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用药知识
陕西
陕西 > 全景 > 正文

儿童安全用药知识

我国现有14周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30%,儿科疾病占所有疾病就诊人数的20%,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我国儿童用药现况根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12.9%,其中新生儿占24.4%。

儿童是一类特殊的人群,为保证儿童用药安全有效,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选择合适的药物,选择用药的主要依据是小儿年龄、病种和病情,同时要考虑小儿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和药物的远期影响。

常用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抗生素:抗生素是双刃剑,在使用时既要掌握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用药指征,更要重视其毒副作用的一面。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疗程常用于过敏性疾病、重症感染性疾病等;长疗程则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哮喘、某些皮肤病则提倡局部用药。

三、镇咳平喘药:婴幼儿一般不用镇咳药,多用祛痰药口服或雾化吸入,使分泌物稀释、易于咳出。哮喘病儿一般提倡局部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必要时也可用茶碱类,但新生儿、小婴儿慎用。

四、致泻药与泻药:对腹泻患儿一般不主张用止泻药,除用口服补液疗法防治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外,可用保护肠粘膜药物,或辅以含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的制剂以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便秘一般不用泻药,调整饮食和松软大便的通便法。

五、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婴儿不宜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发生 Reye综合征。

六、乳母用药:阿托品、苯巴比妥、水杨酸盐等药物可经母乳影响哺乳婴儿,应慎用。

七、新生儿、早产儿用药:幼小婴儿的肝、肾等代谢功能均不成熟,不少药物易引起毒副反应,如磺胺类药、维生素K3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氯霉素引起"灰婴综合征"等,故应慎重。

儿童常用药物剂型。

口服剂型:片剂、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溶液等。

注射剂型:与成人相同。

皮肤粘膜给药剂型:贴剂、栓剂、软膏等。

吸入或雾化剂型:气雾剂、干粉、雾化液等。

我们应尽量选择有小儿剂型的药物,避免由剂量分割造成的不便或不良后果。尽量选择小儿易于接受的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等,减少喂药困难。对于没有小儿剂型的药物,需要严格按照儿童用量进行准确分割,避免药物过量造成的毒性反应;对于同时存在成人剂型和小儿剂型的药物,选择时尽量使用小儿剂型,避免药物浪费,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总之,儿童用药应慎重选择,不可滥用,必须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药物种类不宜过多,可用可不用尽量不用,用一种能解决的就不要用两种,用口服剂能解决的就不用注射剂,肌内注射能解决的就不要用静脉滴注,能局部用药不主张全身用药,能用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就不要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应遵医嘱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严格把握剂量;尽量选用儿童专用剂型药品,如:糖浆剂,干糖浆剂、果味型片剂、冲剂、滴剂、口服液。儿童服药最好用白开水送服,以免影响药物疗效。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保儿童用药安全!

稿件来源:西安市第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