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寻遗 逛一圈能搜罗哪些好东西

陇上寻遗 逛一圈能搜罗哪些好东西

原标题:【新甘肃特别策划·陇上寻遗①】兰州刻葫芦 方寸纳乾坤

自动播放

阮熙越的作品更爱意境与留白

阮熙越的作品更爱意境与留白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萍 王梓懿

“是传承还是被遗忘?”

“下一步该走向哪里?”

……

这是很多非遗面临的困境,与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为“兰州三宝”的兰州刻葫芦也不例外。近日,记者走访兰州阮氏雕刻葫芦艺术第三代传承人阮琳与第四代传承人阮熙越,从她们的讲述中,见证了这门技艺从传统到逐渐成为当代年轻人喜欢的潮流单品背后的故事。

困境:老一辈的坚守

4月16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阮琳去了澳门。

此次之旅,阮琳是带着“任务”去的——参加“甘肃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甘肃非遗文创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展销活动,争取让特色鲜明的陇韵陇味文创产品吸睛澳门。

微信图片_20230418221612.jpg

阮琳带着“葫芦娃”们在澳门参加“甘肃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样的“任务”对阮琳来说是家常便饭。她经常带着“葫芦娃”们到全国各地参加展销活动,每次都乐此不疲。她说,“我有义务,也有责任把刻葫芦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葫芦音近“福禄”,人们通常把它当作吉祥物,称作“吉祥葫芦”。兰州雕刻葫芦是一门独一无二的民间技艺,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精雕细琢,然后涂上松墨,在葫芦上展示我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2006年被纳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颗葫芦要从暗淡无光变为具有观赏价值的工艺品,除了需要精湛的雕刻技术外,还很考验雕刻人的文化素养,他们必须学习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从1936年开始,阮氏一家已经有四代人传承着刻葫芦这门技艺,凭借着题材广泛、刻工精细等特点,让“阮氏刻葫芦”成为了兰州刻葫芦技艺中的一面金字招牌。

微信图片_20230418221621.jpg

产品展示

非遗生于民间,也失于民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里,带着手作温度的刻葫芦,因为地域限制等种种原因,难以打开大众市场。

“刻葫芦花费时间长、耗费精力多。”阮琳说。

这是很多非遗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阮琳的困境,尤其在2019年前后,她开始思考这门技艺是否有传承的必要。那段时间,阮琳走了很多地方,去了很多学校,想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刻葫芦这门技艺,但都收效甚微。她说,“没有消费市场的非遗技艺和作品,就像是写在雪地里的诗,最终都会慢慢消失。”

破局:年轻人的加入

打磨、雕刻、上色……黄河两岸绿意盎然,位于兰州市黄河边的阮式刻葫芦传习所内,天花板上缀满了各种各样的刻葫芦成品,透过一片秀美的屏风,阮熙越伏在案头用刻针在葫芦上作画,简单几针便勾勒出了一个“福”字。

在她身边,来自白银市靖远县西关小学的几名小学生正围在她身边,目不转睛的看着阮熙越手里的动作,大家眼神里透露着好奇。

微信图片_20230418221703.jpg

白银市靖远县西关小学的学生围观阮熙越雕刻葫芦

对于阮熙越来说,这样的“围观”已是常事。但这看似简单的几针,却打破了母亲阮琳的“瓶颈”期。

2009年,兰州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并决定设立44个传习所培养和带动传承人。阮氏刻葫芦传习所便是其中之一。

传习所的设立,也成为了阮熙越回归刻葫芦的契机。她决定开始跟母亲系统学习刻葫芦这门技艺。

绘画、书法、审美……“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大学里积累的文化学识和素养、工作后增加的知识面,都让我对刻葫芦有着更深刻的理解。”阮熙越说,传承好一门技艺需要时间的沉淀。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阮熙越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如何让老手艺再开新花。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越来越重视,来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参观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

“大众喜欢什么样的非遗产品?”“传统文化如何才能走入年轻人的眼中?”……作为陈列馆讲解员,阮熙越会和游客交流沟通,询问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想法,并记录在册,形成了一份调查报告。

“跟很多人沟通后,他们普遍认为非遗离生活很遥远。”阮熙越说,“刻葫芦这门技艺要想走入大众生活,就要做到雅俗共赏,有烟火气息。”

根据这一思路,2019年,阮熙越创作了作品《雕刻葫芦·河西记忆》,斩获第二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跟以往作品不同的是,选材不再是常规的头小身大、有腰身的葫芦形状,而是更为小巧的鸡蛋形葫芦。之后,她通过精湛的雕刻技艺在12枚小葫芦上用率真、奔放的线条及简洁的色彩表现出了河西走廊的人文风情。比起母亲阮琳的风格,更接地气。

“年轻人想法很灵活,没有被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所束缚。”阮琳说,她看到了刻葫芦这门技艺未来的希望,也明白了老手艺开新花就必须要有新鲜血液的加入。

微信图片_20230418222246.jpg

阮式刻葫芦传习所一角

传承:在创新中发展

刻葫芦是起源于民间的艺术,一笔一画都是生活,这是非遗的魅力,也是一种束缚。

但这种束缚对于阮熙越来说,却是创新刻葫芦这门技艺的突破点,“刻在葫芦上的图案,不仅是高山流水,也应该适应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变化。”

微信图片_20230418221628.jpg

阮熙越正在进行创作

“传统刻葫芦艺术品雕刻技艺复杂且昂贵,不太符合当下年轻人的风格和标准。”发现这一点后,阮熙越开始跳出固有圈子,思考如何让非遗技艺转化为能被现代人喜爱,且具有经济价值的文创产品。

这个过程对于她来说漫长且孤独,但对于刻葫芦这门技艺相当于“重生”。

近几年,阮熙越在葫芦的器型和题材上进行创新,已经相继开发出了葫芦茶叶罐、储藏器、香囊,饰品手串、书签等产品,在葫芦上雕刻的图案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相比起老一辈人喜雕山水、名著、仕女,她会根据当下大火的时尚“IP”,以及传统节日、节气来创作作品。这样,刻葫芦成品在观赏性的基础上增加了实用性。

