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伐战争,即使是对蒋军历史不怎么了解的童鞋,肯定也叫得出包括我军首支武装——叶挺独立团——在内的北伐军第四军“铁军”的名号,在北伐战争后期,因为立场不同铁军一分为四,而其中唯一最后继承使用了第四军番号的则是张发奎指挥的第四军12师,笔者这回就来介绍下粤军名将张发奎及其第四军军事集团的兴亡史。
抗战初期的薛岳、张发奎与余汉谋
张发奎,字向华,1896年出生于广东始兴,辛亥革命时,才15岁的张发奎参加了民军李安邦部,整天干些打家劫舍的不法勾当。民国建立、祸害乡里的民军被肃清后,张发奎为改邪归正,便进入广东陆军小学、武昌军官第二预校等正规军事院校深造。1916年孙中山发起二次讨袁战争,还没毕业的张发奎离开学校前去投奔,曾担任孙中山的大元帅府卫士。
1918年8月孙中山被排挤出广州,张发奎在广东陆小时的校长邓铿在漳州编练新军,准备声援孙中山,并邀请当年的学生如叶挺、张发奎等前去效力。张发奎虽然因为去的晚,只能在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室打杂,不过由于其作为邓铿的随从得以经常接触到廖仲恺、胡汉民等大人物,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也很欣赏他,所以在1921年组建孙中山大总统警卫团时,张发奎也得以高升为该团3营营长,这支部队也正是张发奎集团的最早前身。
1922年夏,孙中山在广东韶关组织北伐,结果军阀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调回去平叛的警卫团主力大部分损失掉了,仅剩张发奎的第3营留守韶关得以幸免。由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张发奎带着部队退入老家始兴县山区,一度靠打家劫舍过日子,所以被人讥讽为“土匪张”,直到后来才在粤军第1师参谋长李济深的召唤下归队。李济深虽然暂时臣服于陈炯明,但他与一帮忠于孙中山的年轻军官找准时机,又把第1师全部拉出来投奔了孙中山。
李济深当上粤军第1师师长后,张发奎的部队被改编为第2团3营,后因在讨伐沈鸿英的战斗中表现出色而被升级为独立团,团附黄琪翔,第1营营长朱晖日、第2营营长缪培南,这几位后来自然都成为他的亲信班底。后李济深拟将独立团与陈铭枢的部队合编为第1师1旅,脾气古怪又自视甚高的张发奎看不上陈铭枢,故意不买他帐,幸好陈铭枢对此并不计较,还特意写了封言辞诚恳的信给张发奎,终于将他说服同意两个团合并。
独立团1营营长朱晖日、2营营长缪培南
由于在东征陈炯明和平息滇桂联军叛乱的战斗中表现出色,所以在粤军第1师被扩编为北伐军第四军时,张发奎的第1师1旅1团也被升级为军属独立旅。不久原第四军12师因兵变而被独立旅缴械,张发奎趁机将独立旅扩大为新的第12师,并担任副师长,下辖三个团,三个团长分别为叶挺、缪培南和黄琪翔。1926年1月,张发奎带着第12师又成功攻占海南岛,并因功转正为正师长。
1926年6月,广州革命政府决定正式出兵北伐,其中第四军参加北伐的为第10、12师。张发奎得到消息,便将第34团改编为叶挺独立团先行出发,自己率第35、36团跟进。这其中叶挺独立团的战斗力自不用说,虽然张发奎本人几手下两个团长不是地下党员,但第12师党代表廖乾武、参谋处主任张云逸以下很多官兵都是地下党,所以该师战斗力也非常强,北上进入湖南参战后每每都负责正面强攻,因此一路下来部队伤亡也不小。
