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看5000年中华文明
山西
山西 > 文博 > 正文

走进博物馆看5000年中华文明

原标题:

走进博物馆 看5000年中华文明

观众在山西博物院“晋国霸业”展厅欣赏镇馆之宝鸟尊。山西日报记者 孟苗 摄

观众在山西博物院“晋国霸业”展厅欣赏镇馆之宝鸟尊。山西日报记者 孟苗 摄

在太原市博物馆,数字技术场景的应用打开了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的新视界。山西日报记者 曹婷婷 摄

在太原市博物馆,数字技术场景的应用打开了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的新视界。山西日报记者 曹婷婷 摄

大同市博物馆外景一览。赵文贵 摄

大同市博物馆外景一览。赵文贵 摄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师生在阳泉市博物馆参观学习。山西日报记者 苏晓晨 摄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师生在阳泉市博物馆参观学习。山西日报记者 苏晓晨 摄

晋城博物馆丰富的文物珍品引得参观者驻足观看、交流。张理锋 摄

晋城博物馆丰富的文物珍品引得参观者驻足观看、交流。张理锋 摄

编者按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文化遗产灿若星辰。

自2005年山西博物院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后,博物馆已经成为山西重要的历史文化窗口。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博物馆“文化中枢”阵地作用日益凸显。2012年至2022年底,山西全省的博物馆数量从63家发展到192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6家、二级博物馆17家、三级博物馆17家。如今,新建成的一座座博物馆,在三晋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已经成为全省城乡人民青睐的打卡之地。

本期主题:走进博物馆 看5000年中华文明。

山西博物院:欣赏“晋魂”陈列 探寻文明历史

山西是中国的文化遗产大省,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全国之首。历代艺术珍品荟萃于山西博物院,百万年历史积淀凝聚成“晋魂”陈列,博大而深厚。

山西博物院创建于1919年,经历100多年风风雨雨,已经成为山西最大的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2005年,位于古城太原美丽的汾河西岸的山西博物院新馆建成开放,展厅面积1万平方米。作为山西重要的历史文化窗口,山西博物院始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2020年以来,分三个阶段对“晋魂”基本陈列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提升,从内容到形式均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力求全方位解读三晋文化所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和道德观,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赵志明称,通过3年多的努力,依据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10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对内容进行了全面提升,展览的逻辑更加科学,文物更新率达到了30%。其中,有1238件文物是第一次与大家见面。提升后的“晋魂”基本陈列共展出了3431件组精美文物,讲述三晋文化的博大精深。内容上吸纳了近几年的最新考古发现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展览从人类文明的宏观空间语境层层过渡到华夏文明,充分彰显了山西在研究和弘扬传承中华文明中的责任与担当。

历史展厅中,陶寺龙盘和“礼器”的横空出世,显露“文明摇篮”的曙光;“夏商踪迹”探寻夏商两代中原王朝和“方国文化”在山西的遗存;晋侯鸟尊、赵卿大鼎和侯马陶范的精美典雅,展示“晋国霸业”的辉煌;胡傅温酒樽和司马金龙石刻、娄睿墓壁画和虞弘墓浮雕,见证“民族熔炉”走向盛唐的恢宏和中外交流的繁盛;云冈石窟以来的石刻造像,呈现“佛风遗韵”的悲悯与悠长;多姿多彩的金元壁画和砖雕,诉说“戏曲故乡”的品位和悠闲,商铺和大院的场景,追忆“天下晋商”的艰辛与荣光。艺术展厅中,晶莹润泽的“玉韫华夏”,反映中国玉文化的独特神韵;源远流长的“瓷苑艺葩”,彰显中国贡献于世界的聪明才智;泉币汇聚的“方圆世界”,其中精品不胜枚举,反映山西古代建筑精粹的“土木华章”,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

今天,徜徉于山西博物院,让我们探寻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感知3000年前的晋国功业,体悟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意会称雄世界500年的晋商精神。(记者 孟苗)