“创作灵感源于对生活和技艺的热爱。”阮熙越说,要想做一件被大众认可的作品,就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美、常磨练技艺。

今年3月份起,兰州有了很多创意市集。阮熙越带着新开发的产品去市集摆起了摊子,令她惊喜的是,注入时尚的设计元素后,刻葫芦成为了年轻人喜爱的潮流单品。

“像葫芦书签、手串,刚摆出来就有人前来询问购买。”阮熙越说,这证明她的创新理念是有效的,不仅让技艺保持了最初的生命力,还不断焕发着新生。

更让阮熙越欣喜的是,以前,母亲阮琳出去参展时都带着传统的十二生肖作品,现在,还会带着她制作的书签、手串等新产品“走出去”。她说,文创产品的开发创新不仅可以为非遗赋能,同时也能让非遗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生活,迎合更多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微信图片_20230418221657.jpg

雕刻葫芦是一种细活,一刀一针都很费工夫。

使用是最好的传承,购买是最好的保护。

这是阮熙越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也是她对非遗如何走上新路子的理解。但这也容易让大众产生疑问——非遗要传承是否非要走上商业化道路。

对此,阮熙越和母亲有共同的执着,她们认为,变也是一种传承。“现在的刻葫芦打破了以往单一、单调的创作方式,更具有烟火气息,但技艺是不能忘记的根。”阮熙越说。

现在,在阮氏刻葫芦传习所里,母女两人有很明确的分工——阮熙越继续负责开发新产品,打破大众对兰州刻葫芦的固有印象,母亲阮琳负责高端传统产品的创作。阮熙越说,“我们不能丢掉传统刻葫芦技艺,同时,让技艺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微信图片_20230418221636.jpg

阮琳作品《兰州黄河风情》

(新甘肃)

相关新闻:【新甘肃特别策划·陇上寻遗②】兰州八门拳:闪耀西北“小”拳种

自动播放

刘克忠在练习八门拳中的“高家枪”

刘克忠在练习八门拳中的“高家枪”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宇晨

“咏春拳。南方小拳种,一代三五人,小得不能再小。”在几年前上映的功夫片《师傅》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一句不到20个字的话里,讲述了咏春拳发展初期的艰辛苦难。

放眼我国,拳法众多。除了刚才提到的咏春拳外,还有闻名遐迩的少林功夫、武当功夫、峨眉功夫,以静制动的内家拳、广为流传的太极拳、形神兼备的形意拳、惟妙惟肖的象形拳、放长击远的长拳等。同样,位于西北内陆的兰州,一套拥有厚重历史文化的拳法在这里生根发芽,影响辐射西北五省——这就是兰州八门拳。

近日,记者见到了兰州八门拳第五代传承人刘克忠,听他讲述这套古老拳法的传承故事。

八门拳拳谱

八门拳拳谱

【流落西北老拳师 传下这套拳】

“八门拳以三国诸葛亮的‘八阵图’为创拳依据,因拳打体、生、伤、死、惊、杜、景、开八门,故名。”刘克忠说。

据有关资料记载,八门拳始创于明代,历史悠久。流传于兰州市西固区的八门拳,始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当时有一位名叫常燕山的河北沧州武术家来到甘肃,以传授八门武艺为生。兰州地处西北边陲,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因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那种环境也造就了西北人尚武、强悍的民风。

“西北人学武、习武、重武,一方面强身健体,另一方面还可看家护院。甚至在发生战事时也能参军作战,保卫家园。因此,八门拳很快在这里落户生根。”刘克忠说。

八门拳拳谱

八门拳拳谱

传至第四代时,刘克忠的祖父刘金祖结合了第三代刘乃孝、刘乃明两位武者的拳法后,又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了刘克忠以及几位徒弟。

谈及八门拳的特点时,记者却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在印象里,北方人待人处世豪爽,做事开朗,因此北方拳承载了西北人独特的性格,拳法上常用砸、崩、捶,出手也强调抡、冲、撞等,形成了“大开大合”的特点。

八门拳却截然相反,刘克忠告诉记者,八门拳讲究手法不能开展、门户不可大开、脚下钉步歪拐、手上翻搌跌打、手眼身法步紧密结合、技击方法独特,在发力上也不似北方拳那样硬攻刚劲。“捷路进,快如风。”说话间,刘克忠一拳击出,展挂风声。这,便是八门拳“刚柔并济”的一面——在出击路程上以最短的途径直击对手,攻击明确,快如闪电;在战略上不死搬硬套,讲究“随心变”,观察对方的攻击方式而采用相应的方法,逼对方出现空门;在战术上讲究“乱点兵”,一旦得手,就不再考虑平时所练习的各类动作,使用最有效的方法,给对方以直接打击,充分体现一个“乱”字。

刘克忠小时候和祖父学习八门拳刀法内容

刘克忠小时候和祖父学习八门拳刀法内容

【继承前辈衣钵 打出自己风格】

刘克忠师承八门拳第四代传人,祖父刘金祖一生致力于八门拳的推广,多次荣获国家级的多项荣誉,为八门拳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岁时,刘克忠就跟着爷爷开始训练,下腰遛腿,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学习八门拳的基本套路。长年累月的积累,让刘克忠练就了一身好功夫。16岁时,家门口开了一间跆拳道馆,带着好奇,他开始了跆拳道的学习。这让他对于在实战中步法的灵活运用,并保证充分发挥腿的威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两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克忠和一名练习泰拳的朋友进行了一场实战练习。

“对于泰拳的了解之前只是在电视中看到得较多,但是生活中并未真正意义上有过接触。”刘克忠说。

八门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那一次的比试,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了传统功夫不仅需要学习延续,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良演变,博采众长才可以走得更远。”

