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康书记”和她牵挂的丁家沟村
1月30日,兰州市天气晴好。早上8时,康忠芳早早收拾好行李,出门与甘肃省社科联的同事们会合,他们要从兰州驱车前往268公里以外的甘谷县谢家湾乡丁家沟村。
中午十二时,康忠芳一行来到甘谷县城,来不及寻找住宿,在她常去的小店简单就餐后,就立马赶往甘谷县政府,进行工作汇报和商议帮扶队员替换事宜。
康忠芳虽然驻村工作了两年,但对甘谷县城却并不熟悉,甚至出门还得开着手机导航。“师傅,导航显示下个路口左转。”康忠芳有点不好意思,“以前每次来坐个公交车就进村了,很少在县城停留。”
下午1时,刚结束工作汇报,康忠芳便立即动身出发前往自己牵挂的谢家湾乡丁家沟村,“年前大雪封山,车根本进不去,不然早都来了。”她说。一进山,康忠芳立马成了“向导”。“下面这个弯道非常大,师傅你得慢点开,注意安全。”她的提醒总是很及时。“现在天气冷,山上光秃秃的,等到春天树绿了,这里特别美。”说着,便打开了微信朋友圈找起了当时拍的照片。“你看,这是夏天的景色,是不是很美?其实冬天下雪也很美,就是路况不好。”康忠芳指着外面,“就是这里,有一次大雪天我们坐车,结果溜车了,当时真是吓坏了,事后也没敢告诉家人,怕他们担心。”经过这次经历,每次下大雪后,康忠芳都要带着村民们扫雪,“全扫完得3个多小时,但乡亲们都很配合,每次都会来很多人帮忙。”她说。
“别看我现在对这里很熟悉,刚来的时候可‘迷路’过。”2017年7月,就职于甘肃省社科联编辑部的康忠芳,从省城兰州前往谢家湾乡丁家沟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次坐大巴就过了站,下车都蒙了。”开往山上的大巴车每天只有两趟,冬天甚至只有一趟。“只能往回走喽,不然得等到啥时候。”两个小时后,她终于抵达了自己的工作地点——丁家沟村。
谢家湾乡丁家沟村,四面环山,地势低洼,犹如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盆地,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靠山吃山。第一次来这里的路上,康忠芳设想过即将面临的诸多难题,但她万万没想到,困扰她的第一件事是听不懂方言,为此,康忠芳还闹了不少笑话。“老乡热情招呼我喝茶,但烧茶他们这边叫‘冻槽’(音)。重复了好几遍我也没听明白。”于是,每天工作结束后,康忠芳晚上回到住所还要自学方言。“就在汉字旁边把方言的音标出来,自己一遍一遍默念。”现在,康忠芳不仅能用甘谷话和老乡坐在一起拉家常,还能向村民们普及政策。
曾经的丁家沟村是甘谷县有名的贫困村,全村304户1260人中就有141户64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第一天起,康忠芳便一头扎进村子,挨家挨户走访摸底,1个月的时间就走遍了全村每户人家,也对当时贫困户的基本情况都了然于心。“下去宣讲政策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上门拜访,有些村民家前后去了十几次。”康忠芳说,“也不知道他们还记不记得我。”她打开了手里一直拿着的包,里面装了不少文件。“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今天想带着乡亲们再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还联系到了一家手工业生产商,为他们再增加点收入。”虽然2019年6月已经结束了驻村工作,但丁家沟村的大事小事,康忠芳时常惦记着。
一个小时的车程后,康忠芳终于到了丁家沟村,还没等她下车,村民们就围了上来。“是康书记来了吗?”“康书记你还记得我吗?”“我当然记得你了,你最近过得怎么样?”康忠芳笑着和村民招呼,就像闺女回到了娘家。61岁的老党员丁福录一见到康忠芳就握住她的手,“康书记,我们在电视上看见你去北京参加党的二十大了!”丁福录很激动,“你是我们丁家沟走出去的干部,我们看见你上电视,可自豪了!”提起康忠芳,丁福录就有说不完的话。“康书记刚来的时候大家都不信任她,想着一个女娃娃能干啥,我和她当时还因为意见分歧吵过架。但后来看到康书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就打心眼里佩服她。”虽然早已不在丁家沟村挂职,但村民见到康忠芳时依然热情地称呼她为“康书记”。
村民丁金海听说康忠芳来村里,也赶了过来。“你们从山上下来的那条路,就是康书记在的时候修的,不然我们有个头疼脑热都没法第一时间赶去县城的医院。还有这个广场,也是她在的时候修的,其他村都没有。还有这个扶贫车间,教我们识字的农民夜校,都是她弄的……”村里五六岁的小朋友也记得她,“我奶奶总念叨康阿姨,说她特别好。”14岁的丁瑞芸还穿着当时康忠芳联系外地厂商捐赠的毛衣,“我的妈妈就在扶贫车间工作,我在学校还总能收到康阿姨送的毛衣和文具。”
