七成人边焦虑边躺平,男性脱单规划更明确
近半数人单身时长超过三年,另有20.58%的人空窗期在1-3年之间。在单身时长形势“严峻”的同时,68.7%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其中24.93%的人一直处于焦虑状态,感觉很难脱单;23.81%的人会在春节、情人节等特定节日感到焦虑;19.96%的人则通常只在父母亲朋催促时才觉得焦虑。仅三成人完全没有焦虑感。
“单身焦虑”的程度因性别、年龄、收入不同而呈现出显著差异。相比男性,女性的“单身焦虑感”更低,近四成女性完全没有焦虑感,三成男性没有焦虑感;40岁以上的人群有近半数克服了单身焦虑,成熟也意味着学会与自己独处;收入越高的人焦虑感越低。
尽管多数人都曾为单身而担心忧虑,但大部分人在脱单方面依然选择了“躺平”,仅有两成人(22.31%)有明确的脱单计划,近8成人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其中62.79%的人都表示自己处于随缘脱单状态;而14.89%的人表示完全没有脱单规划。
调查发现,26-30岁的人群对个人情感和恋爱婚姻的需求最明确,有明确脱单计划的人群中,该年龄段占比最大。就男女差异上而言,男性在脱单这件事上更有明确的规划。
到底哪些因素制约了单身男女的脱单进度呢?调研发现,“太忙”占据了第一位,工作、长时间加班使单身人群无暇顾及情感问题;其次为宅,不愿出门参加社交;第三位为情商低,过于耿直。此外还有近三成人被不愉快的恋爱相亲经历影响、超两成人对开展新恋情打不起精神。
男女脱单受阻的原因略有不同,单身男性的主要阻碍为忙、情商低和宅,而单身女性主要阻碍为忙、宅和不好的相亲恋爱经历的影响。
二、一人经济:约四成人存款超过50万才有安全感,超四成人在社交软件付费
“经济独立”是单身男女安全感的重要来源,而近八成人有明确的“安全感额度”。调查发现,约四成人存款达到50万以上才能有安全感,22.75%的人表示存款达到20-50万会较有安全感。
仅有18.91%的人认为安全感与存款数目无关,持有这一想法的男性占比高于女性。深入分析发现,单身时长越长,对“安全感的额度”需求越高。
在省钱和花钱方面,单身男女有着自己的权衡。近七成人(67.54%)表示自己属于理性消费者,会在日常生活中制定消费计划,以达到收支平衡;紧缩型消费、“月光”型消费、透支型消费人群均占比较少,分别为14.8%、10.56%和7.09%。
精打细算的单身人群平时都把钱花在了哪儿?饮食支出、购物支出和交通支出是他们日常开支的前三名,此外单身人群的主要支出包含房贷车贷、房租水电、健身培训等自我提升项目、娱乐消费等。
对男女差异的分析发现,男性的消费占比第一的是饮食支出,而女性消费占比第一的是购物支出;男性在交通支出上的平均消费水平高于女性,而女性在自我提升方面的支出更高。此外,收入越高的人群在娱乐方面的消费投入越多。
单身人群生活中充满了“一人消费”的场景,难免有些时刻会感到孤单。调查发现,排名前三位的孤独消费场景分别为一个人挂号看病(52.76%)、一个人看电影(42.1%)、一个人旅行(39.8%);一个人吃火锅、给自己订生日蛋糕、第二杯半价、外卖点单人套餐也会让单身人群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孤独。
不同年龄层人群的孤独感也不尽相同,30岁之内的单身男女觉得一个人看电影最孤独,而30岁以上的单身男女则认为一个人挂号看病才是终极孤独。
尽管大部分人持有“随缘脱单”的心态,但单身人群也对脱单有一定程度的消费投入。调查显示,脱单投资排名第一的是相亲约会方面的花销(48.96%);其次为社交软件注册、付费(44.39%);第三则是穿着打扮、整形美容等提升颜值的消费(43.07%);除此之外,改善形体、培养兴趣爱好、参与线下联谊活动、专业婚恋平台的红娘牵线服务、恋爱课程报班学习也在他们的脱单投资列表中。
深入分析发现,年龄越大,在相亲约会方面的消费越少,18-20岁的人群中有65%的受访者认为相亲约会是脱单的主要花销,而41岁及以上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下降至40.79%。
三、恋爱消费:超五成人认为单身更省钱,近半数人不愿给另一半开通“亲密付”权限
