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梁县,一些消失多年的珍稀动物频频现身
江西
江西 > 景德镇 > 正文

在浮梁县,一些消失多年的珍稀动物频频现身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在浮梁县,一些消失多年的珍稀动物频频现身,布设在自然保护区的120台红外监测相机,为揭开这些“深山隐士”的神秘面纱立下了功劳。

珍稀保护动物频频造访

浮梁县注重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加大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实施封山育林,同时营造生态公益林、长江防护林,森林覆盖率达81%以上。近年来,蟒蛇、云豹、黑熊等濒危野生动物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据浮梁镇林长办负责人介绍,最近一次与珍稀动物邂逅是在1月31日下午,该镇茶培村赵家下组村民发现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因受伤被当地野生动物救助站接收救治。

去年5月22日,浮梁县林业局野保股股长彭晓华在寿安镇百亩桑葚果园救治了一只鸟,经确认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鹇。

在浮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云豹的身影多次被村民发现。2014年2月20日,一头野生云豹误闯茶培村菜地后受伤,野保站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将云豹救治后放归山林。此后,浮梁三次发现野生云豹的踪迹。

“云豹频频现身,说明浮梁生态环境非常优越,食物链逐渐完整。”省野保局专家介绍,生态环境好转,有利于大型动物栖身,同时山上野猪、野兔也很多,提供了适合云豹生存的环境。

为了更好摸清野生动物家底,多年来,浮梁林业部门及科研人员寻觅野生动物有两个办法,一是以动物粪便、足迹为依据,但野外环境复杂,调查结果可能存在误差;二是扛上设备,翻山越岭守候,但人工拍摄到珍稀动物的概率非常低。常年生活在当地的保护区工作人员,也只能偶然看到个别兽类的身影。

实现不被打扰的相逢

景德镇市有8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浮梁县占了7个。该县专门设立了分别保护黑麂、猕猴、金钱豹、黑熊、白颈长尾雉以及云豹的自然保护区。

蛟潭镇是浮梁县森林面积最大的乡镇,2010年批准成立的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就位于该镇。几年前,当地林业部门在该自然保护区布设了120台红外监测相机。长方形、迷彩色、带闪光、整个相机找不到一个按钮……这些“森林之眼”在青山绿水间站岗,为保护区工作人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让人们与野生动物间实现了不被打扰的相逢。

去年4月24日,工作人员在回收红外相机拍摄数据时,惊喜地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鬣羚出现在镜头前。

前不久,林业工作人员在对红外监测设备数据进行读取的时候,发现红外相机拍摄到了一只成年黑麂,这是浮梁县首次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麂的影像。有趣的是,黑麂对树身上的“黑匣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冲着镜头摆出各种造型。

专家介绍,黑麂全球总数不足6000只,被国际上公认是最为珍贵的鹿类之一。它极其敏感,一有风吹草动便逃得无影无踪,这次能看到活体黑麂的影像资料,多亏了24小时不休息的红外监测相机。

目前,这个保护区已发现黑麂、云豹、豹猫、穿山甲、白颈长尾雉、中华鬣羚、猕猴等20多种国家珍稀野生动物,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