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项全国第一!这是属于湖南的“低空” 全国的“高地”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12项全国第一!这是属于湖南的“低空” 全国的“高地”

▲《湖南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空管保障协议》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

▲《湖南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空管保障协议》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兴莎 陈珉颖 刘志雄 长沙报道

3月27日,《湖南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空管保障协议》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这次签约,不仅标志着备受关注的湖南省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取得圆满成功,而且对湖南乃至全国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仅两年多时间,湖南在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中,取得了“12项全国第一”的好成绩:

一是实施了全国第一个低空空域划设方案;

二是军地民联合印发了全国第一个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办法;

三是建成全国第一个全省域低空空域监视通信网;

四是签订实施了全国第一个由军地民三方共同签署的空域协同运行协议;

五是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可为全省提供服务的A类飞行服务站;

六是发布了全国第一个省级专项低空航图;

七是军方批量集中核准湖南省一批通用机场场址,为全国第一次;

八是颁布全国第一个省级通航法规;

九是制订全国第一个低空目视飞行方法;

十是发布全国第一个无人机管理办法;

十一是建成全国第一个军地民协同运行管理信息系统;

十二是签订了全国第一个全域协同运行空管保障协议。

看到这里,你肯定忍不住要给湖南点个大大的“赞”,同时也一定好奇,湖南怎么就成“学霸”了呢?

“军地民”三方如何联动?

首先,咱们先说说“通用航空”,它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例如,旅游景点的滑翔伞,应急抢险的直升机,农业灌溉用的无人机等,都属于通用航空的范畴。

作为国家战略产业,通用航空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作用巨大。而低空空域有效开发利用和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是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旅客正在体验长沙龙华山滑翔伞。

▲旅客正在体验长沙龙华山滑翔伞。

2020年9月,中央空管委办公室批复《湖南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实施方案》,湖南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肩负“为国家试制度,为湖南谋发展”的重任。湖南把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重要抓手。

此时,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采用什么样的体制机制就显得十分关键了,它需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政府与市场、军队与地方的多方关系,可没那么简单。

前期,中央空管委办公室、空军、民航局、南部战区空军,先后30余次到湖南调研指导,组织召开50余次专题推进会,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4次听取低空改革有关情况汇报,建立起了“军地民”三方联席会议制度,为顺利推动低空改革提供“硬核”力量。

随后,军地民联合印发全国第一个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办法,确保空域划设方案顺利实施,落实低空空域分类划设成果。此外,湖南发布全国第一个覆盖全省的专项低空航图、编制全国第一部低空空域目视飞行方法,进一步明确了“怎么飞”。

3月27日,《湖南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空管保障协议》的签订,这个全国第一个全域协同运行空管保障协议,让军地民协同运行能力又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总的来说,这一系列动作,既巩固验收了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成效,深化军地民协同运行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空域使用机制、简化飞行审批程序,又将满足通航用户日益增强的飞行意愿,保障湖南全域通航飞行有序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怎么拿的“12项全国第一”?

除了体制机制创新,湖南之所以能够取得“12项全国第一”的好成绩,还得益于另外三个方面,即:政策法规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发。

第一,良好的政策法规体系是低空经济快速发展、健康运行的有力保障。

湖南出台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通航法规——《湖南省通用航空条例》,引领和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资源,加强通用航空管理,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同时,湖南编制实施全国第一部空域划设方案——《湖南省低空空域划设方案》,共分类划设了171个空域,97条常态化低空目视航线,极大拓展了通航飞行可用空域范围。

第二,低空基础设施是各类低空经济活动特别是低空飞行活动的关键载体。

去年5月,湖南一次性获批55个通用机场场址,这么大规模的集中获批在全国也是第一次。如今,全省共有61个通用机场场址获得核准,已建成株洲芦淞、长沙开慧等14个通用机场。

下一步,湖南布局规划了1500多个直升机起降点,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1+13+N”通用机场网,2035年实现“县县有通用机场、乡乡有临时起降点”的目标。

1F0E4011-078B-4704-8709-7A24344200A2.jpeg

▲湖南首家本土飞行员培训学校正式落户长沙。

第三,市场状况决定着低空经济的生命力。

1月31日,湖南首家中国民航141部航校——湖南蔚蓝航校CCAR-141部颁证暨湖南省通航产业投资基金入股蔚蓝航空、湖南航空与湖南蔚蓝航校战略协议签约仪式在长沙自贸临空区举行,湖南首家本土飞行员培训学校正式落户长沙。

低空改革两年多来,湖南注册的经营性通航公司和通用航空器大幅增加,飞行运营稳步增长,2021年、2022年总通航飞行时间分别为2.48万、2.98万小时,改革期间年均增长率48%,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们从这些改革成果不难看出,湖南通航人步履铿锵、豪情满怀。

湖南通航下一步如何布局?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通用飞机注册数量为3177架,较上年增长5.3%;通用航空机场399个,较上年增长7.8%;通航飞行量121.9万小时,再创历史新高,较上年的117.8万小时增长3.5%;无人机飞行小时数突破千万;国内通航短途运输航线121条,较上年新增13条……

笔者认为,若将这种发展势头与我国14亿人的庞大市场联系起来,可以肯定,低空经济发展空间广阔、前途光明。

▲签约仪式现场,低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助力湖南通航产业发展新突破。

▲签约仪式现场,低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助力湖南通航产业发展新突破。

著名经济学家范恒山教授在“2022首届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上曾谈到,目前我国无人机产业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但传统通航产业还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当前的低空经济存在着产业链条较短、高新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开放合作程度不高等问题。

因此,要发展低空经济,必须从基础环节入手,立足于补短板、固长板实行系统创新,加快实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此次签约仪式现场,笔者深刻感受到,低空改革的“红利”正在持续释放,湖南将拓展通用航空在工农业生产、应急救援、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通航+旅游、通航+体育、通航+物流、通航+文创、通航+农林等多种“通航+”新业态将会迎来蓬勃发展的有利机遇,并且能够加速培育万亿规模产业集群,挺进通用航空新“蓝海”。

一手抓改革成果巩固,一手谋通航产业发展。下一步,湖南将加快推进各项改革成果的落地落实,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推动通航产业发展上来,笔者对湖南通航事业充满了信心,湖南通航的未来也将“飞得更稳”“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原标题:12项全国第一!这是属于湖南的“低空”,全国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