也就是从那时起,刘克忠在练习八门拳的同时,又和朋友学习起了泰拳的格斗技巧,将其中的拳、腿、肘、膝的运用同自身所学结合起来,对八门拳原本拳法进行了改良。在之后的一些年里,刘克忠又先后学习了自由搏击、巴西柔术等多种格斗技巧,将其中的精华部分学习转为自己所用。

“打出自己的风格,也要玩出不一样的花样。”如今,年近30岁的刘克忠已经过了打擂台这类专业比赛的黄金时间,转而变为一个专心研习传统武术的研习者。尽管如此,在刘克忠的心中,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依旧有着自己深深的执念,并且为之奋斗努力。

刘克忠和徒弟练习八门拳

刘克忠和徒弟练习八门拳

【拳脚棍棒枪 我有了一个小徒弟】

2023年5月11日晚,刘克忠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直播链接。打开链接,镜头里两个人正在认真演练着一招一式。

“出拳姿势要干净利索,不要拖泥带水。”

“脚下步伐动则轻巧灵快,立则沉稳扎根。”

“六合枪、八门棍,一招一式都要力求做到规范,习武不能只要刚刚好。”

……

“虽然八门拳以拳为名,但涉及范围还包括混元刀、高家枪、六合枪、炮棍、八虎棍等多种器械,深得百家武学精髓。”在直播演练过程中,刘克忠脚下盘带稳健,手中各类器械使用娴熟,毫不掩饰地将自己所学展示在网络平台。旁边的年轻人或皱眉稍加思索,或点头表示理解。

但是,直播间的人不多,偶尔会进来一两名观众,又很快退出。演练到一半时,一名网友发问:“这是什么武术?传统武术还有人学吗?”

“这是兰州八门拳。有!这是我的小徒弟。”刘克忠不假思索地回答。

练武要吃苦,还要有天赋。在练习武术的这些年里,刘克忠一直坚持着这个念头,平日里,虽然在西固区的几所学校或者利用周末的时间在传习所教授八门拳,但是真正愿意去吃苦的人却不多。

新布置的室内练习场地

新布置的室内练习场地

一年前,在机缘巧合之下,关博文经人介绍后正式拜师刘克忠。在拜师之后,很快便学会了基本要领。自此,从清晨的格斗训练,到下午的套路练习课,再到傍晚的巩固练习,师徒二人开始属于他们自己的“修行之路”。

有了小徒弟,但是刘克忠心中还是有一个“小揪揪”——关注度不高、传承人缺失。这两个问题,始终是刘克忠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2022年6月16日上午,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八门拳”西固区传习所揭牌仪式在柳泉镇东坪村文体广场举办。

FZ100422540985_A3828918

“兰州八门拳”西固区传习所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的成功举行,让用地场所得以解决。

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推动这门传统武术走出去,却依旧是刘克忠需要直视的困境。

“场子有了,但是让我们的传统武术更好地发扬下去,就需要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共同推广。同时,作为一名武术工作者,我们更需要适应时代潮流发展,汲取传统武术中的精华部分,融合百家精髓,推陈出新。”刘克忠说。

【新甘肃特别策划·陇上寻遗③】凉州“攻鼓子”:雄壮声中敲出西部“鼓魂”!

自动播放

杨家寨子村杨家大院“西部鼓魂”展厅

杨家寨子村杨家大院“西部鼓魂”展厅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杨

表演者身着黑侉衣、黑裤、黑靴,头戴黑贝幞帽,帽插两支野鸡翎,眉毛涂抹黑粗且上翘,身背红色牛皮长鼓,手执红柳木鼓槌击鼓起舞。鼓声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初似淙淙流泉,渐如惊雷奔电;鼓声响起时,舞蹈阵形忽而如雁翎般展开,忽而如长蛇般疾冲,忽而旋走太极,忽而形成方阵……游走进退之间,都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这是鼓和舞的结合,因其威武雄壮和气势恢宏的表演效果与大西北粗犷豪放的地域历史底蕴相契合,因此又被称为西部“鼓魂”,它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近日,新甘肃客户端记者走进凉州攻鼓子的发源地——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杨家寨子村,探究这传承千年背后的故事。

凉州“攻鼓子”敲起来

凉州“攻鼓子”敲起来

渊源·因配合攻破城池而得名

“都是鼓乐舞蹈,为什么它叫凉州攻鼓子呢?与其他鼓乐舞蹈有什么不一样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杨家寨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发解释道,“‘攻鼓子’与一般‘腰鼓’‘扇鼓’‘太平鼓’的风格迥然不同,但又融合了腰鼓的灵秀和太平鼓的浑厚,更显洒脱和豪迈。”

据有关专家考证,凉州“攻鼓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公元前一二一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发动“祁连山之战”期间,霍去病将军带着很多兵马攻取匈奴休屠王的城池,连续几次拿不下来。在兵困粮尽的危急时刻,汉军一名大将急中生智挑选出一支精兵强将,装扮成“社火队”鼓手表演者,把兵器藏入鼓内麻痹敌人,混入城内,终于里应外合出其不意地攻破了城池,该社火表演因而得名“攻鼓子”,并渐渐演变成当今西北颇具代表性的民间鼓乐舞蹈之一。

