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里最显眼的这位,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某地区今年的选美小姐。
她名叫布莱恩·阮(Brían Nguyen),今年19岁,是一位跨性别者。
·布莱恩·阮获奖现场
和你想的一样,布莱恩的获奖,在互联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支持者觉得,阮女士能获奖是多元价值的体现,况且这个选美比赛的评判标准是“表彰她们在学业、才能等方面的成就”,并不看颜值。
而反对者则认为,让一个跨性别者成为选美冠军简直不可理喻。
1998年的英国环球小姐蕾拉妮·道丁(Leilani Dowding)就公开批评布莱恩,称她“偷走了真正女性出头的机会”。
而这种争论,只不过是当下美国老百姓,面对跨性别问题的一个缩影。
性别的“降维打击”
在现在的美国,跨性别者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60万。在这个国家的各个领域,你都能看到这个群体的身影,以及,他们所引发的争议。
比如,在美国监狱里关押的近 15.6万名联邦囚犯中,有超过1200名都被认定为跨性别者。
按照现在美国司法部在今年初提出的指导意见:曾经是男性的跨性别犯罪者,将被允许和其他女性囚犯关押在一起。
不论这个跨性别者是否做过了阉割手术。
今年7月,一名在新泽西州女子监狱服刑的跨性别者,就因与两名女囚犯发生性关系并致其怀孕,而又被押回到了男子监狱。
·就是这个人
在女权团体“妇女解放阵线”的采访中,许多女囚都表示,由于自己曾有过被性侵犯的糟糕经历,所以和一个在生理上仍为男性的犯罪者共处一室,只会让她们感到强烈的恐惧。
而在体育赛场上,跨性别者则在引发一场关于竞技公平性的大讨论。
这里的典型案例,是一名24岁的,名叫莉亚·托马斯(Lia Thomas)的跨性别游泳选手。
在作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男子游泳队的队员时,莉亚的500码自由泳成绩在全国排名第65。
而在2019年接受激素治疗,并开始在女子组参赛后,莉亚直接拿下同一项目的第一名。
从那之后,这位跨性别选手就开始在游泳赛事里如鱼得水,顶着巨大的争议,ta拿下了数个女性水上项目的冠军。
直到今年1月,他输给了来自耶鲁大学的伊萨克·赫尼格(Iszac Henig)。
而这位伊萨克也不是等闲之辈,她原本是女性,打算转为男性,今年4月刚接受完“胸部切除手术(Top Surgery)”。
有网友知道这个事情后,吐槽道:“要不咱们直接开一个专给跨性别者的比赛算了。”
·“女跨男”击败了“男跨女”
不只在游泳这一个项目上,在滑板、橄榄球、排球等多个领域,男性转成女性的跨性别者,都给女子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降维打击”,甚至是身体冲击。
本月,在美国的一场高中女子排球赛中,一位跨性别者就因为发球速度过大,而将一位对手打成了脑震荡。
今年8月,在一项犹他州的州级高中赛事里,当一位女孩以极大的优势夺冠后,其他参赛者父母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这个女孩看着非常壮,快查一查她是不是变过性?”