特别是在8月下旬的汀泗桥战役中,张发奎指挥第12师与独立团不顾伤亡地正面强攻,终于突破了北洋军吴佩孚的防线,吴佩孚用督战队连砍了十几个营连长的脑袋都不能阻止部队的崩溃。武汉三镇方向的战事结束后,张发奎又率第12师沿江东下,配合第10师陈铭枢部在德安、马回岭战斗中再次重创北洋军孙传芳部主力。因为立下这样的大功,回师武汉后第12师被扩编为第四军,军长张发奎,其属下两个团被扩编为第12、25师,仍由朱晖日和黄琪翔担任师长。
宁汉分裂后,第11军军长陈铭枢、副军长蒋光鼐等人陆续出走,张发奎趁机又把第11军抓在手中,并升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第二方面军先是北上河南打垮了北洋军奉系少帅张学良指挥的两个方面军,接着又沿江东下准备攻打南京。途中部队路过九江时,汪精卫极力劝说张发奎把地下党员叶挺等人都抓起来或赶走,张发奎考虑再三还是同意了,叶挺等也不愿束手就擒,于是赶在张发奎动手前,指挥聚集在南昌的第11、20军发动起义。
12师34团团长叶挺、36团团长黄琪翔
第四军25师原本不在南昌,但在该师三个地下党员团长的带领下也乘坐火车前去参加起义。张发奎听说自己的嫡系部队第25师也要起义,终于坐不住了,和朱晖日前去追赶部队,结果被起义缴械,连身边的警卫营也被带走,可谓狼狈至极。不过当起义军离开南昌后,张发奎既没有追赶,也没有大肆清理部队里的地下党员,而是按原地计划率第4军12师与第11军26师返回广东,因为此时在他看来,反对蒋介石的革命还是有继续的必要,大家殊途同归不应内斗。
而汪精卫在向蒋介石投降后又被排挤回广州,为了夺回广东地盘,在汪精卫蛊惑下,1927年11月,张发奎趁原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前往上海之际,在广州发动兵变自立门户,并新扩编第25师,收编教导第1、2师,由李汉魂、邓龙光和黄镇球担任师长。为削弱粤军实力,蒋介石便挑动李济深纠集旧部向张发奎发动反攻,同时又给张发奎传小道消息,称留守广州的第四军教导团全是地下党,张发奎一听急了想将教导团缴械,结果引发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
为了镇压广州起义,张发奎紧急从前线调回军队,才将起义军击败,事后为出口恶气,张发奎指挥部下在广州大开杀戒,遇难者多达5000余人。这种残忍的行径自然遭到全国舆论的一致谴责,为避风头,张发奎与黄琪翔只能暂时流亡国外,这对第四军12师的老战友此后便分道扬镳。临走前,张发奎指示缪培南、许志锐等把军队撤往潮汕一带,结果又与集结在那里的第十一军陈铭枢部打了一仗,第26师师长许志锐也在战斗中阵亡。
缪培南带着第四军五个师的残余部队退入江西,没办法只好同意接受蒋介石的收编。1928年春,蒋介石把第四军调往山东对付北洋军残部,打算事情完成后就找机会把该军缴械,缪培南事先得到风声,没有让部队钻进蒋军的包围圈。1929年春,由于蒋桂之间大战一触即发,蒋介石只能将第四军的事情先放一放,只是将其缩编为第4师。同时,蒋介石知道张发奎和新桂系之间矛盾不小,便又把他请回国担任师长,打算把第4师消耗在讨桂战争中。
教导1师师长邓龙光、2师师长黄镇球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桂系在很短时间内就溃不成军,蒋介石原定在荆州的祝捷大会上设下鸿门宴,要把张发奎及其部下一网打尽,但该计划因被第4师有所察觉而没能实施。张发奎知道没法和蒋介石和平共处,便把部队集中在宜昌,于1928年9月再度通电反蒋,率全师渡江南下准备前往广西,并蒋军暂编第1师曹万顺部全部缴械。蒋介石闻讯大怒,命湖南军阀何键全力阻拦张发奎,何键知道第4师战斗力强不好对付,便暗中让第4师安全通过湖南。
