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中美贸易战打到今天,谁是赢家?
资讯
资讯 > 国际 > 正文

5年中美贸易战打到今天,谁是赢家?

五年前的今天,中美贸易战开打。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从关税战开始实质性打压中美经济相互依赖的基础,而后措施更是步步升级、招招指向“脱钩”,但两国的贸易额却在2022年创下了历史新高。数字繁荣,背后有何深意?今天聚焦贸易战开打以来这五年的步步惊心。

01

2023年3月2日,美国商务部以涉及国家安全为由,再度将28家中国实体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这些企业大多涉及人工智能、芯片、生物科技等领域。

此时,中美贸易战已经打了5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远没有结束。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先是从关税开始,一环加一环,然后涉及到贸易的方方面面,最后又演变成技术战、人才战、金融战,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场大战的开端,是一次调查结果的公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王孝松:

“3月23日美国的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301调查’的结果,说中国侵犯了美国的知识产权,有强制性技术转移这样的行为,当时美国的总统特朗普也签署了备忘录,备忘录的意思是即将要对中国的输美产品加征关税,要用这种方式对中国所谓的违背公平贸易的做法进行限制和惩罚。”

据统计,2017年中美贸易总值为3.9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对美出口2.91万亿元,自美进口1.04万亿元,对美贸易顺差达1.87万亿元。同时,中国的快速发展也让美国感到不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刘英:

“在这之前其实中国的经济是在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中国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也作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追赶美国的速度越来越快,无论是从经济、技术、外交还是军事各个方面,美国都感到了压力,所以他陷入到修昔底德陷阱里面,就对中国实施了贸易战。”

2018年6月16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对华征税清单。清单第一部分包括同年4月公布的加税产品清单上1333个中国产品中的818个产品,进口价值大约340亿美元,征税从7月6日开始实行。第二部分包含新提出的284个中国产品,进口价值为大约160亿美元。

美国的清单刚出,中国的反制立刻就来了。中国公告表示:以对等原则,向从美国进口的相关商品加征关税,对约计340亿美金的、原产于美国的包括大豆在内的农产品、水产品、汽车等加征25%关税,生效日期同样为2018年7月6日,同时表示拟对约计160亿美金的进口于美国的能源、化工、医疗产品等等加征同等幅度的关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王孝松:

“美国列出来加征关税的清单之后,中国在当日,马上也发布了对美征收关税的清单,也就是说我们很及时地做出了反制。当时美国没有想到中国这么迅速的做出反制,甚至它会觉得中国可能不敢对它进行反制,应该会全盘接受,但是没想到当时我们的反应不仅快而且还是对等的反制。”

与美国制造贸易壁垒不同,中国以另一种姿态,促进了经贸流通。对除美国以外的全球产品进行降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刘英:

“2018年11月1日,中国对全球差不多1535种商品,大幅度地降低关税,从10.5%降到7.8%,降幅达到26%的高水平,涉及到制造业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大量的商品,对促进全球的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有助力作用的。”

02

当中国举起自由贸易的旗帜,希望化解矛盾的时候,美国却在制造新的事端。

2018年12月1日,中国科技企业华为的CFO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转机时,被加拿大警方逮捕。

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路透社采访中表示,如果对达成“史上最大的贸易协议”有帮助,他愿意为一名面临被引渡美国的中国电信设备商高管的案子求情,“如果我认为(对达成贸易协议)有必要,我肯定会进行干预”。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美国抓住了或者是华为公司、或者是华为下属公司、或者是华为关联公司在伊朗的一些行为,就对华为开刀,对孟晚舟女士开刀,这个事情本身就不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不是正常的自由贸易的结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在获悉有关境况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向当事人提供了领事协助,并向加方和美方提出了严正交涉,要求对方立即对拘押理由作出澄清,立即释放被拘押人员,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和正当权益。”

