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我的朋友阿水很兴奋地告诉我,现在的安庆不一样了。
阿水的家乡在望江县。“望江”一词,即有濒江而望之意。望江县是安庆市辖县之一,与江西九江彭泽县隔江相望。
今年春节还没到的时候,望江县有关部门就跟阿水这样的在外工作人员联系,询问是否回家乡过年;如果回家过年,还会邀请回乡人员座谈,大家畅所欲言。
春节如此,中秋节、国庆节也不例外。各方联络、慰问不断。
2022年9月10日,一年一度中秋节当天,望江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给该县“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人才以及人才工作者”发送了慰问短信。受访者供图
阿水跟我说,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在外工作人员就收到了家乡如此多的关心,很感动。如果是院士、知名企业家,还会有专人对接,无微不至。
“这样的关心让我们这些长期在外工作的游子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家乡的温暖。这种感觉好久都没有过了。”阿水说。
这一变化源自阿水的家乡安庆市近年来力推的“内搭平台、外联老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被安庆官方界定为“安庆加快发展的战略路径和重要突破口”。
根据官方的解释,“内搭平台”是指要搭好园区平台,针对现有园区发展特点,进一步拓空间、强力量、提效率、优服务,同时要抢抓机遇,谋划搭建更多“无中生有”的新平台,不断提升安庆发展园区承载力;要搭好投融资平台,切实提高市县级平台自身投融资能力,组建一批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基金。
“外联老乡”是指尽快把安庆在外人才的信息库和联络机制建立起来,通过组建商协会、常态化开展活动等方式把在外人才组织起来,全力争取在外企业家的项目落户安庆,充分发挥在外人才在各领域的关键作用,认真对待老乡关心的事、诉求的事,落实老乡工作的责任制,真正把安庆在外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安庆官方略带感情地宣布,“回安庆投资兴业!”正在成为一种现象和趋势;“回安庆对了”,正在逐渐成为返乡兴业企业家们的共识。
远眺安庆振风塔
一
熟悉区域经济的人都知道,每个城市都会提出自己的发展战略,有的发展战略久久为功,落实贯彻得很久;有的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一段时间就会被新的发展战略所替代。
关注一个城市,就要特别关注它的发展战略。我觉得至少要连着发出“三问”:
第一,它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战略?
第二,这个战略是否适合它的实际和资源禀赋?
第三,这个战略的实施成效如何?
具体到安庆,我们自然也就发出了“三问”:
安庆为什么要提出“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
“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是否适合它的实际和资源禀赋?
“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的实施成效如何?
回答第一个问题非常简单:安庆已经退无可退了。
在“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刚提出的2021年当年,安庆的经济发展不甚理想:经济总量2656.88亿元,全省第五;增速6.6%,全省第十三。
自2016年以来,安庆全市经济总量增速均低于安徽全省平均水平,且基本居全省十名开外。
其他指标也很难令人满意:县域经济也不强,全市7个县(市)中,仅桐城市进入全省县域经济总量前20强;产业发展不优,产业集群规模较小,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均不足500亿元。
对于曾经坐过省内经济总量头把交椅的安庆来说,这样的现状很难令人满意。而自身与省会合肥和其他城市的差距也在明显拉大。
安徽省对省内城市的定位也凸显了城市地位的此消彼长。在安徽省“十四五”规划中,安徽省内对合肥的定位是省级中心城市,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争创国家中心城市;芜湖的定位是省域副中心城市;而安庆则与阜阳、黄山、蚌埠一起被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定位的背后其实就是该城市在省内地位的升降起伏。安庆已经退无可退,也无需再退了。
二
“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这时候作为安庆遏制城市地位进一步下降的解决方案被提出了出来。
说起“内搭平台、外联老乡”这8个字的表述来,我还做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
2021年10月,这一战略第一次被提出来的时候表述是“内搭平台、外抓老乡”。当我看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总感觉有点怪,就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外抓老乡”表述不好,应该改为“外联老乡”更好一些。
与此同时,我也通过微信私信向安庆有关领导提出了这一建议。很有可能,同一时期还有多人向他们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吧。不期然,过了几天,安庆市委就采纳了这一建议,这一战略正式定名为“内搭平台、外联老乡”。
这种从善如流的态度很让我感慨:如今的安庆,真的很务实。
如何评价这一战略,是否适合安庆的实际和资源禀赋?