凉州“攻鼓子”表演绘画像

凉州“攻鼓子”表演绘画像

“凉州‘攻鼓子’表演以‘攻’为特色,一般由鼓手敲击大鼓来引导节奏和速度,具有非常浓郁的西北特色,表演者表情冷峻刚毅,动作刚劲有力,步伐沉稳矫健,可以说是将古代西北武士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攻鼓子’鼓手的动作主要表现在手利、眼到、神到,其多变的鼓点,沉着而稳健的步伐,冷峻而刚毅的神情,形成了‘攻鼓子’独有的古朴、苍劲、浑厚风格。”杨发说,“攻鼓子队形以五人为一队,十人为一组,每组人数可增可减,阵容庞大。基本打法可以用四句口诀来概括,即‘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其‘阵法’更是繁多,队形变换主要有‘展示三军’‘两军对垒’‘四门斗敌’‘登高望远’‘套莲花’‘长蛇阵’‘八卦阵’等等,使人如置身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据了解,自1996年四坝镇因凉州“攻鼓子”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后,为传承文化,在本地相关文化艺术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杨家寨子村成立了“攻鼓子艺术团”,参加了《西部之舞》《望长城》《八千里路云和月》《怒剑啸狂沙》等影视专题片的拍摄。1992年参加了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鼓舞邀请赛,获优秀奖;1996年参加了全国第六届“群星奖”比赛获银奖;1997年参加了甘肃省首届“群星艺术节”获金奖;1998年获甘肃省第二届“敦煌文艺”一等奖;1999年获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2010年参加中国第八届文化艺术节暨山西云冈文化艺术节荣获金奖……

凉州“攻鼓子”敲起来(资料图 杨峥 提供)

凉州“攻鼓子”敲起来(资料图 杨峥 提供)

传承·不断挖掘与创新才是发展

众多的荣誉对于包括杨峥在内的杨家寨子村人来说,既是肯定又是鼓励,既是鞭策又是动力。近年来,在当地文化艺术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杨家寨子村对“攻鼓子”进行了不断的挖掘、整理和创新,使“攻鼓子”艺术既秉承了历史传统,又得到了发扬光大。

“1957年,武威当地选拔出杨烈山、杨泽元、杨芝元、杨普元、杨义元、杨根元、杨万礼、杨升元八位队员,专门训练‘攻鼓子’,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调演活动,在天安门和怀柔堂进行了‘攻鼓子’表演。其中,杨泽元就是我爷爷。”杨家寨子村的村民杨峥虽然年纪不大,却已经是一名技艺娴熟的“老鼓手”。杨峥说,“我今年32岁,是凉州‘攻鼓子’第三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在爷爷、大伯、父亲的引导下,我10岁就开始打‘攻鼓子’,如今已经是22年过去了。从刚开始的喜欢到热爱,再到现在的传承、保护与挖掘,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凉州‘攻鼓子’扎根于这片土地之中,经过传承与发展,也赋予了它更多的时代内涵。我们一代代非遗传承人,有责任也需要更有担当,去积极探索、挖掘、创新,才能让更多人感受非遗之魅力。”

杨泽元(中)与攻鼓子表演者合影(资料图 杨峥 提供)

杨泽元(中)与攻鼓子表演者合影(资料图 杨峥 提供)

凉州“攻鼓子”是一种集娱乐性、艺术性、地方性、自发性为一体的民间舞蹈。尤其是在大型传统节日与庆典活动中进行表演时,气势磅礴、场面壮观,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如今,杨家寨子村会定期举办“攻鼓子”艺术传承人培训活动,并成立“攻鼓子”传承中心和艺术团,开设“攻鼓子”艺术专修班。每年还会举办“‘攻鼓子’艺术表演月”活动,广泛参与民间文艺活动,与其他民间艺术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我们‘攻鼓子’艺术团还会经常性地走出去参加一些商业演出,这样既解决了团队的活动经费,又增强了‘攻鼓子’文化艺术的影响力。”杨峥笑着说,“目前,我们还培养了一批15岁左右的第四代‘攻鼓子’表演者,可以说已是传承有人了……”

“西部鼓魂”展厅内无声诉说历史的大鼓

“西部鼓魂”展厅内无声诉说历史的大鼓

【新甘肃特别策划·陇上寻遗④】兰州黄河大水车:转出老兰州的“独家记忆”

自动播放

段怡村指导徒弟制作小水车

段怡村指导徒弟制作小水车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杨 王宇晨

“水车旋转自轮回,倒雪翻银九曲隈。始信青莲诗句巧,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清道光年间诗人叶礼,在看到金城‘城楼与水车相映,水声与鼓声共鸣’之景后所作的诗,也由此可见当时兰州黄河大水车的盛景。”说起兰州的水车,今年已经80岁的兰州黄河大水车非遗传承人段怡村有着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情怀。

金城兰州因水车而兴

看到“段”这个姓氏,对金城兰州历史较为熟悉的人就会想到兰州黄河大水车的发明人——段续。

兰州黄河大水车又称为“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它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据《重修皋兰县志》记载,兰州水车是由明代段续所创。“续里居时,创翻车,倒挽河流,以灌田,致有巧思。船河农民皆仿效焉。”明嘉靖年间,段续考中进士后,曾宦游南方数省,对湖广地区木制的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亲自绘成图样,保存在身边,晚年回故里后致力于水车的仿造,经过反复多次试验,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获得成功,最早架设在现广武门外的黄河北岸,以灌溉附近六百亩菜畦果园,“水车园”这个地名也由此而来。

段续的水车成功研制后,黄河两岸的能工巧匠们争相仿制,至清末时兰州已有水车157轮(据1891年统计)。到新中国成立前后,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水车350多轮。直到1952年,兰州有水车252轮,黄河两岸更是水车林立,总提灌面积达10万亩。有了水车之后,兰州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大雁落脚的十八荒滩变成了良田,岸上的旱地变成了瓜果成片的果园,“一个兰州城,半城果树园。”全国有名的瓜果城也从此得名……

依据传统工艺制作好的小水车

依据传统工艺制作好的小水车

这就是古代“自来水工程”

“我是段续第二十代孙。小时候,家就在黄河边,一出门就能看到转动的大水车。夏秋水涨时,巨大的水车在黄河水的带动下,日夜不停地转动,极为壮观。”段怡村1943年出生于兰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挽救失传的兰州大水车制作技艺,2018年5月16日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段怡村说,“那个时候,胆子小的人可不敢站在水车下的,因为那巨大的水声,会让人自然而然地产生敬畏感。但我从小就喜欢听水车的隆隆水声,喜欢看水车转起来带动水花飞溅形成的水雾。”

那么,兰州黄河大水车是一种什么样的水利设施呢?