张发奎和新桂系之间原本因为广州事变而闹得很不愉快,进入广西后两拨人原本也都打算解决掉对方,但大家考虑到双方实力旗鼓相当,内斗只会让蒋介石摘桃子,只好暂时以反蒋的名义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并又把汪精卫请来当名誉领导人。1929年冬,张桂联军联合攻打广州,结果被拥有兵力优势的粤蒋联军击退,战后张军仅剩8000余人。为鼓舞士气,张发奎把这8000人整编为两个师六个团,由自己和李汉魂分别担任师长。
部队完成整编后,张发奎曾两次出击广东南路,接回了之前掉队的部将吴奇伟和薛岳,而其老部下缪培南却又跑到粤军那里当了总参谋长。1930年2月,粤军主力反攻广西,张桂联军经激战虽然击退了粤军,但自身伤亡也很大,其中张军仅剩下三个团,被迫又缩编为一个师。尽管如此,为响应中原大战,穷兵黩武的张桂联军还是带着这点残余兵力北上进攻湖南,相比粤军,湘军的战斗力较差,很快就被张桂联军打得丢盔弃甲,连长沙都丢了。
张发奎带兵进入长沙,向当地商会勒索了50万元,倒是发了一大笔横财。这时粤军主力攻占了张桂联军后方交通要地衡阳,张桂联军被迫掉头回去和粤军决战,结果又被杀得人仰马翻,其中张军退回广西时仅剩不到2000人。情绪低落的张发奎有些不想干了,打算把公积金取出来分给部将们后散伙,这时白崇禧劝他道:“向华!你丢了部队出去,难道此后就终老港岛吗?有点本钱,终比没有本钱的好!你不要一时消极,不计及长远利害!”
第10师师长薛岳、12师师长李汉魂
在李、白的打气下,张发奎终于又重拾信心,不仅如此,李、白又抓了几千广西农家子弟,分给张军作新兵,这样经过一番训练,张军又编足两个师六个团,恢复了战斗力。此时滇军主力正在围攻南宁,张军训练完毕立即投入作战,双方打得难分难解,滇军见对方战力尚存,只能退出广西。见滇军已撤,入侵广西的粤军、湘军也都纷纷退出广西,就这样,经过历时一年多的大混战,张桂联军终于在广西迎来一丝和平的局面。
1930年冬,全国性质的反蒋战事停歇后,李、白都忙着整顿广西内政,张发奎这些广东客人没事可做,只能闲居南宁做宅男,其中张发奎每天补习英文,吴奇伟吃酒度日,薛岳则整天吃完睡睡完吃,实在是过于悠哉。直到1931年7月,各路反蒋人物在广州召开大会,又与蒋介石唱起了对台戏,李、白从利用广东经济实力发展本省经济的角度考虑,便决定与广州方面合作,这就等于抛弃了他们和张发奎之前所拥立的汪精卫。
张发奎虽然是个老大粗,在政治学说上懂的不多,但他牢记孙中山先生遗嘱,一直拥护汪精卫,之前几次反蒋行动也都是以拥汪为目的。所以当得知新桂系打算放弃汪精卫后,只能选择与新桂系分手,并带着部队再次接受蒋军收编,李、白当然舍不得这支自己花钱补充起来的精锐之师,原打算在半路上将他们缴械,但因为张军跑得很快而没有成功。之后张军被蒋军安置在江西樟树整补,并改称第90师,由吴奇伟、欧震担任正副师长。
虽说接受了蒋军改编,但此时张发奎内心还是把汪精卫视为领袖,并多次去求后者办事,为在整编中失业的原第4军军官们在上海滩上谋一份差事。但对又再次投靠蒋介石的汪精卫来说,张发奎这批人已经成了他仕途之路上的绊脚石,想讨蒋介石欢心就不能再和他们接触,所以对张发奎三番五次的拜访感到非常厌烦,有一次甚至把张发奎的名片丢在桌上,皱着眉头说到:“讨厌,这家伙又来干什么?”