太原市博物馆:定格历史瞬间 凝望锦绣太原

春意藏,夏初长。立夏时节,走进汾河之畔的太原市博物馆,一场与古晋阳的邂逅正在发生。

太原,有着5000年文明史、2500年建城史,自古就被誉为“锦绣太原城”,太原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即为“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该展秉承“用考古与艺术讲述一座城”的总体定位,围绕历史文化名城这一主线,讲述太原历史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考古发现以及著名历史人物,以此彰显太原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弘扬城市品格与精神风貌。

进入三层展厅,率先映入眼帘的环形幕布上,古晋阳的历史瞬间在此徐徐展开。从旧石器时代清徐都沟遗址开篇,到叔虞封唐,再到赵卿墓的车马坑、北齐娄睿墓的壁画、虞弘墓的汉白玉石椁……时间煮雨,沧海桑田。以时间为轴,距今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太原历史被串联起来。

作为太原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赵卿墓车马坑令人震撼。由车坑和马坑,16辆战车与46匹战马垂直交会,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赵卿墓发现于1988年,地处晋阳古城外西山东麓的缓坡地带,出土的车马坑规模之大,即使在随葬车马坑最为兴盛的春秋时期也是全国罕见。

在太原市博物馆,随处可见数字技术应用的场景。在石器打制、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等多个展示区域,墙壁趣味文化交互投影、地面趣味特效交互投影,让观众感受到北齐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建筑投影、纱幕投影、冰屏投影等,表现出金代的市井文化和艺术品位。最令人难忘的,是娄睿墓的数字影像展示。点触立式屏幕上墓葬地理位置、发掘过程、随葬器物与壁画以及鞍马游骑图等选项,会出现详细的图文介绍,不远处的环形幕布则通过流金水墨动画方式,将故事情节生动演绎。

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故事。在太原市博物馆的古今“对话”中,太原这座城的前世今生逐渐清晰。(记者 曹婷婷)

大同市博物馆:体验平城历史 领略文化交融

沧桑代地,繁华云中。平城东北、文瀛湖畔,大同市博物馆奇特的流线型外形设计彰显出跟其他建筑的不同。据介绍,该博物馆外观汲取了火山、龙壁和云冈石窟等自然人文元素,呈相互盘旋的双“S”造型,宛如行将腾飞的巨龙,蕴含着大同胡汉交融的文化基因。

进入博物馆内,迎面伫立着的是高15.5米、宽约50米的大型壁画《北魏贵胄出行图》,旌旗猎猎,鼓角声声,再现了千年前平城的强盛。拾级而上,“沧桑代地”“魏都平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等展览依次铺开。

“妈妈,你看这个碗,是蓝色的!”“北魏平城”展览馆中,大同市实验小学的赵子新晃着妈妈的手说道。“是的,这组玻璃器的蓝色被称为‘北魏蓝’,目前大同共出土10多件。”大同市博物馆公众服务部副主任文慧接过话茬儿介绍。

在这组玻璃器皿中,有一件口径2.4厘米、高5厘米的玻璃瓶,器型小巧,呈深蓝色半透明状。据介绍,北魏玻璃器吸收西方玻璃器制作工艺,融合鲜卑人自身的审美特点,最终形成风格独特的北魏玻璃器,这是中国玻璃制造技术的飞跃,也是引进与吸收外来先进技术的成功典范。

作为中国的十大古都之一,大同曾是秦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历史文化悠久。大同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下辖9座分馆,馆内17万件(套)文物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大同市博物馆副馆长曹臣明表示,大同市正在建设“博物馆之城”,“如何让厚重的历史、文物‘会说话’,就是我们策展的重点。”

“博物馆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是了解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窗口。”大同市博物馆馆长段晓莉说道,“我们就是希望游客能够慢下来、沉下来、静下心来感受大同、感受文物,品味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李强)