段怡村向记者详细介绍道,兰州黄河大水车是利用黄河水流自然冲击力的水利设施,水车轮幅直径最大可达18米,水车的构造,完全以木做成,由车轴的中心向周围辐射出并行的一根根的辐条,辐条尽头装有刮水板,刮水板间安装有等距斜挂由榫卯结构打造的长方形水斗。在河中筑有V形的石坝,使河水向水车下聚涌,急流推动刮水板,水车便转动,同时舀满河水的水斗,便陆续升上来,将水倒入水槽,然后引进农田。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

“这种通过水车转动,自动提水滴灌农田的水利设施,就是古代的‘自来水工程’。”段怡村笑着说道。

转动起来的小水车

转动起来的小水车

让技艺流传是当务之急

上世纪50年代,黄河边安装了大批抽水机,“落后”的水车成了过时的灌溉工具,短短几年间,屹立在黄河兰州段的250多轮水车就被拆除了。曾经的水车之城,也自此难觅水车踪迹……上世纪80年代,段怡村萌生了恢复水车制作工艺的念头,在其祖父留下的有限资料基础上,全身心投入到搜集、挖掘整理中,这一干就是数十年。如今,段怡村掌握着一套古水车设计制造诀窍,不仅能制作兰州黄河大水车,还能制作小水车,单辆车、双辆车和多辆车等类型。“我制作的水车北到内蒙古,东到济南,西到新疆,南到海南岛,遍布了祖国大地。”段怡村在自豪的同时还有点遗憾,因为他制作的水车虽然结实耐用,但目前都以景观为主,并没有起到实际利用的作用。

兰州黄河大水车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中国农业文明和水利史研究提供了见证。

“所以,将制作大水车的技艺流传下来是当务之急。”段怡村告诉记者,“兰州黄河大水车设计精巧、外形美观,整个水车除轴端钢圈外,不用一根铁钉。制作工艺遵循世代相传的规定和诀窍,如果算上榫卯结构的小零件,制作一轮兰州黄河大水车,就需要数百个零件,比一般水车要多出一百多个零件,其中大部分零件还需纯手工制作。经历五百多年的制作和使用实践,如今的水车造型美轮美奂,外形挺拔壮美,结构疏密有致……兰州黄河大水车比一般水车用料更讲究,花费功夫更多,成本也就相对比普通水车高。我们不能只把‘能转的木头轮’当作水车,如果这样的水车受到市场青睐,那么这项好不容易找回的技艺又可能面临失传。”

段怡村的儿子段祖宏正在调试小水车

段怡村的儿子段祖宏正在调试小水车

已在设计“乐高”黄河大水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

为了将制作兰州黄河大水车的技艺流传下来,除让孩子和徒弟们在各大网络平台、朋友圈发布有关介绍兰州黄河大水车的短视频外,段怡村目前正在设计兰州黄河大水车的中国化“乐高”模型,“我想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兰州黄河大水车的制作技艺走进校园、走进千家万户。”

“以前传承制作兰州黄河大水车的技艺,我想着是把徒弟带好就行。因为这个制作技艺是‘匠心’活,所以我从没有想过把兰州黄河大水车的制作技艺‘偷工减料’。但是当我看到一些古典建筑的中国化‘乐高’模型后,真的是开阔了眼界,没有想到模型也可以做到如此精细的地步。”段怡村说,“我已经设计、绘制好了多个类型的兰州黄河大水车模型图,包括各部位零件模型等。但因为这一类模型的前期建模等各项投资较大,个人无法承担,所以还没有办法进行投产。希望通过媒体呼吁,可以牵线搭桥找到具有相关资质的生产商家,让兰州黄河大水车中国‘乐高’化,让兰州黄河大水车走进校园、走进千家万户。那时,兰州黄河大水车的制作技艺流传,就不再是一件‘难心事’。”

榫卯结构的制作工艺

榫卯结构的制作工艺

【新甘肃特别策划·陇上寻遗⑤】“顶”呱呱的味道:在味蕾上搅动乡愁

自动播放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郭秀睿 万及敏

每天清晨,一碗自己亲手制作、热气腾腾的呱呱,总会让张巧玲“能量满满”。

做呱呱的,每天还要吃一碗?作为呱呱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的张巧玲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呱呱不仅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生活方式和记忆,也在传承着一方文化。每天清晨,一道历经岁月打磨的传统美食,呈现的是文化魅力,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也是对这项技能传承最大的尊重和热爱。

【学艺】

其实,每一道美食都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说故事。

在天水市秦州区,一勺一勺搅出的荞面呱呱,被誉为“秦州第一美食”,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至今绵延传承2000余年。西汉末年,陇右之地曾有一位和汉光武帝刘秀争竞过天下的枭雄,名为隗(wěi)嚣。生活中是个孝子,常亲自下厨为母亲制作其钟爱的小吃。据说隗嚣的母亲特别喜欢吃荞面凉粉。有一次炉火过大,不经意间锅底就被烧焦了,厨房里弥漫着一股糊味。隗嚣于叹气中正准备倒掉重新做一锅时,一旁的母亲却阻止了,认为不应浪费粮食,随即执意拿过来尝一尝……于是,在不经意间,一道美食诞生了——隗嚣母子发现锅底烧焦的荞面凉粉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香。