被捕12天后,孟晚舟被保释。在自由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继续留在了加拿大,直到1000多天后才回到中国。然而,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并没有停止。2019年5月1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允许美国禁止“外国对手”拥有或掌控的公司提供电信设备和服务。随即,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华为及其70家附属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之列,命令未经批准的美国公司不得销售产品和技术给华为公司。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林毅夫:

“美国制裁华为的时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因为实际上到现在也找不出任何证据来证明华为会影响到它的安全。”

极限生存的情况下,华为宣布启用国产备用芯片,实施“科技自立”方案,启用自主操作系统。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美国公司觉得把华为置于死地了,其实不然。华为公司生命力很旺盛,它掌握了很多的尖端技术,华为原来在美国市场上有很多专利,是不收取专利转让费的,现在它把华为逼入绝境了,那华为就开始收专利费了。”

作为反制,华为公司要求美国最大电信运营商威瑞森通信支付230多项专利的费用,总计金额超过10亿美元,相当于威瑞森2018年四季度净利润的一半。

与此同时,中国依然在试着与美国协商,停止两败俱伤的贸易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刘英: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实际上对世界贸易产生的是负面的溢出效应,所以中国尽量的在避免贸易战,大概采取了10多轮的谈判,主动的和美国敞开大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王孝松:

“到2019年5月,中美双方其实一直在谈判,在中国的谈判代表刘鹤副总理还没到达美国的时候,美方对2000亿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又提到了25%,这就是一个极限的打压,极限的讹诈。”

就在特朗普不断对中国挥动贸易大棒的时候,美国国内也出现了反对声音。与特朗普同党的内布拉斯加州共和党参议员本·萨斯甚至表示,总统的贸易保护政策正在将美国推入“大萧条”。美国企业也反应强烈,173家鞋企向政府发出联名信,反对加征关税。据一项调查显示,有75%的美国企业认为,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它们的业务产生了不利影响。

2019年12月12日,这场持续了两年的关税大战终于初露平息的曙光。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同中国的大协议近在咫尺。他们想要,我们也想!”美国股市、离岸人民币汇率应声上涨,中国股市也在第二天高开。

一个月后,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在协议中,美国同意降低新征关税,中国需要扩大对美国农产品、能源产品等商品的购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王孝松:

“2020年的1月,中美双方签订了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可以认为是一个停战协议,第一阶段告一段落,以双方贸易战不断升级,关税不断加征,到最后有所缓和,没有全面开征而告终。”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马伟:

“2020年双方签署协议之后,不久,这个世界经历了突然爆发的疫情,疫情对全球无论是生产还是物流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双方都没有再去探讨后来这个协议的具体执行情况。”

从关税战到技术战,再到舆论战,特朗普举着“美国优先”的旗帜,将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卷入了这场空前的贸易大战,两国的贸易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03

到2021年,中美贸易战开打已经两年多。因为美国设置的贸易壁垒,一些来中国投资的外贸企业尝试向东南亚迁移,重塑供应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王孝松:

“有一些企业,确实因为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就到越南去投资设厂了,这个看起来好像是把中国的产业转移出去了,但实际上越南也有很多零部件要从中国进口,是绕不开中国的。”

可人们尝试过之后才发现,中国的基础建设,政府的行政效率,工人的文化水准,让世界工厂的地位无法撼动。美国通过贸易战消耗中国的目的没有实现。

2021年1月20日,拜登在华盛顿宣誓,就任第46任美国总统。他完全继承了特朗普所施加的对华关税,但同时又试图来恢复和中国有限的接触。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马伟:

“他的重点不是对华的遏制和打压,而是变得更加有选择,更加有重点。它在供应链领域以及科技领域对中国的打压变得比特朗普时期更加的疯狂。”

拜登上台后,不断以国家安全、供应链安全、技术安全为标准,积极与中国“脱钩”,构筑经贸壁垒。纵观两任总统的施政,在美国身上已经完全看不到自由贸易的影子。“美国优先”成为政客们唯一的准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马伟:

