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年度成果展“文化之美·绣色可观”开幕在即
绣色可观,绣,五彩俱备、精美绝伦、千年传承。观,可目视游览、可包罗万象、可言明立意。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风土民俗孕育出多样的刺绣风格,或清雅秀丽,或自然拙朴,或色彩明艳······粤绣作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刺绣工艺之一,其背后是广东人民数千年来的群体记忆与智慧凝结。
2023年1月14日—2023年1月30日,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年度成果展——“文化之美·绣色可观”将在中国非遗殿堂——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公众见面,在寒冷的北方冬天,带来丝缕南国丽色。
本次展览由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办,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支持。在过去的几年,重点实验室与基金相继完成了以“漆心可见”、“金有所属”、“影戏人间”为主题的非遗保护项目,针对山西漆器髹饰技艺、云南金属工艺和陕西皮影技艺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的研究、培训、创作工作,落地三场非遗创新成果展。
2018-2020年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年度成果展海报
项目秉承以设计与工艺合作促进传承人群创新能力提升,以科技与展览创意驱动手工艺项目走入大众视野。四年间项目培训非遗传承人和设计师72名,指导、协助传承人完成创新工艺作品220件/套,创作并展演皮影实验剧1部,发布项目白皮书4册,合作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传承人超过40名。
粤绣年度成果展“文化之美·绣色可观”将通过粤绣工艺科普、大师经典作品、新生代传承人创新作品与VR数字艺术作品的集合展示,带领观众体验从传统向未来的粤绣艺术。
在本次展览中,粤绣(潮绣)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康惠芳(国家级)、孙庆先(国家级)、李淑英、宋忠勉,粤绣(广绣)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陈少芳(国家级)、梁秀玲,粤绣(珠绣)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黄伟雄的经典作品将集体展出。
康惠芳潮绣作品《龙鼎天悦》
李淑英潮绣作品《凤穿牡丹》
黄伟雄珠绣作品《梅姿竹影戏锦鸡》
2021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完成研培的17名新生代传承人、设计师们的上百件创新粤绣作品也将悉数亮相,这批以口罩为载体,以粤绣工艺为手段,不拘泥传统纹样、针法、材质的作品,体现了传承人们对传统创作思路的突破和对生活的多彩感悟。疫情的困境不会切断人们对未来的向往,荟萃祖辈智慧的粤绣技艺也将以自己的方式帮助我们实现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
粤绣创新作品(部分)
艺术工作室咀嚼间的VR 数字艺术作品《祠堂香火》,通过数字代码生成艺术的方式,从“仪式”与“空间”两个维度展开对粤绣“文化记忆”的解读。寓意着数字时代下传统工艺突破旧有的限制,并在技术进步中孕育出新的生机与无限可能。
粤绣的原生语境——岭南祠堂与民居以多种形式在成果展中得以映射,彩线、珠串、线轴、绣片、金卷、网布、金银线、绒线的艺术化应用与精美的粤绣作品、VR数字艺术作品一起,在空间中穿梭交织出二零二三的“绣色”,这片绣色扎根传统土壤,但却永远与时俱进向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