常记呱呱技艺,和张巧玲有着非常特殊的情感。20世纪60年代,张巧玲的婆婆靠熟练精湛的传统手艺,路边支起一个摊子,卖呱呱养活了一家人。

23岁嫁入常家后,张巧玲耳濡目染,成为第五代传承人。

每天凌晨3点,人们还在熟睡时,伴随着石磨碾汁此起彼伏的响声,张巧玲和婆婆已经开始忙碌。

呱呱历史悠久,看起来简单,但想要制作出口味独特的“舌尖美食”,并不容易。

从荞麦的浸泡、石磨碾汁、过滤、熬制等,都要细致入微,少一个环节,呱呱就会失去特有的棉、软、纯、香。

张巧玲说,为了得到更加浓稠丝滑的荞麦粉浆,需要用尽力气用木橛不断锤捣,细致过滤,这样,原料便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呱呱的制作了,将研磨好的粉浆倒入锅中,大火熬制,粉浆刚成糊状,就要不停搅拌,直至成为质地均匀的胶状。

“呱呱”的制作很费工夫,炉火继续烧着,粉浆在铁锅持续发酵。随着颜色逐渐加深,粉浆也变得黏稠,出锅前,还需要再搅拌一次,为的是粉浆可以更加绵密紧实。

这时,一碗荞麦“呱呱”就诞生了。

十多道工序,24小时,只为一碗地道醇香的呱呱,这件事,张巧玲坚守了28年。搅拌呱呱的勺子底部被磨得越来越薄,甚至有了破损,但传承的技艺和精神却历久弥新。

传承技艺的背后,夹杂着太多的不易与艰辛。尤其在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时候,一遍遍沉淀荞麦淀粉时,每次换水时,因先一次沉淀的水早已成冰,就要破冰再换,因气温太低,感觉手挨到哪儿粘哪儿,冻得手半麻半疼。

“不能忘本,天水呱呱制作手艺不能丢,要流传下去,让大家记住这个味道。”回忆传承的不易,张巧玲感慨万千,但更多的是对传承的矢志不渝。

【守“味”】

一座城市,一种味道,一种乡愁,一个向往。

“来,你的呱呱好啦,慢慢吃!”每天迎着朝阳,伴随着城市的嘈杂,热情而又清亮的声音在常记呱呱店传来,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

她,就是张巧玲的女儿常晓旭。

2016年,常晓旭放弃了幼教工作,从母亲手中“捧起”接力棒, 成为常记呱呱第六代传承人。

从小在天水长大,常晓旭面带笑容,有着江南女子的灵巧、柔美和细腻。作为一名“90后”,传习呱呱老技艺,围着灶台转?很多人不理解。

“吃着呱呱长大,这份美食对我们有恩,不能在我这里失传了。”自幼耳濡目染,跟着妈妈在呱呱店成长,常晓旭内心深处,对呱呱爱得深沉。

每一种地域性美食,都彰显着地方特色。2017年,天水呱呱制作手艺被纳入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承与坚守,得到了最好的回应。

如今,常晓旭在保留原有技艺的基础上,改良方式,建成了常记呱呱生产车间,利用现代化技术制作呱呱,产量增加,口味不变。“每道工序都不能减,石磨始终存在于呱呱的制作中,任何机器都无法替代。”传承就是返璞归真,常晓旭和母亲张巧玲一样,给予传统老技艺最大的尊重。

走在天水街头,“呱呱”无处不在,伴之左右的是传统美食所呈现的文化印迹。

常晓旭调制辣椒油

常晓旭调制辣椒油

【出“圈”】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让呱呱制作传统工艺延续?常晓旭和母亲商讨之后,积极与政府对接,接纳了当地有劳动力的家庭妇女、特困户,参与到了呱呱制作过程中,让更多人的了解、熟悉、传承老一辈手艺人的工匠精神,留住传统美食最本真的味道。

2022年8月,秦州区常记呱呱被评为甘肃首批“甘肃老字号”,授牌的那一刻,张巧玲泪眼模糊。

这是对多年坚守的回报,更是对未来发展的鼓励。

这碗“舌尖上的非遗”,承载的是几代人的匠心,是天水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子看得见、摸得着、吃得到的时代记忆,更是浓浓的乡愁和深厚的文化根脉。

那一刻,传承呱呱,不单纯是个人意愿和生计,它承载着天水厚重的美食文化和历史底蕴,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味蕾深处始终怀念的永远是家乡的美食味道,也促发了每个人对于乡愁情感的共鸣。

5月13日,常记呱呱天水古城店正式开门迎客,在这里,游客可以一边吃呱呱,一边观赏熬制过程,感受传统美食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技艺。

传承,也将从这里重新出发,搭乘文旅快车出“圈”,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从了解一碗“呱呱”开始,进而领略天水“小江南”的独特人文情怀。

【新甘肃特别策划·陇上寻遗⑥】皮影戏:“吼”起来 传下去

自动播放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郭秀睿 万及敏

5月25日,天水市秦州区平南镇王坡皮影艺术园内锣鼓喧天,皮影戏《花亭相会》正在精彩上演。因雨水暂停农活的村民们听见锣鼓声响起,便直奔艺术园,看表演、听戏、喝茶,热闹非凡。

白色幕布后,杨耀武的唱腔悠扬婉转,吐字清晰,纵使听了上百遍,台下观众依然热情不减,唱到精彩处更是不吝掌声与喝彩。

“听不腻,只要农闲时间,他们演,我们都来看。”村民王强说。

其实,这场百听不厌的皮影戏班组成员中,不管是吹拉弹唱的,还是舞动皮影的,和王强一样都是平南镇王坡窑村村民。

皮影戏起源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先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经过历代皮影艺人的薪火相传,皮影戏已成为极具民族特色、饱含乡土气息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深为大众喜爱。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皮影戏已逐渐遍及大半个中国,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几十个品类。秦州皮影戏,又称“灯影子戏”“土影戏”,是中国民间融戏剧、文学、音乐、美术为一体的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于2011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起于民间,传于民间。

平南镇被称为皮影戏之乡,在王坡窑村,一半以上的村民都会唱皮影戏。

【好奇得“艺”】

一块白布后面挂一盏煤油灯就能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等各种画面?4岁,杨耀武就被这种神奇的画面所吸引,脑海中藏着诸多“为什么”?也经常跑到银幕后面找答案。