“拜登总统在执政之后提出的所谓小院高墙的科技战略。指的是它并不是和中国进行科技方面的全面竞争,而只是在一些关键领域的竞争,比如5G、人工智能、生物科技。”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分十次将中国114个实体纳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涉及的产业包括航空航天、信息通信与精密制造、能源材料、药品医疗、机械制造等领域。

同时,拜登积极拉拢盟友,通过印太经济框架,芯片四方联盟、美日印澳机制等,美国的盟友体系架构逐渐清晰,并深度介入亚太区域,试图削弱中国在该区域供应链的核心地位。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他拉拢在亚太地区的所有盟国,比如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等。他还试图让东盟十国的成员国投靠美国,加入美国反华的战车。”

面对美国的全新封堵,中国做好了预案。扩大开放,扩大内需,活跃经贸。同时,通过“一带一路”,扩建合作“朋友圈”。截至2022年12月7日,中国已与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与特朗普的零星打击不同,拜登采用立法的方式全面压制对手。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加大了对华投资、贸易和研发合作的限制。通过《通胀削减法案》,进一步将目标瞄准发展迅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马伟:

“名字虽然是通胀削减,但事实上它是名不副实的,这里面最主要的内容是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电池的生产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直白来讲,就是以后在美国销售的电动汽车必须在美国本土进行组装,不能在中国进行组装。”

在“美国优先”的宗旨下,高科技产业链的铁幕围墙被拉起。美国在一边,中国和其他有竞争关系的国家在另一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王孝松:

“对于世界来说,非常担心产业链因此遭到重创,现在的全球价值链这种分工格局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产品实际上不仅是在中国生产的,也不仅是在美国生产的,中间品和零部件跨越国界很多次,所以全球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打压会使得全球价值链产生一个割裂的状况。”

04

截止2023年,中美贸易战已经历经两任美国总统,时间持续了5年之久。回首5年,尽管美国多管齐下,发动关税大战、舆论战,科技战,但贸易战的初衷却并没有达到。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马伟:

“我们常常说美国发动贸易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话一点也不错,美国有没有达到降低自己贸易逆差,实现贸易再平衡的目的?没有。通过这几年的数据,只有在2019年美国的贸易逆差有了小幅的减少,除此之外,所有的年份美国的贸易逆差都是不断创下新高的,它并没有实现贸易再平衡的目的。”

逆差无法消弭,美国需要向中国输出元件和设计,从中国进口产品。同时,美元的特性也注定了逆差无法消失。中美贸易战五年来,不但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美国对华出口也创下新的纪录。数据显示,美国对华货物出口额增加24亿美元至1538亿美元;进口额增加318亿美元至5368亿美元。中美货物贸易总额高达6906亿美元。在贸易额增加的背后,是双方贸易伙伴地位的下降。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亚洲项目资深研究员 黄育川:

“如今,四五年过去了,中美进出口贸易额,与以前基本持平。因此,讽刺的是,美中贸易关系基本保持稳定,但双方都增加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我们不得不问,这是好是坏?”

贸易战没有赢家,中美贸易和中国的科技产业都受到了贸易战的巨大冲击,中美关系也走入了冰点。中国科技产业也从全球化分工逐渐走向独立自主。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亚洲项目资深研究员 黄育川:

“最大的问题是,这种‘脱钩’能走多远?答案是,事关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完全‘脱钩’是不可能的。谁是‘脱钩’的赢家?答案是两败俱伤。关税和限制会让两国都受损。”

从2022年的贸易数据看,中国已不再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贸易结构的变化更引起关注,通过贸易实现技术要素流通的渠道几乎被堵死。曾经是中美携手造福双方和全球,而现在,在贸易摩擦和美国零和思维影响下,世界经济碎片化发展的趋势被迫开启。贸易战还在延烧,时代格局被加速重构。

制片人:宋阳

编导:夏莎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