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一些古代影视剧中,总可以看到皇帝问身边的太监:“可有人提交奏折?”这些大臣们递交上来的奏折关乎着国事,皇帝伏案批改,往往都要到夜深人静的时候。
奏折,也称折子、奏帖,是重要官文书之一,始于康熙,雍正以后普遍采用,乾隆时期形成了固定的奏折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
起初,这种官文书沿明制,由题本演变而来的,分题本与奏本二种,即例行公事用题本,个人私事用奏本,两者都不能直达皇帝,须先由通政使司进呈,在皇帝阅批之前,都是由内阁大学士已“票拟”过。因此,这两种文书都是公开的,不利于下情上达,转送繁复迟缓,最重要的是容易泄密,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一种更为便捷可靠的信息传递方式——奏折,出现了。
康熙帝对于奏折是十分重视的,由大臣亲自缮折,直接递送皇帝本人,相当于君臣之间交流的私人书信。
而一份奏折,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概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行文肃正严谨,大清皇帝在批阅时内容一般都会有这三个字——“知道了”。
康熙的批阅,文字经常达到万字,往往工作到深夜。雍正每天的奏折平均二三十件,有时多达五六十件,批复奏折还都集中在晚上,其中常有“又系灯下字,堕泪披览”的话,以至于云贵总督鄂尔泰读来都感动得痛哭了。
当然,由于这种奏折沟通的独特方式、奏报内容的地方事务或者是私事,还有清代官员的操守水平、撰写水平的不一等因素,其中也会充斥大量的废话,让皇帝们批阅时不胜其烦,让这件看似应该是非常严肃的事,会哭笑不得,会特别想吐槽一番。
奏折的笔画太细被康熙嫌弃
康熙:“垃圾奏折”烦死了
康熙中期后,清政府的内务处理逐渐规范化。按照康熙的意思,递交奏折的只有少数几位官员。而且按照惯例,各地的官员每年每季每月,都得向皇帝汇报各地雨雪、粮价及收成等等情况。
先来看看这位福建巡抚的奏折,内容除了汇报当地的风调雨顺、米价平稳等,还考虑到爱新觉罗家族来自东北,对南方的风物比较好奇,于是,内容颇具关怀。
康熙五十三年正月二十六日“福建巡抚满保奏请每年进荔枝到京城折”。
康熙朱批:停送荔枝缘由,乃因先前朕在京城过夏至后方去热河,可以留用。今暑前即去热河,所进荔枝并无用处,况朕极不好荔枝,故著停送。腌蜜荔枝亦不能久存,尔等与其进小荔枝,不如将大好荔枝晒干送来,还比这强。
意思是,“我很讨厌荔枝,以后别再送了...与其送小荔枝,不如把大荔枝晒干了送来,都比这强!”想必是一脸的嫌弃......
事情还没完,福建巡抚吕犹龙趁上书奏报,送上福建省台地区的名产:“奏为进献台湾所产番檨”(番檨即芒果)。吕犹龙又担心皇帝对芒果没啥兴趣,所以很滑头地留下一个伏笔:装贮小瓶,敬呈御览。意思是送给皇上看看,万一皇上吃了不合口味,我也只是“敬呈御览”。
果不其然,康熙朱批:“知道了。番檨从来未见,故要看看,今已览过,乃无用之物,再不必进。”
表面上,康熙看看就拒了,但这份奏折颇显对皇帝的心意。
再看这个苏州杭州织造孙文成的奏折:奏报,台湾那个朱一贵开始起兵了!
康熙:无头无尾之言,实在不懂。
按照历史记载,朱一贵当年4月底起事,闽浙总督已5月初上报,6月中旬清军登录,6月底局面平息。然而这个杭州织造却在7月才递上这么一道折子。可以想象康熙当时的心情,若不是真的脾气好,早换人了。
还有这位总督赵弘爕,除了向康熙帝一遍遍上奏顺天及保定府的下雨情况外,还上奏康熙皇帝,恳请“赴京叩贺万寿圣节”,意思是请求回京给皇帝过生日。
康熙:不必上本。
这位总督不死心,继续上奏折。
康熙帝再拒绝。
过了几天,再上奏,康熙帝这次直接回了三个字:“不必来!”心里大概想着,烦死了!
