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训练营中有着丰富的培训内容,重头戏是路演日与投资者日。通过培训,帮助初创公司实现从0到1的提升,同时也助其获得更好更多的融资。
“百度能给你什么,我都给你。”
“我说,你不能给我‘中国’。”
这是2017年陆奇离开微软前与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的一段对话,说前一句话的是比尔·盖茨,后一句则是陆奇,比尔·盖茨试图将陆奇留在微软。可以说,陆奇算是迄今为止在美国科技公司做到最高职位的华人高管。
进入微软不到5年,陆奇即升至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负责过搜索引擎Bing(必应)、即时语音沟通工具Skype、企业社会化网络服务平台Yammer、办公软件Office等业务。此前陆奇还做过雅虎的执行副总裁。
2017年陆奇回国,在百度待了一段时间,然后投身创投圈,成为Y Combinator(以下简称YC)中国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
YC是全球知名的创业投资和加速器公司。数据显示,2005年成立以来,其投资孵化的创业公司超过3000家,其中有近百家独角兽公司,共享住宿平台Airbnb、云存储公司Dropbox等均出自这里。
▲ 陆奇是YC中国创始人及首任CEO
在外界看来,陆奇走上了与李开复创办创新工场相类似的路径,成为了对手。李开复也曾不吝美言赞扬陆奇,他加入任何一个公司,都是对这个公司的加分。
不过,2018年YC中国分支停止运营,陆奇成立了自己的奇绩创坛加速器,声称用完全本地化的YC模式专注地服务好中国早期创业公司。
在中国,还有各种不同性质、不同模式的创投孵化机构,整体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2022年9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全国创业孵化机构数量达15253家,其中孵化器622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87家,众创空间9026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551家。全国创业孵化机构总体运营成效良好,总收入达到801.76亿元,同比增长10.58%。其中,孵化器在孵企业年总收入1.24万亿元,同比增长21.3%。
不同创投孵化模式演绎着不同的故事。
YC模式何以成功?
陆奇与YC的渊源颇深。
2005年,陆奇还在雅虎,YC刚刚建立。YC在哈佛大学举办第一期暑期夏令营,陆奇代表雅虎到场致辞,结识了YC的创始团队。
陆奇与YC的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则认识的更早,后者的公司曾被雅虎收购而加入雅虎,陆奇与他共事过几年。建立YC时,保罗·格雷厄姆还邀请过陆奇加入,但被婉拒。
陆奇离开微软,YC再次伸出橄榄枝,陆奇选择了百度。直到YC中国成立,双方才牵手成功,虽然“婚期”短暂,陆奇和他的奇绩创坛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用了YC的模式与打法。
对于奇绩创坛,陆奇解释本质上要做一个创业者社区。“跟其他机构有点不同,我们跟创始人一样,本质上相当于联合创始人,手把手一起去解决他们的核心问题。”
在他看来,最核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加速产品市场匹配,从0到1;二是帮助每一个创业项目更好、更高效地融资。
陆奇总结YC的成功主要有五方面的内容,其中比较关键的有两条:提供早期投资资金,并换取少量的股份;一年举办两次为期3个月的YC训练营。其他方面则包括YC的网络资源、创业者与专家固定的交流机制、品牌背书。
一般来说,YC会用12万美元的资金换取被投公司7%的股份,不过近几年也有一些调整与变化。
YC训练营中有着丰富的培训内容,重头戏是路演日与投资者日。通过培训,帮助初创公司实现从0到1的提升,同时也助其获得更好更多的融资。
YC训练营主要围绕如何打造产品培训,合伙人会帮助创业者在短时间内招人、销售、获取用户、产品设计和建立企业文化,以在三个月内迅速做出一款产品。三个月后的Demo Day(路演日)成为硅谷投资人最不能错过的两天,每个创业者有2.5分钟向台下的几千个投资人展示产品,很多创业者在走出YC的那一天就会拿到大笔融资。
▲ YC Demo Day
正因为训练营的关键性与含金量,只有小部分创业者才有机会被选中。
《财经》杂志曾如此描述,通过训练进入YC的难度不亚于申请美国顶尖的大学斯坦福,在2017年夏季的训练营中,7300个项目申请只有不到2%的项目能够通过申请。
对于进入训练营的创业者来说,很大程度上YC的网络资源是他们更为看中的。
一位参加过YC训练营的华人创业者曾向i黑马描述,多数人更在意的是周二的晚餐——这个一周中宝贵的和其他创始人交流的时间。YC每期的“学员”们有很强的群体感,大家都愿意利用这个时间了解其他创始人的背景和公司,建立友情,帮助对方。
YC联合创始人杰西卡·利文斯顿曾说:“创业通常是件孤独的事,想想只要开口就可以寻求2000人的帮助意味着什么,大概就能明白其中的价值。”
目前YC校友社区超过4000多人,对创业者来说,这是一项长期的丰富资源,可以在很多层面得到帮助。
在美国,与YC模式类似的创投孵化器不下百家,能与其比肩的只有TeachStars,但目前来看YC的全球化并不成功,与500 Startups还有较大差距。
创新工场中途转向
李开复与陆奇是同龄人,两人的背景也相似,李开复先后在苹果、微软、谷歌等公司任职,最后做到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不一样的是李开复下场创业更早,2009年创办了创新工场。