在国民性格上,我觉得无论是安庆人,还是安徽人都是比较务实的。务实并不是“躺平”,而是在承认现实处境的基础上找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是一个务实的发展战略。
为什么要“内搭平台”?前些年,我就听一些企业家说过,安庆的营商环境还不是很友好,干部的服务意识也不是很强。自己确实想回老家投资,但是一看到这样的营商环境就打退堂鼓了。
“内搭平台”其实就是优化营商环境,为引进的企业提供更快速度、更高效率的服务,让企业家乐意到安庆投资。
“外联老乡”算是抓住了安庆的“核心资源”了。
安庆并不是资源型城市,最大的资源就是“人才”,遍布全国的安庆籍人才。
仅仅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100多万学子从安庆走向全球,涌现出优秀企业家、投资人4万多名,两院院士30多位。如果算上改革开放之前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安庆籍院士的数量早已突破了40人以上。
2023年2月4日下午,安庆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第二届安庆籍院士暨知名专家新年恳谈会在北京举行。安庆新闻网图
这两年,安庆市委市政府在北京连续召集了两届安庆籍院士暨知名专家新年恳谈会,出席的院士一不小心就超过了两位数。
在安徽地级市中,目前能有如此“能量”的,大概也只有安庆一市可以,合肥都不行。
这些院士“老乡”还特别低调。实际上,越有能力的人越低调。
8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鲸说,虽然我已经80多岁了,但还可以为家乡做些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说,我是从事感染病临床研究的,我可以力所能及地为家乡市、县培养传染病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所长周志鑫说,我们可以回家乡高校讲学,或者家乡学校选派年轻骨干老师到我们这里来进修。
我只想说,安庆“外联老乡”的战略实施得太晚了,应该早点和在外工作的老乡建立起机制化的联系。
三
我一直认为,一个战略从提出到取得成效,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
不能短视,更不能用一些短期的目标来检验。“内搭平台、外联老乡”从提出到现在还不到两年的时间,其成效仍有待时间的检验,不过还可以从其阶段性结果中管窥这一战略的成效。
目前来看,起笔不错。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9月以来,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28个,多个100亿元、50亿元项目落地开花,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实现历史性突破;
2022年以来,全市新增贷款427亿元、直接融资12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2022年5月,安庆市委书记张祥安发表署名文章《回安庆,对了!》。
他用略带抒情的笔触写道:
方洪波带着110亿元的美的新能源项目回来了!
王文银带着100亿元的正威潜阳产业园项目回来了!
李缜带着70亿元的国轩新能源项目也回来了!
