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将军很多,周勃是他最好用的“打手”?
国学
国学 > 国风观察 > 正文

刘邦的将军很多,周勃是他最好用的“打手”?

作者:傅安平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说人在临死时讲的话,还是比较真心的,可信的。话说汉帝刘邦那年平叛陈豨受伤,预感不行后,交代了两件事:一是派陈平、周勃赶去杀樊哙;二是告诉吕后在萧何之后,依次可使用曹参、王陵、陈平和周勃等人,其中特别提到“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让周勃掌握最重要的军权。

在这两件事上,都提到了两个人:陈平和周勃,这样的用人安排,可以说不是偶然的,而是真实反映了陈、周在刘邦心里的依靠程度。上次我在关于陈平的文章里讲过,刘邦身边臣子无数,心腹众多,但他的“腹心”其实只有一个陈平,不能光明正大叫别人干的脏活刘邦就让陈平去干。但陈平毕竟是一个文人,出出阴馊主意传传圣旨可以,若是硬活,需要打仗拼命的,陈平就不行了,那就需要一位随身打手式的武将去帮刘邦搞定——恰恰,这个人经常就是周勃。

如果说陈平是刘邦的文“腹心”,那周勃就是刘邦的武“打手”,这位在汉初历史上表现非常勇敢鼎鼎大名的将领,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呢?

1、前比曹参,后与陈平

周勃,本来是沛县丰邑一个靠手艺活养家糊口的底层人,编蚕具卖,给丧事吹箫——对了,刘邦当时也会编竹帽子,刘备当初也是靠编织谋生,给诸葛亮编过帽子,他们刘家的编织手艺说不定是从周勃那儿偷学过去的。

周勃还有个特长,就是身大力气大,能拉开最硬的弓,估计刘邦一伙兄弟在沛县地面上到处混吃混喝赊账不给钱的时候,其中经常就有周勃吧。

抛开以上默默无名的平民时代不谈,周勃后来的一生有两个看起来很显明的特点:随从刘邦起事反秦后,周勃和曹参有得一比;刘邦死后,周勃又和陈平有的一比。但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比法:前者与曹参叫并驾齐驱,后者与陈平叫阴阳互补。

周勃和曹参,两位老乡,虽起初地位悬殊,一位沛县豪吏,一个丰邑鄙民,但自从一起跟随刘邦起事后,他们俩就走上了几乎相同的道路。刘邦为沛公后,他们都是刘邦身边的“中涓”即侍卫;刘邦被楚怀王封为安武侯时,周勃封为虎贲令,曹参迁为戚令,都开始独立带兵;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周勃为威武侯,曹参为建成侯,都拜为将军;高祖六年赐爵列侯,周勃封绛侯,曹参封平阳侯;刘邦死后,曹参、周勃先后为相……总之,曹、周二人一路紧随刘邦着水涨船高。

曹、周就像刘邦嫡系军队中的左膀右臂,始终前驰于战场的箭头位置,势如双虎。虽然他们都非常勇敢,论英勇沉稳曹参胜过周勃,论勇猛拼杀周勃则胜过众将推举为“功劳第一”的曹参。周勃出身底层百姓,在他身上最能体现出农民起义的正面意义:无产阶级通过起义,浴血抗争,来改变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就是周勃只要上了战场,就冲锋在前最不怕死的直接原因。但是由于曹参人生起点本来就高,品格更得人心,大封功臣时他的功劳位次就远高于周勃。

在灭掉项羽这个主要对手后,曹参和周勃就被刘邦安排到两条不同的道路上,曹参坐镇齐国为相,偶尔带兵出来帮刘邦平叛;而周勃呢,一直留在刘邦跟前,听令击臧荼,击韩王信,击陈豨,击卢绾……那些反王都曾是刘邦的部下,也就是周勃的同事,甚至是周勃旧日的密友比如卢绾。可以说,周勃就是汉朝平叛的急先锋,是剿灭叛乱的主力,是刘邦将军中的铁定打手,“场场不离周太尉”。在刘邦的指令面前,周勃如一砣没有任何私人感情的生铁,刘邦用它去镇压那些反王没有顾虑。这个周太尉,一直就稳坐到了刘邦死后,吕后的晚年。