这些奏折,都在表达着对康熙的“关怀”,除此之外,也有康熙的真情流露。
看看这位江宁织造曹寅(曹雪芹的祖父)的奏折。曹寅和康熙是发小,还是可以托付重任的良臣,也是可推心置腹的挚友。
在批阅奏折时,曹寅奏报米价,康熙朱批“知道了”;曹寅奏报刊刻全唐诗,康熙朱批“知道了”;曹寅复奏摹刻高旻寺碑文,康熙朱批“知道了”……,在无数个“知道了”中,有一些的右上角,还画了一朵小小的红花。
这一小小暗号,隐藏着康熙与曹寅十分亲密的友情。
然而曹寅32岁那年,在江南不幸染病。康熙知道后派快马从宫内连夜送药,并写了一封关怀的长信,只可惜药和信还没送到,曹寅就病逝了。
后来,康熙为照顾曹寅的后人,让曹寅的侄子承接江宁织造这一重职。在给曹寅侄子的密折里康熙写到:“虽不管地方之事,亦可以所闻大小事照尔父密密奏闻,是与非朕自有洞鉴,就是笑话也罢,叫老主子笑笑也好。”
期间,暗含着对挚友的怀念。
从此以后,康熙批阅的奏折上再无小红花。
雍正:被“垃圾奏折”惹怒
雍正继位后,对奏折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扩大了折奏官员的范围,翰林、科道官员、外省中级官员,亦允许上奏折。之所以这样,是为准确地了解地方的实际情况。其次,上报内容更加多样,也更加严格。“总之内外臣,无论是本职本地,临近省、偏远省一切地方之弊,吏治之勤惰,上司事孰公孰私,属员才品的优劣,营伍是否整治,百姓生计如何,皇帝之一切举措或得失,都属奏事范围。巨细皆要上奏,有时无事可奏也要告知。”其中“事无巨细,皆可上奏”,使得奏折数量猛增,还免不了地方官的絮絮叨叨。
雍正批示
先看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云南总兵上报的折子,日前在京城陛见时奉旨,恩准每年用密折奏报两次,现觐派人送折子一次。
雍正不耐烦地批示:“并没有限定你每年一定两次,有要奏报的事,怎可拘于两次而不报;平安无事,何必非要凑够两次做什么?”
还有江宁织造曹頫的奏折:江南因去冬雪少,今年闰四月间,蝗蝻生发,幸在二麦登收之时,不能为害。今自五月初一日至初五日,连得大雨,淋漓沾沛,蝗蝻僵灭大半,百姓俱现在插苗,及时播种,人心慰悦,太平无事。
这封奏折,其实是想炫耀。雍正看完:蝗蝻闻得还有,地方官为甚麽不下力扑灭?二麦虽收,秋禾更要紧。据实奏,凡事有一点欺隐作用,是你自己寻罪,不与朕相干。对曹一顿批。
再看江南总督范时绎的奏折:内容模糊不清,大概意思是说范时绎看到了一篇文章,应该是歌功颂德的文章,想分享给雍正。这种溜须拍马的文章让雍正勃然大怒,对他的批示也是措辞严厉:朕日理万机,毫不体朕,况岁底事更繁,那(哪)里有功夫看此幕客写来的闲文章,岂有此理!这不是没事找事。
然后,又来个碎碎念的,来自于一个叫杭州织造孙文成向雍正帝请安的奏折。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又胖了一点。
由于孙文成的请安奏折太多,一次奏折中向皇帝汇报:这是天气和粮食价格报告,请皇上过目。
雍正:朕很好。皇帝都被搞糊涂了。
乾隆:批改奏折,晒文采
勤于政事的雍正,经常熬夜批奏折,身体过度劳累,公元1735年,58岁的他直接猝死在了“工作岗位”上。但在他的治理下,国力迅速强大,给乾隆也留下了一个丰实的家底。到了乾隆,处理奏折都在早饭以后,晚饭以后就不再批阅奏折了。
一日,云南发生叛乱,巡抚向朝廷请求发兵平叛。军机章京赵翼向乾隆递上云南来的八百里加急文书:云南闹匪乱,云南的府台大人请求朝廷能够发兵,帮助云南的府兵进行清缴,乾隆文学造诣不低,故此,他的批阅只有四个字“埋根首进”。
赵翼看后愣了,“埋根首进”什么意思?是发兵还是不发兵,问皇帝,哪敢。若不问,一旦耽误军情,轻者丢官,重则要丢脑袋。
赵翼搞不明白,军机处的几位大臣也看不懂,他只好找到了纪晓岚,可纪晓岚也是搞不明白,他告诉赵翼:去问乾隆皇帝的老师朱轼。
朱轼是乾隆的授业老师,他确实是明白这四个字的含义,出自古代的一本人物传,意思是稳扎稳打,决定用兵的意思。
事关国家安危,军机大事的奏折上,乾隆的批阅谁也看不懂。这么一折腾,赵翼急的一头冷汗……
当然,也有琐碎奏报的。乾隆十九年(1754年)六月,淮安关税务郎中高恒奏报关税盈余,都属于例行奏报事宜,但高恒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一事分几个折子上报,还絮絮叨叨。乾隆很恼火,以存心取巧对高恒进行了训斥。
起源于明朝的奏折。在康熙到雍正,演变为官员沟通“热线”,最后取代题本、奏报,成了国家的正式官文书,形成一套严格的制度。雍正继位不久,还下令凡康熙的朱批奏折及他本人批过之折,在发还具奏人遵行后,必须于年终汇总缴还皇宫保存,个人不得私自留存和抄录,并且从此成为定制,直至清亡废止。
目前,清朝奏折大多存放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其余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台北故宫博物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也分别存有数量不等的奏折。它们已成为研究清代历史最重要的原始资料。其间留下的皇帝与大臣之间交流的点点滴滴,现在来看,也着实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