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增长25%!合味道、出前一丁是怎么撕开康、统、今、白“封锁”的?
酒业
酒业 > 酒企动态 > 正文

营收增长25%!合味道、出前一丁是怎么撕开康、统、今、白“封锁”的?

文丨快消 李珂

“康、统、今、白”身后的第三梯队,藏着一个飞速发展的方便面品牌。

疫情三年,稳定增长

昨日,“合味道”、“出前一丁”等品牌方便面生产商——日清食品(该公司控股股东Nissin Foods Holdings Co.,Ltd.日本日清)发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9个月业绩。

报告期内,日本日清在中国业务分部的收入为494.68亿日圆(折合人民币约25.47亿元),同比增长23.6%;核心经营利润为54.03亿日圆(折合人民币约2.78亿元),同比增长25%。撇除汇率因素后,收入为420.29亿日圆(折合人民币约21.64亿元);同比增长5%及核心经营溢利为46.08亿日圆(折合人民币约2.37亿元),同比增长6.6%。

日清在公告中表示,高增值面的市场持续在内地扩张。集团积极扩展其销售地域,并强化其合味道品牌。收入按年扩大,此乃由于实施价格调整所致。溢利亦按年上升,由于收入增长抵销了原材料成本上涨。另外,当地货币兑日圆换算升值亦对收入及溢利产生了正面影响。

公开信息显示,安藤百福早在1948年创立日清日本集团,并在1958年发明了全球首款方便面——“鸡汤拉面”。上世纪70年代,方便面在日本国内的消费增长速度渐缓,日清食品公司将目光转向海外并积极扩展海外市场。其中,在台湾地区,日清方便面最早的合作伙伴就是统一。

1984年,日清日本集团以日清食品为据点开展中国香港市场业务,随后业务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1994年,日清在广东顺德建厂覆盖华南市场,之后其陆续在福建和浙江建厂,覆盖华东市场,其中浙江平湖的工厂于2017年正式投产,主要覆盖华中、华北市场。

2004年4月,河北华龙(今麦郎前身)曾与日清组建合资公司。不过,这种“联盟”也没能长久。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方便面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所以到21世纪,日清的技术和专利的壁垒已逐步消失。因此,白象有机会在2003年研发推出骨汤品类方便面并大受欢迎;而原本排行前四的华龙,十年后也可以选择与日清和统一分道扬镳,今麦郎才恢复国货身份。

2017年,日清控股把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业务打包,以日清食品为名在香港上市。此后,日清食品开始在中国大陆市场主打高端化策略,市场占有率以14.5%位居前三。2021年,日清旗下杯面在大陆地区销售额更是同比增长14.1%。

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过去五年,日清一直为香港地区最大即食面公司。不过,目前中国大陆方便面市场仍然被康师傅、统一等传统品牌割据,日清并不在第一梯队。相关财务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康师傅来自方便面业务收入135.48亿元人民币,统一则为51.42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日清食品整个公司收入。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品牌、价格和生产情况来看,我国方便面市场可以分为三个梯队。其中第一梯队为康师傅、统一,目前在传统方便面市场已占据领先优势;第二梯队为今麦郎、白象等中等规模企业;第三梯队则是日清、拉面说等高端导向型企业。

然而,当不少食品、尤其是方便面品类的收入增长已趋饱和的当下,低调的日清却以持续增长打破了这个闷局。

日清食品CEO安藤清隆曾公开表示,2020年在新冠疫情带来的特别需求下,日清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0%。到2022年1-3月,公司销售额依然同比增长10%。其中,由于香港疫情一度扩大,2022年3月公司库存几乎清空,为了满足订单还增加了出货量。

可以说,聚焦中国内地与香港业务,给了日清食品相当丰厚的回报。

涨价成功,加速“自立”

近年来,随着多样化需求的增多,日本日清、合味道、韩国火鸡面、辣白菜牛肉面等舶来方便面的走红,以及螺蛳粉、米粉、自热火锅等众多方便食品的出现形成了一个“长尾”,慢慢侵蚀高高在上的众多方便面巨头。

不过,挑战仍然存在。例如,由于面粉和其他面条生产原料占了成本的大头,导致通货膨胀对日清食品以及康师傅和统一等企业的冲击尤为严重。

面对通胀挑战,日清食品在去年3月上调了中国内地市场的产品售价,对象主要包括合味道、出前一丁、日清意面、拉王等180种方便面,涨幅高达12%。对于为何要涨价,该公司解释是原材料供应的不稳定及价格飙升带来的压力,才决定要将价格适当上涨。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日清11年来首次在内地加价。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为了应对原材料成本高涨等,日清分别于2022年3月、4月在中国大陆、香港涨价,涨幅为5-7%。6-7月,日清又更换了CUP NOODLES包装(容量比原来小),做成了跟日本一样的尺寸。换言之,日清实际上相当于涨价2次。

然而,对于此轮涨价,消费者却显得尤为包容。2022年11月,日清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提价了,且涨价往往会在初期导致销量下降,但公司主要产品销量仍实现了增长。

在此背景下,日清食品开始加速收购、合并国内合作企业,逐渐展现出独立的市场开拓力。

去年11月,日清食品中国宣布中标收购珠海市金海岸永南食品公司29.55%股权,竞标价约3.52亿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日清将全资持有珠海永南。据了解,珠海永南为日清的即食面制造商及分销商,主要业务包括生产及销售即食面、调味料、食品用纸容器及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

彼时,日清表示,此次收购将带来良机,让公司进一步扩大内地及香港的即食面生产、销售及分销业务,把握内地即食面市场的长期增长趋势。

对此,一业内人士也表示,方便食品由方便面升级到多个领域,像米粉、米饭等,而方便面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困境,因此,日清食品收购珠海永南不仅为扩大方便面版图,很可能进一步加码方便食品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日清食品还宣布了一笔规模小得多的类似交易。日清食品拿出1370万港元,将其在香港和澳门经销商香港捷菱有限公司的股份,从此前的51%提高到81%。

业内观点认为,这种收购和增持在中国的外企当中越来越普遍,因为他们对在没有国内合作伙伴帮助的情况下独自开展业务变得更有信心。与此同时,经济放缓也可能对这些合资企业的一些中国本土合作伙伴造成压力,促使他们减持或完全出售股份。

分析认为,疫情缓和后,方便面消费回到常态,消费者也将重新关注健康、食品素质和消费体验。比起同等价位、或者价钱更高的方便面产品,尽管未必是日本生产,但日清可以提供更多不同味道的选择,差异化效应令它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变得较有吸引力。

至于日清是否能在“无意中受惠于疫情”后在中国市场获取更大的品牌存在感和业绩成果,2023年将给出答案。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