第90师师长吴奇伟、副师长欧震
在门外等候的张发奎恰巧从房内镜子的倒影中看到了汪精卫厌恶的表情,这也导致此时此刻他的信仰彻底崩塌,在怒气冲冲地丢下一句“我以后如果再来见你,就不是人”后,张发奎便转身离去,从此与汪精卫彻底分道扬镳。此后张发奎夫妇到英美等国游历,并于抗战前夕回国,抗战中曾担任集团军、方面军和战区司令,指挥过多次重大会战。全国解放后,张发奎担心受广州事件的影响,所以一直滞留港岛不肯回大陆,最后于1980年病逝,终年84岁。
张发奎出国后,自然不再管第90师(原第4军)的事情,在吴奇伟等人的领导下,这支最初的反蒋主力也逐渐堕落成蒋军的打手,开始替蒋军攻打红军。1932年11月,红一方面军发起金溪资溪战役,其中红一军团在金抚公路以北的枫山铺设伏,歼灭西北军第27师一个团,吴奇伟率第90师前去增援,也被第27师溃兵冲垮。与红军的第一仗就没打好,让吴奇伟怒火中烧,甚至指使第90师官兵和第27师官兵狠狠打了一架。
虽说吃了败仗,但蒋介石见第90师表现还算听话,便在1934年3月给该部恢复了第四军的历史称号,还将第90师一部扩编为第59师,由韩汉英担任师长。第四军完成编组后,立即加入蒋军第七纵队,从西线进攻江西苏区,对手是陈毅指挥的红军西方面军。西方面军虽然是红军地方部队,但第七纵队司令薛岳为保存实力,也不敢全力攻击,双方一直对峙到1934年9月红一方面军突围前夕,第四军才重新向红军进攻,但仍未能突破红军防线。
红一方面军主力向西突围后,吴奇伟即指挥第四军跟踪追击,结果在1935年2月的遵义战役中被掉头回击的红军击溃,第59师被消灭一个多团,连吴奇伟都差点成了俘虏。此后第四军不得不停下来进行整补,一直到1935年底红四方面军主力南下四川作战时,该军才在四川天全重新投入作战,虽然该军是向上仰攻,但红军方面也是处于且战且退都是退却状态,所以第四军伤亡并不是很大。
围剿红军中的第四军官佐
全面抗战爆发后,第四军作为中国军队主力,也被投入到淞沪战场中,战后该军收编了黔军第102师,又参加了武汉会战和三次长沙会战,表现都还不错,被第九战区司令薛岳视为主力。然而在第四次长沙会战(即长衡会战)中,由于作为长沙屏障的岳麓山失守,军长张德能不得不弃守长沙城,虽说保存了部队,但还是引起舆论一片哗然。为向公众作个交代,战后薛岳只能痛斩爱将,下令将张德能枪毙。
全面抗战胜利后,第四军被缩编为整编第4师,并被调往华东战场作战,其中整102旅因为是非嫡系的杂牌部队,而被整59、90旅瓜分。1949年4月,第四军在渡江战役中被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全歼于皖南地区,除军长王作华化妆逃脱外,副军长李子亮、第59师师长林方策、第90师师长唐连全部被俘。后薛岳虽然在海南岛以暂编第五、六军为基础重建第四军59、90师,但这两个暂编军均系广东保安团改编,与原第四军已无建制上的传承,虽然对岸还在宣传其传承部队陆战队第99旅为“铁军传人”,但这里仍不再作继续介绍。
最后再提一下北伐时期张发奎集团几个重要合作伙伴的最后结局:
曾任第四军军长的黄琪翔,解放后参加参政议政工作,1970年在北京病逝,终年72岁;
曾任第四军军长的缪培南,1949年移居港岛,1970年病逝,终年75岁;
曾任第25师师长的朱晖日,1949年移居港岛,1968年在台北病逝,终年77岁;
曾任第25师师长的李汉魂,1949年移居美国,1968年在纽约病逝,终年93岁;
曾任教导1师师长的薛岳,1950年退往台岛,1998年在台北病逝,终年102岁;
曾任教导2师师长的黄镇球,1949年退往台岛,1979年在台北病逝,终年81岁;
曾任第12师师长的吴奇伟,解放后参加参政议政工作,1953年在北京病逝,终年62岁;
曾任第12师师长的邓龙光,1949年退往台岛,1979年在台北病逝,终年83岁。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