久而久之,杨耀武在家人的熏陶下哼哼唧唧,好上了皮影戏。好奇的小眼神也得到了家人的认可,每一次外出演出时,杨耀武就会坐在乐器箱上,被接戏的架子车拉着,跟着戏班组队伍四处表演。

架子车在崎岖的山路上摇摇晃晃,杨耀武躺在木箱上,空手比划着皮影表演,唱腔在山间回荡。

《花亭相会》是他出道的第一折戏,当年只有14岁,作为第五代传承人,他继承了传统皮影戏的制作、演唱和表演。

“台下听戏的人坐得满满的,演出结束还到银幕后面看我多大,夸我唱得好,当时心里就特别满足。”提起当年的“高光时刻”,杨耀武一脸自豪。

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追捧和热爱也给了这个艺术之乡最大的鼓舞,在王坡窑村,皮影戏在家家户户传承,杨耀武的姐姐、哥哥都是第五代传承人,从小就跟着戏班组唱戏。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视还未普及,杨耀武见证过皮影戏的辉煌,每年正月初四开始,村里的戏班组都会被请出去唱戏,档期排得满满当当,直到3月份才能回家。那个时候,每一次演出都是一场重大的节庆活动,全村人挤在晾晒场上,围坐在银幕前,从早到晚,直至演出结束仍有人不舍得离开。

就这样,杨耀武和村里的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传承人跟唱了30余年,足迹遍布了天水、陇南的各个村镇,也见证了农村从煤油灯到电灯、电视的革新与发展。

【守住初“薪”】

表演皮影戏,一块白布就是舞台,尺把长的小人在幕后被演员操作得得心应手,当灯光穿过皮影,白布另一侧便显现出色彩明艳、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楼宇等各种动态人物和静态事物,人物动作娴熟、花鸟形象逼真,素有“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下百万兵”的美称。

演出时,传承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双手操纵灯影人,一边用曲调演唱,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表演技艺逐渐进入瓶颈期,新兴事物吸引了公众的眼球。

进入20世纪90年代,收音机、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伴随着乡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密集的村镇开始搭戏台,每年节会邀请秦腔戏班子唱大戏,久而久之,皮影戏仅仅成为个别村镇节会上的惯例性存在。

“除了老人,几乎没有年轻人看,正月里被邀请的班次也越来越少。”杨耀武回忆,至少近十年时间里,皮影戏淡出人们的视线。

即便如此,作为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人,杨耀武和戏班组的每一个人约定,有一个人在台前看,我们就要打起百分百的精气神好好唱、好好演,不能敷衍了事。

“如果有人邀请去村里唱戏,地里锄头扔下就去,从不推辞,这是对传统技艺最起码的尊重。”长达40年的时间里,人们对皮影戏的热情有增有减,杨耀武初心不变,从未停下。

因为发自内心地喜欢,才会一直坚守。

为了保护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杨耀武和同村的传承人将皮影戏融入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农作时节,杨耀武一边挥动锄头干活,一边高吼着戏曲,农忙时,田地里偶尔还会传来对唱,比如《三娘教子》,激荡在广袤田野上的高腔戏曲被“吼”出了新境界。

因为情怀,传承在这里从未停止。

【破“圈”迎新】

皮影戏的影人造型玲珑剔透,艳而不俗,唱曲婉转悠扬,余音绕梁,整体风格阳刚中包含细腻,豪气里透着婉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2011年,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杨耀武和村里其他传承人的皮影生涯迎来了新的拐点。

如何让沉睡的民间技艺“活起来”“火起来”?天水市文化馆牵线搭桥,2015年,在当地政府和王坡窑村村委会的支持下,王坡皮影艺术园落成,成为传承人交流、切磋、展示、互相学习的一个平台,也是相邻村镇皮影戏迷的打卡地。

随后的几年里,皮影戏重新“出圈”,从农村走进城市,参与到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了当地展示文化底蕴、传承古老技艺的新名片。

互联网时代,杨耀武也不落伍,和他的戏班推陈出新,更换设备、银幕,通过快手、抖音平台直播皮影戏表演,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承这项民间艺术瑰宝。

2015年、2016年,王坡皮影艺术团连续被秦州区文化馆评为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秦州区祖脉文化展示展演先进集体。

2018年,王坡窑村被天水市评为秦州区非遗项目事企合作创造转化创新性发展“天水皮影戏传习所”。

只有被看见,才能被热爱。

初夏,天水民俗馆内,27岁的第六代传承人董晶晶和戏班成员坐在白色银幕前,向游客展示秦州皮影文化,惟妙惟肖的影人造型,通透的唱腔,通过现代声光电技术,向观众全景式展现了独具乡村气息的文化瑰宝,经过历代皮影艺人的薪火相传,深受大众喜爱。

第六代传承人董晶晶

第六代传承人董晶晶

董晶晶毕业于陕西周至县职业艺术学校戏曲专业,作为新时代最年轻的传承人,她每天通过抖音平台直播、宣传皮影戏表演。

互联网时代,在新一代传承人的不断创新中,传统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将皮影戏表演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由此被看见、热爱、扩散、传承……

【新甘肃特别策划·陇上寻遗⑦】张掖杖头木偶戏:三根杖头一双巧手 演绎人生百态

自动播放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杨红丽

杖头木偶戏古称“托偶”或“托戏”,俗称“三根棒”。用三根木棒操纵,其中一根支撑木偶头部,称为主棒或面棒,耳、眼、鼻、嘴均能闭合张开,眼珠转动,头颈上下左右扭转;另两根木棒操纵木偶人的双手,称“手挑子”。在张掖民间称“肘娃娃”或“肘偶”,是张掖至今还保留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演练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演练