“如今的安徽省安庆市,‘金凤还巢’成为别样风景,越来越多在外老乡带着‘真金白银’回到安庆。”张祥安写道。
到去年年底的时候,上述项目建设的信息更新:“不到一年时间,投资120亿元的国轩新能源、100亿元的正威潜阳产业园项目、110亿元的美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项目一期竣工投产;投资110亿元的衡川锂离子电池隔膜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快建设。”
2022年2月10日晚,市委、市政府举办第一期“宜咖吧”企业家沙龙。市委书记张祥安、市长张君毅与8名企业家围坐在一起,听大家提建议、谈诉求,与大家话发展、聊项目。安庆市人民政府网站图
当时,我的安庆籍和枞阳籍的朋友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就感慨,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将美的新能源项目选择投放在安庆而不是铜陵真的很难得。
这里面藏有安庆历史上的一段“隐痛”。
方洪波是枞阳县人,枞阳县长期隶属于安庆市,但是在2016年1月由安庆市转隶隔壁的铜陵市。从行政区划上来讲,方洪波就变成了安徽铜陵人。
身份的转换并没有影响方洪波的决策,他选择了务实的态度:不管是安庆,还是铜陵,哪里更适合美的新能源项目发展就投在哪里。
安庆在“外联老乡”的“老乡”界定上也展现了务实的态度:只要其曾经在安庆所管辖的范围内,都视为安庆老乡。
四
安庆走向务实,还体现在与池州关系的处理上。
我记得,2016年初,枞阳县从安庆市划入铜陵市管辖后,安庆就一直酝酿着能不能将隔江而望的池州市东至县划入,实现其跨江发展的战略。
那几年,每逢安徽省两会,安庆代表团代表、住安庆省政协委员总会提出相关建议、提案,呼吁“将安庆市区对面的东至县划归安庆市管辖,优先解决安庆市跨江发展问题,扩大安庆市区建设面积”。
代表委员们给出了很多理由,其中就有:东至县历史上曾两度归属安庆管辖,尤其东至县大渡口镇与安庆城区联系密切,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文化社会相互渗透,几成一个整体。
历史归历史,现实归现实。但是这个希望太渺茫了。在经历了2011年、2016年两次跨地市的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后,安徽省短期内再进行跨地市的区划调整可能性已经不大。
连接安庆与池州的安庆长江大桥。“池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图
池州更无意愿,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的辖县拱手让人。甚至,池州也想尝试尽早实现自己的跨江发展战略呢。
多年的呼吁未果之后,安庆发展战略近年来开始走向务实:从自己的“跨江发展”转向与池州共同“拥江发展”。
我就觉得这个战略挺好,务实且有实际内容。
经过这几年的磨合,安庆、池州两市党政领导互访、对接会商机制已成常态。“真正把两家的事当做一家的事来办”的愿景也逐步落地。
“拥江发展”战略涉及的主要领域也在磨合中明晰,包括:
坚持规划建设一张图,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加强对接衔接,互相协作、互相督促;
坚持交通设施一张网,尤其要在过江通道和国家干线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上加强对接;
坚持产业布局一盘棋,围绕安庆主导产业,招引优质项目落户,联手打造产业生态圈;
坚持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全方位合作,真正惠及两岸老百姓。
这些合作领域具体而贴近实际,是目前行政区划框架下的一个“最优选择”了。
清末安庆迎江寺附近的民居。安庆新闻网图
五
我从来都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要提超越现实的目标。
当1912年,津浦铁路上的火车拉响第一声汽笛时,安庆的现代命运其实已经被决定了。
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会最终被确定为合肥时,安庆的现代命运再一次被决定。
内陆河运不再是国内主要交通方式,现代铁路、公路、航空交通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安庆,从“长江五虎”到“安徽老五”已是必然。
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而是一个积极行动主义者。就算是“安徽老五”,安庆也不用慌了阵脚,提出一些不符合现实的发展战略,反而耽误了发展。
只要全球政治、经济、地理大格局不变,安庆发展不可能超过上海,也不必以北上深广作为自己的目标城市。走向务实,是安庆面向未来的最好选择。
比如,在打造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同时,让安庆的蓝天更蓝;
比如,推深做实令家长念兹在兹的基础教育建设,使得安庆基础教育走在全省前列;
比如,提升安庆的文化软实力和对外知名度,让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名更加响彻海内外。
1600多年前,东晋诗人路过安庆时曾发出“此地宜城也!”的感叹。此后,安庆就有了“宜城”的别称。
“宜城”一名也给安庆注入了城市基因和初心。安庆之所以为安庆,就一定要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那时候,更多走出安庆的人会重返这出发之地。
来源:聊时局(作者陈良飞系聊时局特约撰稿人,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