单身和恋爱哪个更省钱?超五成人(52.01%)认为单身花费更少;17.4%的人则觉得单身更花钱;也有30.6%的人表示单身和恋爱没区别,在消费上感觉差不多。
针对男女差异的分析发现,男性中认为单身更省钱的人多于女性,认为两者没区别的女性更多。
通过深入研究单身与恋爱的消费行为,报告显示,在追求阶段,七成单身青年愿意为之付出的单次消费金额额度在3000元以内,其中50.91%的单身男女的意愿消费额度为1000元以内,其次有21.63%的人则愿意付出1000-3000元;仅有14.8%的人愿意付出3000元以上;还有12.65%的人表示不想花钱。追求期间的单次消费金额与收入成正比,收入越高,投入越高。
对于追求阶段赠送给对方的礼物,单身男女有不同的偏好。男性优先考虑的礼物榜单前三名为鲜花、护肤品/化妆品、服饰/包包;女性则倾向于首先选择服饰/包包、对方想要的礼物和鞋子。DIY礼物在女生礼物榜单上排名第四,但却是男生最不愿意送的礼物。
相亲或追求异性时,约八成人选择约会餐厅有一定的讲究。23.9%的人首选安静的咖啡厅;12.12%的人首选人气高的网红餐厅;11.07%的人首选其貌不扬的招牌老店;9.86%的人则倾向于物美价廉的大众餐厅;9.31%的人则选择人间烟火气的大排档;7.69%的人选择高格调的西餐厅;仅2.11%的人选择富丽堂皇的酒楼。
而约对方吃饭时,近四成人(36.83%)会选择对方喜好的食物;特定餐食中,当地特色美食、火锅和自助餐最受青睐。
针对恋爱投入意愿的调查发现,单身男女更愿意在礼物、日常约会和旅行中投入,高于人情礼仪、未来规划、住宿、照料宠物等;其中女性最愿意在礼物上消费,男性最愿意为日常约会买单。
在纪念日、节假日是否必须要消费的问题上,超半数人(55.83%)认为情侣间的仪式感很重要,纪念日和节假日的消费有必要;28.44%的人则认为情侣间的纪念日、节假日非必要消费,两个人在一起就够了;15.7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
深入分析发现,男女对消费带来的仪式感重视程度相差无几,26-30岁的人最注重这种仪式感,18-20岁的人最不重视,该年龄段的人群中仅有20%认为节假日、纪念日必须要消费。
而在恋爱期间的消费分配上,35.67%的人认为应男生承担大部分;20.78%的人认为消费分配应相对AA;17.64%的人认为应均由男士支出;11.03%的人则认为经济情况好的一方承担大部分;仅有1.52%的人认为要严格AA;另有13.38%的人表示没有考虑过恋爱消费的分配问题。
针对不同人群的分析发现,30岁以内的人更倾向于相对AA,30岁以上的人更倾向于男生承担大部分恋爱消费;相比女性,男性中认为应由男性承担大部分的人更多。
“是否要给另一半开通‘亲密付’功能”是近期社交平台上的热议话题,一旦开通该功能,也就意味着允许另一半直接使用自己的钱消费。近半数人(43.27%)明确表示不会给对方开通;43.82%的人选择了“视情况而定”;仅12.91%的人表示愿意。
单身人群为另一半开通亲密付的意愿因收入、性别的不同而显现出差异。收入越高,意愿度越高;愿意给另一半开通该功能的男性更多。
而开通亲密付额度方面,近七成人(69.45%)愿意开通的额度在3000元内。女性多选择给另一半1000元内的支付额度,男性多选择1001-3000元。收入越高的人群愿意给另一半的额度越高,月收入2万以上的人中,超四成人愿意给对方开通5000元以上的额度,其中有24.39%的人甚至选择了10000元以上的额度。
两个人的消费观契合度在恋爱中的重要性如何?近九成人认为消费观差异对恋爱有影响,其中51.28%的人认为有一定影响,但可以慢慢磨合求同存异;35.95%的人则认为有很大影响,消费观差异容易产生矛盾。
珍爱情感研究院院长张莎莎指出,消费观反映的其实是一个人的生活理念,我们很难评判一种消费观的正确与否,当恋人之间出现消费观差异时,我们应当先去了解对方的成长经历和内在需求,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行为之后再进行磨合,能让两个人的心进一步靠拢。而在恋爱中,理性科学的消费观也十分重要,“钱要花在刀刃上”,用心细心关注对方的想法,投其所好,而非一味追逐“网红”式恋爱,适度为对方创造专属的浪漫和惊喜,会让爱情更加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