李开复将创新工场定位为天使投资+孵化器模式,他希望搭建一个孵化器平台,提供有关创业的多种服务,包括团队建设与优化、项目指导、外联和企宣等。
起初,募资比李开复想象中的更难。据他回忆,2012年前后,他去了一趟欧洲,走了13个城市,见了15个投资人,最后行李还被偷了。
“我一个人飞,因为当时我们很穷,没有人陪着我去。我一个人飞到卢森堡等小国家,没有融到几个钱,因为欧洲人当时是很保守的。”李开复说,不过最后还是融到了一些钱。
李开复带领团队摸索前行。
孵化期过程中,创新工场的核心团队会筛选创业方案,招募优秀的工程师和创业者,让其自由组合完成各自的商业策划案。优秀的会集体签进创新工场,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孵化期结束后成熟的项目将会成为完全的独立公司。
创新工场亦采用“服务换股权”的模式,它们以创新工场这个实体入股,团队中的个人不会以个人名义占据董事会席位,在一定的投资期限内,创新工场会退出。
▲ 创新工场亦采用“服务换股权”的模式
早期,创新工场孵化投资了点心桌面、豌豆荚、友盟等项目。
在外界看来,创新工场的孵化模式并不成功,几年以后创新工场开始向技术型VC转型。
李开复承认,转型后的创新工场并不完全符合自己的最初预想。起初他认为一个孕育孵化器的环境,可以帮助企业家在不擅长的领域创业。后来他发现,成功的企业家既实力强劲,又信心十足,他们更像是实体“孵化器”。
在李开复看来,创新工场基本是VC模式,又因团队中有工程师,所以跟投资机构 Google Ventures有点像,但最大的差别在工程师。Google Venture的做法是投资之后,会调一些谷歌工程师给被投资公司,投资是为了赚钱,同时谷歌又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创新工场工程师的KPI不是帮忙赚钱,而是想尝试新事物。
“工场现在的模式是全世界唯一。没有其他基金的工程师又做医疗又做教育,还做投资。工场工程师有三块,一个是立项了,做好了就出去创业,第二种是三四个顶级科学家,带团队做科技探索到场景应用。第三个AI赋能团队正在建立,去传统公司帮他们解决问题。”李开复接受《晚点》采访时说。
创新工场官网信息显示,目前其管理五支美元基金和五支人民币基金,总规模约200亿人民币。十几年过去,创新工场投了不少好项目,但也错失过不少。
李开复反思,“不够快、不够感性,严谨是我们的强项,也是我们的弱项。”
科创体系的新变量——秦创原
中国市场也不断涌现新的创投孵化模式,陕西科教资源丰富,近年来创新发展亮点频出,也探索出一些新机制与新模式。
为加速把陕西的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果,在调研中关村发展、张江高科、上海临港、苏州元禾、浙江之江实验室等模式基础上,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创立就定位为服务陕西省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的市场化运营总平台。
因为秦创原发展公司,刘易勇有了新的“合伙人”,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刘易勇是西安优来测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这是一家检测服务及电磁兼容试验设备研发的企业,主要专精于电磁兼容领域。刘易勇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一直从事电磁兼容设计、测试和故障诊断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刘易勇很清楚自己的短板:“辞职出来,只有技术,没有团队和市场,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据他回忆,刚开始做时,感觉困难较大,每周工作6天,每天12小时以上,压力很大。
在刘易勇看来,创业中最困难的是团队搭建与打磨,他曾经还邀请一位好友担任公司合伙人,但他没有意料到的是因为理念不合,出现了不少矛盾,最后无奈分道扬镳。
“多年的朋友没法做了,心里对他一直很愧疚,毕竟人家也是放弃很多和我出来创业的。”刘易勇说。
他的新“合伙人”,并非是自然人,而是指秦创原发展公司。
▲ 秦创原e起向未来——合伙人计划
“合伙人计划”为企业提供两年上百项的“贴身管家式”服务,包含团队搭建、项目融资、市场开拓、知识产权评估、空间配置等,以“服务换股权”的方式获取未来长期回报,实现从企业法人主体向企业合伙人的角色转变。
刘易勇坦承,自己不善于市场宣传和客户公关,而这正是秦创原平台的优势,可以提升企业知名度,可以拓展客户资源。除此以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厂房空间和资金等,秦创原平台也可以提供支持。
除了“合伙人计划”,秦创原发展公司还推出秦创原e站、“e起创”计划。以秦创原“e站”线上平台为载体,为科创企业提供线上精准匹配、线下“1对1”的专项服务,实现科创服务“横向到边”的全面布局。基于科创企业共性需求,实施秦创原“e起创”计划,推动系统化、定制化孵化服务包“纵向到底”的落地。
三种模式权益不同、层层递进,构成对各类科创主体的梯度服务体系,覆盖了科创企业发展壮大的全生命周期。
秦创原发展公司也在建设支持创新的全周期、多维度资本服务体系。设立了秦创原科创母基金、薪火创新投资基金,带头参与秦创原种子基金,目前秦创原各类基金规模已达170多亿元,投资陕西省内科创项目11.37亿元。
同时,积极推进“秦创原金融中心”建设,将驻陕金融机构相关服务链接到秦创原,探索与创新型企业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秦创原发展公司致力于成为科技与产业的摆渡人,创新与创业的合伙人。以秦创原为代表的模式或将成为中国科创体系中的新变量。
供稿单位:秦创原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