但是吕后临死前,出于护吕私心,架空了周勃和陈平的实权,这就惹得周勃不爽了。在陈平的谋划下,周勃等人诛灭了吕氏一族,包括吕后、刘邦的五个亲孙子。

平吕后,陈平谦辞右相,周勃得意洋洋当上右相,为百官之首,然后又被陈平暗算,在文帝面前出丑,只好辞去相位。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周勃根本不了解自己能力,不知能不配位;和陈平这样政治高手相比,周勃如同小儿被玩弄于指掌之间。陈平的谋算,和周勃的勇猛,一阴一阳,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配合起来也是那个时期最好的搭档,正应了刘邦的预言。

人们多知道汉初三杰,风采绝伦,但不知道的是,在刘邦的内心,还有陈平、周勃这两位重要心腹,别人不会想的脏主意陈平能替刘邦去想,不放心让别人去干的脏活可以让周勃这个憨人去干。陈平与周勃,一文一武,如同刘邦身边的哼哈二将,他们在汉初历史上的重要性,一点不逊于汉初三杰。

2、忠而背主,勇却惧死

周勃虽然出身“鄙朴”,表现“质厚敦笃”,战场勇猛无畏,看起来是一个很纯粹的人,但他后来的所作所为极具矛盾。

在刘邦心里,周勃这个“憨货”肯定会对他感恩戴德的,没有他刘邦,周勃仍在底层靠手艺活讨饭吃。所以刘邦总是坦然享用着周勃的忠诚,死前还自信满满地对吕后说出“安刘氏者必勃也”这样的话,要她把军权放在一个老实听话的人手上。

可刘邦一死——甚至在他还没咽气的时候,周勃就露出了他的粗鄙本性,听从陈平的建议放过了樊哙。吕后上台后,周勃还是太尉,因为他的个人利益没有受损,就和陈平这些人一样接受了吕后执政,效忠于吕后,无视刘邦的其他儿子一一被吕后迫害。论说,这都不是一个憨厚忠勇之臣的正常反应和作为。

吕后一死,陈平、周勃、灌婴等老臣派很快消灭了吕氏一族,恢复了刘氏政权。司马迁在评周勃“平吕”之功时说“虽伊尹、周公,何以加哉”,将周勃与伊尹、周公相比,我认为不甚适当。周勃参与平吕,主要是受陈平主谋的影响,还因为他的个人利益受损。如果没有陈平这位智者为主谋,得难相信周勃会主动策划出平吕行动来。平吕不只是一次单纯的军事行为,而是一项需要经过复杂谋划、多方统筹和精准打击的军事行动。

曹操曾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按照曹操“怀大志,有良谋”的标准,很难说周勃是一个真英雄,其唯粗勇能战、能供驱使而已。特别是一下杀了刘邦的五个小孙子,都是小孩,真非英雄所为也。刘邦若地下有知,不知会如何唾骂自己当初瞎了一只眼:既然周勃昨天能千里追杀旧日密友,明天就不会杀害他刘家人吗?周勃说到底只是一只“功狗”而已,所不同在于唆使发号者换成谁。

不仅周勃的“忠”让人怀疑,他的“勇”同样让人怀疑。当他被文帝发回封地后,每当郡守和郡尉下到绛县巡视,绛侯周勃就害怕得不行,居然披挂铠甲带着家人手持武器去见郡守和郡尉,因为怕死竟然愚蠢可笑到这程度。当他被以“谋逆罪”下死牢时,60多岁的老太尉居然哭得像个孩子一样真实,稀里哗啦的,连狱卒都看不下去了,这位老将军怎么这么怕死。

他的最佳搭档陈平,虽然是个好逸恶劳的文人,名声又不好,却每每在关键时刻不畏死,有主见。周勃就像一面为陈平定制的镜子,照出了陈平身上的优点。勤劳勇猛的粗人怕死,恶劳好色的读书人却不怕死,这也是真实的人性。有人戏称“吓死的周勃,饿死的周亚夫”,这话虽不完全准确,也有一定道理,把周勃的另一面给写出来了。

说到底,周勃的忠诚与勇猛,更像是为他自己的底层命运而奋斗,刘邦只是他为了改升命运必须服从的工具而已。周勃本质上忠诚的是他自己的利益,包括他自己的性命,而不是刘邦。刘邦即使成了皇帝,又能改变周勃的底层平民的本性吗?相比于萧何、张良、陈平等那些经过君臣礼教洗脑过的文人,周勃只是在表面上像个忠诚听话的奴才,本质上仍是一个缺少文教、具有原生性格的普通平民,唯利而变。刘邦即使是人精,也难免在周勃身上看错了人。

3、文帝老整周勃的真实原因

刘邦、吕后与周勃之间除了君臣关系,还有深厚的故旧情谊,长安城里每一位沛县子弟都值得珍惜。

但是到了文帝时就不一样了。论说,文帝应该感激周勃才对,但是文帝上位后却屡次三番地折腾、整治周勃,让周勃老来活得战战兢兢,这是为何?