张掖杖头木偶戏,是明初由于朱元璋大规模移民自秦晋一带传入该地区的,到清代中期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目前,活跃在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上寨村的邵家木偶戏班,是河西地区仅存的一支秦腔杖头木偶戏班。2008年,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被列入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邵家杖头木偶戏班多数是由家族成员组成,实行家传世袭的班主制,如今已传至第九代邵卫红。

邵家班子艺人纯手工制作的木偶

邵家班子艺人纯手工制作的木偶

虽是木偶戏 亦需唱念做打

“我们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演出所用木偶、服装、道具均由艺人自行设计制作,木偶在造型上十分注重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借鉴了民间神像、古代彩塑、雕刻等造型和技法,也吸收了戏曲脸谱的表现手法。”邵卫红介绍说,木偶艺人集唱、念、做、打和奏乐于一身,表演讲究举动、捻动和步功,操作时讲究稳、准、正、平,同时,还借鉴了戏剧表演中的亮相、鹞子翻身等表演程式,以此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

世世代代的发展和传播,木偶戏也有了很多细分的门类与特点。“张掖的杖头木偶戏,之所以与众不同,从音乐角度讲,它是将秦腔、陇东道情和皮影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独一份的木偶戏。”邵卫红说。

记者看到,艺人们手中一米长左右的木偶都没有腿,长长的衣摆将演员的手遮住,像是木偶所有的机关都藏在手心里。木偶人的头部以泥土雕塑,干后彩绘成生、净、丑、旦等各类角色,颈部用铁丝与偶身相连,偶人躯干四肢以木刻制,偶头和偶身可以相互搭配,变为不同的角色。木偶的脸,红的红,白的白,与京剧的脸谱较为相似,由此可以分辨出人物的忠奸、善恶。

“这些木偶不仅仅是转头动眼,还能开合扇子、写字、拿书、斟酒、撑伞、烧香点烛、射箭、舞剑等,动作十分形象,惟妙惟肖。不仅如此,还能做喷烟喷火、杀头、开扇、搬物等高难度特技动作。”邵卫红说。

除此之外,还有人物木偶40多个,动物木偶6个,专门的木偶服饰有60多套,全部是由邵家班子艺人纯手工制作,这对于一个民间家传的木偶戏班子来说非常不容易。

邵家班子里,艺人们都是在张掖土生土长的乡亲们,手劲足、嗓音亮,二胡、三弦、铜锣,还有羊皮鼓,齐齐发声,不用扩音的话筒,在很远的地方也能够听见。

音乐起,排练演出开始了。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省级项目传承人邵卫红(左)排练木偶戏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省级项目传承人邵卫红(左)排练木偶戏

随着乐器班子的节奏,木偶在艺人的操作下,走上台前,站定。幕后的艺人开始唱腔,一段唱词变化,木偶的表情动作也随着变化。

这一幕演的是包公与皇姑之间的一场对手戏。身着黑袍的包公,与身着凤袍的皇姑,分别由邵家传人邵多林与邵卫红扮演,演的是折子戏《后三对》当中的一折。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排练演出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排练演出

邵多林手擎包公木偶,站在台中,旁边是担任包公说唱的专门艺人。干鼓急促地敲着,包公上场。只见木偶在邵多林的操控下,一步一步,踱步入场。站定,艺人开腔,一段段唱词唱出,包公跟随着唱词变化着动作,邵多林也与木偶一样,做着同样的动作,甚至动作幅度还要更大一些。包公走,他也走,包公迈小步,邵多林也迈小步,包公伸出双手作揖,他也俯身,身段走步,样样丝毫不苟,有板有眼。眼神一直随着木偶的头部,专注而又多情,甚至唱词也在口中默默念着,仿佛已经人偶合一。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省级项目传承人邵多整理木偶道具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省级项目传承人邵多整理木偶道具

邵卫红手擎着皇姑的木偶,在包公唱念时,静静在一旁候场。虽然木偶未动,但是邵卫红却没有一丝松懈,一脚在前,另一脚脚尖点地撑在后面,做着准备动作。当皇姑木偶水袖一扬,邵卫红也将手中支撑着木偶手臂的竹竿挥出去,划出一道弧线,轻盈飘逸。

十多分钟的演绎,随着干鼓节奏慢下来,弦乐的声响也渐渐弱下来,这一折子戏唱完了。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省级项目传承人(左)介绍木偶制作流程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省级项目传承人(左)介绍木偶制作流程

一代代传承 “守”艺更是守心

“学习木偶戏是个苦差事!”邵多林和邵卫红说:演员表演时,以左手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掌主杆,操作木偶人的躯干;又以拇指、食指捻动左侧杆操作木偶左臂;右手掌右侧杆,操作木偶右手。如果一名演员同时操作两个木偶,则一手掌一偶人,拇指和食指兼顾左右手动作,这要求有熟的技巧方能胜任。再加上服饰、头饰,最重的木偶可以有30多斤,最轻的也要有10斤上下。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增加新道具展演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增加新道具展演

“说到唱腔,邵家班木偶戏的唱腔是以秦腔和眉户剧为基础,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民间传奇、神话故事,现留存的传统剧目有《八义图》《进妲己》《马武取洛阳》等几十种。它的唱腔、剧目、服装、表演等方面均与秦腔程序相同。因此,能演木偶戏的人也能登台演秦腔,尤其生、旦、丑的表演,仍保留着秦腔的古老动作方式。张掖木偶艺人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在民间极受欢迎。”邵卫红介绍说。

在邵家班子里,所有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张掖人,平日里在田间劳作,闲暇之余才拿起木偶练习,排练曲目。

“通过我们的展演让观众更加了解和认知我们的杖头木偶戏,让观众更欣赏到我们杖头木偶戏的艺术精华。同时,也在节假日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邵卫红说,“在表演间隙,还有很多外地游客带着孩子来围观体验,我们都会认真配合指导,让孩子们从小就种下非遗文化的种子。”

在时光的流逝中,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一代一代地传承着。木偶剧团走到哪,哪里就会聚起乡亲们争相来看木偶戏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