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心放
编辑搜图
范仲淹(989-1052年 ),北宋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治理国家、戍守边境和文学成就方面等都有突出的成就,他的思想品质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划粥断齑”苦读书
范仲淹的身世很坎坷,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就病逝了,母亲带着他这个“拖油瓶”改嫁,随继父姓,起名为朱说。
朱说从小生活贫苦,十几岁寄住在寺庙里读书。他没像唐代的宰相王播那样,早年寄住在寺庙读书时蹲和尚的饭吃,因此虽然不招和尚待见,但没被赶出来。他每天早晨自己煮一锅粥,担心太饿一口气把它吃光,就等它凝结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一根腌韭菜,早晚各用半根下饭。这就是典故“划粥断齑”的由来。
他有个同学的父亲是高官,听说此事后很赞赏朱说,说他将来必定大有出息,叫同学带一些美食给他吃。朱说再三推辞,后来实在托不过情面才收下,但放了很多天仍没有吃。问他不吃的原因,他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朱说的这种刻苦精神把寺庙住持感动了,每天送几个饼给他充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朱说不断地努力,27岁时进士及第。为母亲过世服丧结束后,经朝廷批准,恢复范姓,取名仲淹,字希文。
编辑搜图
(二)忠耿直谏为国家
晏殊对范仲淹有知遇之恩。范仲淹为母亲守丧住在应天府,当时晏殊正在当地任主官,就聘请范仲淹主持府学。这是对他的第一次提携。晏殊回朝当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军队的副总司令),向皇帝举荐范仲淹任秘阁校理。秘阁校理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整理宫廷藏书。官位不是很高,但可以经常看到皇帝,算一条提职升官的快车道吧?范仲淹从内心来说自然是非常感谢晏殊的。
但有件表面看来是礼仪方面的事,他不顾晏殊明哲保身的意见,为了维护国家的安稳,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与晏殊差点闹翻。
刘太后不是时任皇帝宋仁宗的亲生母亲,在宋仁宗十九岁已成人后仍主持朝政。礼官为了奉承太后,这一年冬至节计划让宋仁宗率百官向太后跪拜献寿。皇帝成年之后太后仍不归政,使人联想到武则天篡唐,会对国家带来潜在的危险。
编辑搜图
范仲淹不仅反对向太后跪拜献寿,还要求宋仁宗亲自治理国家。晏殊指责范仲淹是乱出风头,说会连累作为举荐人的自己。范仲淹义正词严地说,如果你后悔当初举荐了我,认为我朽木不可雕,可以向朝廷声明。但我绝不会因为受到斥责,就忘记你对我的知遇之恩,也不会改变我自己的所作所为。
其实晏殊指责范仲淹,不是因为范仲淹说错话做错事,而是担心得罪了太后,连累了自己。范仲淹为这事被贬出了京城,到河中府去当一个小小的通判。同事们为他送行时称赞道:范君此行,极为光耀!
范仲淹忧国忧民,不顾个人荣辱,从二十七岁进士及第到五十五岁主持新政,在二十八年官宦生涯中,每遇国家大事,总是慷慨直言,曾在不到十年内三次被贬:文前所述是第一次被贬。接着又在废郭皇后问题上二次被贬。1035年,范仲淹上《百官图》第三次被贬。
编辑搜图
据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记载,范仲淹曾三次被贬。一般说来,贬职不是好事,会受到不少人的白眼,自己也觉得灰溜溜的。但范仲淹每次被贬,每次都会受到不少人的高评,认为是他人格高尚的体现。。
范仲淹特别善于识人,富弼少年时,心胸开阔,十分好学,范仲淹十分欣赏他。宋仁宗恢复制科后,范仲淹推荐富弼参加制科考试。富弼从此进入官场,后来成为一代名相。
狄青还是个下级军官时,范仲淹就对他很器重,劝他认真读书,说不知古今大事不明道理的人,只是一个匹夫而已。狄青从此认真读书,精通兵法,后以武官任枢密使,成为一代名将。
编辑搜图
(三)防守边塞撰名词
范仲淹当上参政知事(相当于副宰相)时,西夏元昊屡屡入侵宋朝西北边塞。宋朝实行的是重文轻武政策,加之订立澶渊之盟后数十年无战事,部队战斗力极差,与西夏军交战屡战屡败。朝廷被迫派范仲淹去防守西北边塞。范仲淹上任后,加紧训练部队,认真建造防御工事,西夏军队侵犯了几次都被打得大败而归。正如百姓唱的民谣“军中有一范,西夏人闻之惊破胆”,西夏军队碰到范仲淹只好绕道而行,更不敢去侵犯他的防区了。
但是边患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班师回中原更是遥遥无期,范仲淹的名作《渔家傲.秋思》就是写于这个时期。此时年过半百的他,保家卫国的壮志,对战争的厌恶,对故乡的思念,构成了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这首词意境悲壮苍凉,气势雄浑刚健,可称是大宋第一首边塞词,世人评说为宋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以后由苏东坡、辛弃疾领军的豪放派打下了基础。
笔者管见,范仲淹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历史上光耀千秋,是古代文人学士的楷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我们今天依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编辑搜图
【作者简介】赵心放,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