阳泉市博物馆:深植红色沃土 赓续历史文脉

“首先看到的是第一个主题展,阳泉古代历史展——关山烟云。顾名思义,‘关’指的是关隘,‘山’指的是山脉。这一展厅主要展示了阳泉古代历史风貌……”随着讲解员的讲解,近日,记者同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130余名师生走进阳泉市博物馆,一同推开了历史厚重的大门。

阳泉市博物馆于2019年2月正式开馆,展馆位于阳泉市文化中心,展厅建筑面积2574平方米。作为地方性综合类博物馆,阳泉市博物馆立足本土文化,紧紧围绕讲好阳泉故事这一目标,通过文物展示、图文并茂及多媒体等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将先民垦殖、赵氏孤儿、韩信下赵、进士之乡、文献名邦、保矿运动和红色沃土等阳泉厚重的历史以及平定砂器、紫砂等地方特色文化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阳泉、了解阳泉。

“眼前的这组浮雕,展现的是从鸦片战争至1947年阳泉解放建市这百年的沧桑巨变,中间的是保晋公司的大门,反映了保矿运动及近代工业的兴起……”此时,解说的声音不大却是如此有力,把大伙都拉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红星闪耀的年代。

太行精神、红色基因作为精神纽带,连接着阳泉的过去和未来。

在百年巨变的红色沃土单元,学生们驻足良久,曙光初照、红二十四军、敌后战场、七亘大捷、百团大战以及中共创建第一城,每一个展板都会让大家感受到阳泉作为革命老区、红色之城的荣耀。

阳泉,曾成立了第一支北方地区编入红军统一序列的正规武装;曾选举产生了北方地区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曾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山西战略支点的前沿堡垒……从抗日战争时期的百团大战,到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红色的印记早已写满山城大地。

近年来,随着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阳泉市博物馆以观众为中心,积极探索社会教育的新途径,针对儿童、青少年、成年、特殊群体等不同观众的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及参观体验,为公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线上+线下”的“菜单式”教育,让展览活起来,不断做好社会教育相关工作,更好地满足公众文化需求。(记者 苏晓晨)

晋城博物馆:推出“雨露工程” 触摸古韵太行

浩瀚历史,悠悠长河,轻叩晋城博物馆的大门,数不尽的历史文化在这里汇聚,从石器时期,到青铜重器,从宋金韵致,到明清繁盛,从古堡古建,到彩塑壁画……漫步其间,犹如穿梭在历史的长廊中。

在饱经沧桑的文物中,“互动教育区”的展品格外惹眼,各种手工制作的仿品文物、古建模型或憨态可掬,或精妙绝伦,每件都个性十足。

“这些都是孩子们制作的,在博物馆不仅能了解沁河流域古堡文化,还能亲手制作来体会古人的心境。”晋城博物馆公众宣教科科长岳莉培翻动着手中的图样向记者解说,在去年“六一”期间,博物馆以螭吻为题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屋顶上的小怪兽”古建脊兽研学活动,深受小观众们的喜爱。

从生涩枯燥难懂,到在敬畏历史中活化文物,晋城博物馆用了一条生动而有效的路径融入百姓生活中。

晋城古称泽州,自旧石器时代晚期文明起源,至明清经济发达,厚重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文物遗存历史完整、数量丰富。而坐拥5490余处近2万座现存古建筑中,宋金时期保存基本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让晋城坐享“古建筑博物馆”称号。目前,该馆馆藏文物达3246套23065件,文物类别为21类,珍贵文物740件,印证着晋城历史上曾经的灿烂和辉煌。

“为了让观众乐于走近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在馆藏设置变化的同时,我们以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为依托,推出了‘雨露工程’系列社教活动,从‘馆内主题活动、外出研学教育、校园课堂互动’等方面着手,将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互动性融为一体,真正让文化遗产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晋城博物馆馆长张建军说道。

“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我们正围绕陶俑、户牖、榫卯等设计实践研学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传承太行山上的记忆。”太行山间,古韵悠悠。张建军说,只有持续创新,博物馆才能常看常新,更好地让大家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文化。(记者 郑璐)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