·“29岁跨性别欺负13岁小女孩”
因此,现在很多美国体育项目的组织者,都严禁跨性别人士“跨性别参赛”。
今年3月,俄克拉荷马州时任州长凯文·斯蒂特(Kevin Stitt)就在无数女性的见证下,签署了一份文件。
·救救女性运动
该文件要求:以后该州所有运动员在参赛前,都需要上交一份“生物性别宣誓书”,要按出生性别而不是“认同性别”参赛。
而要说跨性别者最活跃的领域,那当属美利坚的各大校园。
“性别是无限的”
在美国的160万变性人里,有大约四分之一都是13~24岁的青少年。
从小学到大学,从课堂到社交媒体,改变性别俨然已经在这些孩子间形成了一种可以跟风效仿的流行趋势。
统计显示,从2017年到2021年,美国青少年使用青春期阻滞剂的数量,足足翻了一倍多。
按照跨性别者和药商的说法,这种药剂可以延缓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探索他真正的性别。
所以,如果说中国的小年轻喜欢拍短视频探店,那么美国的小年轻就执着于拍短视频探厕所,全性别的那种。
而搜索“胸部切除手术”,你能看到一大堆曾经是女孩的跨性别人士,在视频里晒出她(他)们胸部的伤疤。
许多人都坚定地表示,自己绝不会因为手术的伤疤丑陋,就去掩盖它们。
像“Q Chat”这样的网络社交平台,则吸引了大量13~19岁的青少年。他们跑到上面交流如何“科学进行性行为”。
而美国当下的教育,也在有意迎合这股流动的“性转之风”。
今年初,加利福尼亚就有母亲起诉自己女儿所在的学校,声称该校老师通过秘密俱乐部的方式,操纵她家7年级孩子的性别认同。
·跨性别,进校园
同州的议员罗达伦则更加激进,他想要学校给十二三岁的小孩提供有关口肛性行为的教育,并放话称“不试试看,怎么知道你的性倾向”。
而孩子们最喜欢的迪士尼,则在今年3月的公司会议上承诺,将来推出的角色里,至少有一半要么少数族裔,要么LGBT。
这样的氛围,就造成了当下美利坚的“性别通货膨胀”。
在谷歌上搜索到底有多少种性别,各种网站给出的答案至少十几种起步,说有五六十种性别的大有人在。
有人甚至直接提出,性别就是一条渐变光谱,理论上应该存在无数种细分品类。
而细看这琳琅满目的性别种类,也是各有各的一套世界观。
比如有人称自己为镜像性别(Mirrorgender)。
说自己的性别不由自己决定,而是根据周围的“性别氛围”产生变化——周围整体感觉比较阳刚,这个人就暂时成为男性,反之亦然。
还有人说自己属于弓形性别(Cavusgender)。
是男是女,要由ta当下的精神状态来决定。比如,ta抑郁症的时候是男,那么心情好的时候就是女。
更奇妙的,是一种叫星辰性别(Astralgender)的分类。
决定该性别表征的,甚至都不是人类,而是宇宙里各大星体的运行轨迹。
·很神秘
作为局外人,我们没法评判这种愈发多元的性别价值观对美国的青少年究竟是好是坏。
但我们能够观察到,有些群体正在利用这种多元性,谋取属于他们的权利与暴利。
假多元,真二元
首先,就是伴随着美国变性人数的增多,相关的医疗和制药产业,也在这几年取得了大发展。
据市场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称,变性手术市场将从2022年的21亿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50亿美元。
像Supprelin LA这样的抑制青春期的激素,仅一个植入物就能卖到4.7万美元的高价。
而产业繁荣的背面,则是毫无顾虑的野蛮生长。
虽然青春期抑制剂是否会对青少年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
但这并不妨碍Planned Parenthood将抑制剂的广告打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反复向青少年灌输“你需要用药物来自己决定性别”这一理念。
有医生甚至曾在推特上暴言,要免费给有跨性别需求的孩子寄送所需的药品。
·“我就送”
在许多州,不论是胸部切除还是阉割手术,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任何年龄限制。
这就让许多孩子在心智还尚未成熟时就进行了不可逆的性别转换,在长大后悔后,他们又将当初实现愿望的诊所告上了法庭。
而政客们,则借用这些变性手术间的灰色地带,要么无限夸大其安全无害,要么极力渲染其后患无穷。
偏保守的竞选者,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一大堆手臂被挖出大量息肉的恐怖照片,宣称这就是跨性别女性“再造丁丁”所付出的代价。
他们还从论文库里,找出一个叫速发型性别焦躁(ROGD)的高深词儿,从学术的角度证明,跨性别是一种社会性的,会互相影响的“精神传染病”。
而偏开放的政治家,则运作出一系列有利于跨性别群体的政策,譬如给变性群体提供专门的医疗保险,给美利坚的护照,印上一个名叫“X”的第三性别,甚至不惜以牺牲传统的男女性别者为代价,来给跨性别者谋福利……
在这样的政治角力下,美国被两种愈发极端的观念,硬生生地撕扯成了两半,所有人都被迫要站队,被迫要投票,被迫要去玩一场只能二选一的选举游戏。
·跨性别人也是人 VS 男人就别进女厕所
在这个国家,性别从二元走向了多元,而选择却从多元回归到了二元。
这也让跨性别,这个原本很难谈对错的议题,现在只剩下标签化的简单对立:或者,你就在?TikTok里喊着空洞的“骄傲”,或者,你就在推特里发着刻板的“恶心”。
没人再关心ta究竟是男是女,一切最终还是沦落成了党同伐异。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