时间追溯到2018年初,那时候的丁家沟村里,1600多亩花椒遇到倒春寒基本绝收。这可急坏了康忠芳,她天天往县里跑。“我们村里的主导产业是花椒,绝收了村民可怎么办?”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甘谷县腾达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并邀请他们来村里投资,她还从自己的单位省社科联筹资5万余元,建起了甘肃第一个“扶贫车间”。“当时迫切想的,就是让乡亲们在家门口能挣到钱!”康忠芳说。
扶贫车间的建立不但解决了当地46人就业,更让贫困户每月增收1500到3000元。目前,丁家沟村“扶贫车间”模式已经在全县推广49个,带动人口就业2300多人,并在临夏州东乡县等地得到全面推广。“百姓的小事,就是我们扶贫工作的大事。”这是工作中康忠芳给队员最常说的一句话。看到村里的孤寡老人精神生活贫乏,她积极联系兰州阳光公益,给村上13户五保户捐助了价值2.8万余元的电视机等物品;了解到村民何来顺、丁福民孩子走失多年杳无音信,她便通过省公安厅在全国公安网上帮忙寻找孩子下落;她还帮村民联系兰州的大夫看病,自己买煤炭给张玉堂老人送到家中……
就这样,康忠芳在丁家沟村扎下了根,一干就是两年。原本在2018年8月,驻村任职就期满了,但她决定申请延长驻村工作时间。“其实中间有一次我能回兰州,但当时正值脱贫攻坚的决战期,我不敢走,也不能走。”她说。刚上小学不久的儿子在视频里问,“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啊?不是说好马上就回来了吗?”康忠芳只能安抚孩子,“等妈妈干完活,马上就回来。”
驻村期间,康忠芳深知肩上的担子不轻,她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驻村帮扶工作全过程,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推行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带动模式,先后为符合条件的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申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02万元,引导农户利用1万元、3万元贷款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多次深入危旧房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讲修房政策补助政策,帮助村民算账,最终改造危旧房3户,全村消除了D级危房。通过走访入户,康忠芳了解到全村的主导产业是花椒和苹果,但村民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足,她就邀请县农技人员进农户、下果园手把手培训。康忠芳还通过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帮助村民销售新鲜辣椒、辣椒面和花椒。
为了丰富群众的生活,康忠芳还办起了村民“春晚”。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她充分发动村里在外工作创业的能人捐助资金6.5万元,成立了丁家沟文化队,积极组织村民进行秧歌、小曲、广场舞排练。“大家在家里闲着,不如出来演个节目,也丰富一下大家的精神生活。”康忠芳笑着说,“几乎每家每户都参与进来了,甚至因为忙着排练节目,都没空发生家庭矛盾。”2018年春节前,丁家沟首届农民春晚在丁家沟广场上演,嘹亮的歌声响彻山沟。与此同时,在康忠芳的号召和参与下,丁家沟村还创建了“美丽乡村丁家沟村”微信群,她坚持每天把村里重大事项、开会通知、惠民政策、科学知识、法律知识等发到群里供村民了解学习。
“我们走上了水泥路、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自来水,还跳上了广场舞,日子越过越好了。”老党员丁守成高兴地说。两年时间里,康忠芳与村民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实现全村整体脱贫。
1月30日当天,再次回到村里的康忠芳组织村民和同行的甘谷麻编工艺传承人郭娟交流学习,让村民掌握这门手艺后多一个挣钱的门路。随后,康忠芳又急急忙忙去看望了几家她一直惦记的村民。“丁雪梅因为家里贫困上高中时失学了,但在相关组织的帮助下考上了大学,我得去看看她。丁玉林是我们村上的老书记,我在的时候帮了我很多忙,我要去问问他家里有没有困难,看看我能不能帮忙……”康忠芳对各家各户的情况如数家珍,在她的眼里,丁家沟村早已成为了她的“第二故乡”,乡亲们的事,就是她的事。
“明天兰州还有两个会,不能耽误工作,得赶紧赶回去。”离开丁家沟村时,已经到了傍晚,西边的天空泛起了晚霞。康忠芳望着车窗外喃喃道,“你看我们这里的夕阳,多美啊!”回去的路上,她在包里发现了村民们送给她的“小礼物”。原来,在康忠芳不注意的时候,村民把自己亲手绣的鞋垫偷偷装进了她的包里。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王夏菁
视频丨奔流新闻记者 师天铭
(奔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