相比朝内其他人物,周勃无疑是没有什么个人政治野心的,不会构成对皇家政权的威胁,甚至可以说,周勃就是看护皇权最听话也最凶猛的一条狗,刘邦、吕后都明白,文帝肯定也是明白的,不会真的怀疑周勃会有反叛之心。

但即使是这样,周勃包括他儿子亚夫,都遭受过皇帝的打击与陷辱,受打击的原因本质上不是因为怀疑他们造反,而是源自皇帝威权自带的本能。这样的打击,同样也落在了萧何、樊哙、韩信、司马迁等许多人的身上,只是形式各异。

当薄太后责骂文帝说周勃根本不会有反叛之心时,文帝难道不明白周勃不会反叛吗?当有人告发周勃反叛之后的那一系列法处过程,文帝几乎没有当面召问过周勃,只是在他的母后出面责骂时,才仓促看了看周勃的狱中供词。其实文帝心里一直想的是,他的那些异母兄弟在宫廷斗争中被残酷地杀害,他的那些侄子小孩几乎被周勃挥刀殆尽,他不明白为什么刘氏皇家的命运会被操决在周勃这样一个匹夫的手里。在皇家威权面前,周勃显得是那样的粗鄙不堪,冥顽不化,文帝实在是不甘心这样惨烈的政治结果而已。

文帝的整治有作用吗?我看是没有作用的。文帝想诛周勃之心,不是想要他的命,但周勃自己都不明白他的心在哪里,他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文帝顺利登基吗?当皇帝说要杀他的时候,他就委屈地痛哭流涕,就向狱卒低头求助,根本没有威武不能屈。堂堂大汉之三公太尉,一个小小狱卒也敢随便戏谑,敲诈。文帝除了为这样的太尉、将军而失望,嗟叹,就是杀了他,又有什么用呢?根本不能体现出皇权的威严、庄重。既然皇帝无法诛周勃之心,也只有一声叹息,放过他了。

总的来说,文帝老是整治周勃,就像是一场精神上的“错爱”。

4、结束语

司马迁在《绛侯周勃世家》中讲了周勃、亚夫等父子几代人发起于穷微,又复归于穷微的因果循环,是源于他们家族文化基因中的“不学”、“不逊”。但是我想,在封建皇权之下,即使他们“能学、能逊”,如萧何、张良,或如司马迁本人,就能完全避免悲剧的命运吗?

相比于汉初三杰、陈平等人,我觉得在周勃身上更体现出了普通人的人生价值。那些人杰本来就各具时代野心,而周勃是一个真正的平民,在周勃身上展现出的是平民式的努力奋斗,最后的结果也是归之于平民式的悲剧。

秦末汉初那段历史,放在那批有野心的人身上,是“英雄造就时势”;而周勃呢,是那种时势造就的平民英雄。周勃本来没有成为英雄的天分,他靠的是出卖体力,靠的是拼命,靠的是只想过上更好生活的本能。周勃父子出身鄙朴,缺少深厚人文修养,但他们都曾深刻影响过西汉历史的进程,作为父子名将一同载入史册,这是极不简单的事情。

全国不少地方建有周勃父子的纪念园,丰县家乡有周勃父子的衣冠冢,园地荒凉,犹然可见历史的沧桑。咸阳渭河对面,“长陵高阙此安刘,附葬累累尽列侯”,长陵那么多的陪葬墓中,周勃墓丧葬规格极高,身着银镂玉衣,享有殊荣。还有三千彩绘兵马俑,死后都要被安排护卫着刘邦吕后。但是联想到周勃在刘邦、吕后死后的所作所为,感觉充满历史的滑稽。

【作者简介】傅安平,1974年,湖北黄冈人,工学本科。自由作家。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