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首批!8个文旅IP入选!

阜阳首批!8个文旅IP入选!

日前, 我市公布

《阜阳首批文化和旅游IP培育名单》

王家坝闸、管子文化、颍州西湖

颍上八里河、界首彩陶、淮河杞柳

临泉杂技、太和书画

8个文旅IP入选

所谓文旅IP,实际上就是文化旅游符号,或者说文化旅游标识。为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我市文化和旅游资源、品牌的转化能力,我市正积极谋划实施城市IP塑造推广计划,此次重点培育的8个文旅IP是我市深度挖掘、整理和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旅游资源。

0 1

王家坝闸

王家坝闸,地处河南与安徽两省三县三河交汇处(固始、淮滨、阜南三县,淮河、洪河、白鹭河三河),被誉为淮河防汛的"晴雨表",是淮河灾情的"风向标",有着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称号

02

管子文化

管子故里位于颍上县。近年来,颍上县不断挖掘、整理、传承和弘扬管子文化,先后建成滨河公园、九合塔及其管子纪念馆、管仲老街等以管子文化为标志的人文景观,同时,该县以管子、管仲命名的企业、事业单位、商铺、道路、建筑物等也有很多。

目前,颍上县逐步形成了以管子故里、管学、管子文化“三管”为符号的核心文化,成为当地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地标、得天独厚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03

颍州西湖

颍州西湖源起于远古、兴于唐、盛于宋,曾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并称为中国四大西湖。与其他几个西湖不同的是,颍州西湖位于地处辽阔的皖北平原,欧阳修形容“平湖十倾碧琉璃”。

04

颍上八里河

颍上八里河,是皖北第一座国家AAAAA级景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全球500佳”称号,东区领略东方风情,西区尽赏“世界风光”,一湖碧水,徽风皖韵,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融,精妙绝伦,令人称奇。

05

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迄今已有千年历史, 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风格上,界首彩陶秉承唐三彩遗风,又吸收了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在胎面制作上,界首彩陶饰以两层化妆土,在刻画过程中表现出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对比色;在刻画题材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创作对象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在烧制方面,先除潮,然后素烧,成品为红底白花的界首彩陶。

06

淮河杞柳

阜南县杞柳种植、编织技艺可上溯千年,历史悠久。2014年8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阜南县“中国柳编之都”荣誉称号。2011年,阜南县黄岗柳编工艺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多年发展与转型,阜南柳编已从传统的柳编产业转型发展为涵盖柳、藤、草、竹编、混编、铁艺、布艺的柳木文化产业,原材料从以前单一的杞柳发展到柳、藤、草、竹、铁、树等20多个品种。

07

临泉杂技

临泉杂技,有证可考起于东汉,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生活气息浓厚,既体现中原的粗犷,又兼含江南的柔媚,具有文化的多元性,形成了“新、奇、巧、险”的艺术特色,具有观赏性强等特点,是临泉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还逐渐形成了多个杂技表演专业镇、专业村和专业户,目前共有800多个杂技团队,约2.8万人常年在外演出

08

太和书画

太和书画历史悠久、底蕴浓厚。1995年10月,太和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这是太和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经久不衰的太和书画热现象得到世人的关注和承认。

在2008-2011、2011-2013、2014-2016,太和又连续三届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而且,太和已成功连续举办五届“中国书画艺术节”。

据悉

此次纳入培育名单的文旅IP

将在各地重点指导培育下

进一步发挥各自文化优势

加强保护利用

促进文旅融合、品牌打造

和经济效益转化

来源:阜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