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临平,山川形胜,文脉绵长。
《三国志》引《吴录》记载,赤乌十二年(249)“六月戊戌,宝鼎出临平湖”。由此推算,“临平”地名见于史籍已有1800多年历史。北宋端拱元年(988),临平建镇,至今也有1000多年历史。今天,我们回望拥有7000年人类繁衍史、5000年人类文明史、1800多年文献记载史、1000余年建城史的临平,用“历史悠久”来形容她,是当之无愧的。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临平人不断创造着历史,书写着历史,逐渐形成具有临平特色的人文精神,并在世代传承、发展过程中,积累、沉淀、凝聚为丰厚的文化底蕴。
为讲好临平历史故事,守护临平文化遗存,弘扬临平精神谱系,临平学研究中心、临平区融媒体中心今起联合推出“临平六名”融媒专栏,以新时代文化临平工程为统揽,深入挖掘我区“六名”资源,即名人、名寺、名建筑、名木古树、传统名优特产和民俗风俗,让临平文化元素和珍贵的历史记忆为大众“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到、能体验”,让历史与当代相得益彰,不断提升临平的美誉度、知名度和辨识度。
江南水乡临平的清新淡雅,浸润在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或缘于村里的一株古树、一孔古桥、一座古寺,抑或是逢年过节时的一桌家常菜、镇街里演绎的一台地方戏,又或是一段名人轶事、一道传统特色美食……历史名人、古建筑、寺庙、特产、民俗、看似稀松平常的老树,成为临平独特的历史文化符号,唤醒临平人的乡愁记忆,展示临平的城市品位,给予临平人满满的文化自信。
临平山川形胜,文化源远流长,寺庙常有文人雅士探访。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苏东坡在杭州任通判时,曾多次到访星桥佛日寺,写下《游佛日寺》《题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还为佛日寺题“天宫宝藏”四字。绍兴十二年(1142),南宋与金议和,金人将被俘的宋高宗生母韦太后遣送回国。韦太后南返途中,驻跸在临平妙华庵,宋高宗率文武百官迎鸾。高宗御赐“龙兴”匾额,妙华庵遂改名为“龙兴寺”。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将伯颜率大军南下,攻打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统帅部就设在临平明因寺。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赴明因寺与伯颜谈判讲和。在明因寺,文天祥义正辞严斥责伯颜,史称“文天祥怒斥伯颜”。“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研究临平的寺庙文化,就是要让沉睡千年的历史走入大众视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临平山上,
东来阁“迎客西来送客行”
临平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东晋范明,“熟于经济,坚于断决”,不仅具有军事谋略,还是一员猛将。唐代儒臣褚无量,少年时专心读书,善辞藻,工经籍,官至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深得唐玄宗信赖。吴越名将曹信、曹圭、曹仲达,实行“保境安民”国策,深得吴越王赏识,且深受百姓爱戴,当地建有将军殿一座,以祭祀曹信祖孙三代。明末清初学者、诗人沈谦,著有《东江集钞》《南曲谱》《古今词选》等著作,特别是他编纂的《临平记》,是临平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志书。清文渊阁大学士孙士毅被誉为“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任翰林院编修时,与纪晓岚同为《四库全书》总纂官;他战功卓著,为维护我国领土完整、确保西藏长治久安作出了不朽贡献。国学大师俞樾寓居临平几近30年,视临平为第二故乡,一生勤奋治学,著作宏富,曾为《临平记补遗》作序,为临平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宣传临平的名人,让更多人了解将军殿弄、三曹街的来历,让更多人走进俞樾纪念馆,让更多人为家乡感到骄傲与自豪。
▲广济桥造型古朴,势若长虹,
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
古建筑彰显临平水乡特色。地处江南,桥是临平与外界联系的纽带,也是独特的风景。临平的古桥,承接过先民足履,凝结了百姓智慧,见证着社会变迁。明弘治年间,鄞县人陈守清感于塘栖运河两岸居民竹筏渡河之险,立誓修建桥梁。工匠费殷,久莫就绪,他竟削发为僧,四处奔波,化缘募捐。弘治十一年(1498),气势雄伟的七孔拱桥建成,时名通济桥,又名广济桥。桂芳桥,又名东茆桥,横跨临平上塘河,始建年代不详,有元、明、清修葺纪年石刻3条。南宋末年,临平人徐宣与弟寅、垓联合太学生数十人参奏贾似道,反遭陷害入狱。后三兄弟同登进士,徐垓居榜首。里人为表彰徐氏兄弟敢于和权贵斗争的英雄气概,于东茆桥重建时改名“桂芳桥”,取“兰桂腾芳”之意。2013年,大运河临平段(含两条河道、广济桥、桂芳桥)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平现存古建筑大多依水而建,以塘栖古镇运河两岸较为密集。塘栖在明清时被誉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到解放初还留存“三十二爿半桥,四十七条半弄”。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一些过街楼和弄堂陆续被拆除,现存的遗迹仅乾隆御碑、太师第弄、郭璞古井等8处。太师第弄尚存数幢清代住宅,建筑四周筑有封火墙,既防盗又防火,大门均为石库门,筑有门檐,门檐上雕龙画凤,颇为考究。这些古桥古建筑局部保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特色,既是研究临平历史的实物例证,又是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基础,更是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
名木古树见证临平的风雨沧桑。我区现有88株百年古树,其中2株树龄逾500年。上世纪,农村建造房屋、添置家具往往就地取材,砍伐房前屋后的树木。而今,这些古树历经沧桑枝繁叶茂、屹立如初,蕴含着多重意义:它们是有灵性的生命,被当地视作护佑平安的吉祥树,成为一代又一代临平人美好愿景的寄托;它们是有情感的生命,安隐寺遗址前的百年古树群见证家乡的巨大变迁后眉舒目展;它们更是需要“接力传承”的生命,祖先把名木古树这笔“活遗产”留存下来,我们更应不断提升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水平,切实守护好“绿色活化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思念古树,酝酿出的是一段乡愁;留住古树,乡愁便有了依托,便有了具化的形象。
▲夜幕降临,东湖畔华灯初上,
我区文化地标“临平大剧院”美景如画
富饶的沃土孕育临平名优特产。人们常说,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得从当地特产、美食开始。临平土壤肥沃、物产丰饶,自古就是鱼米之乡、花果之地。塘栖枇杷,历史悠久,颇负盛名,赢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国字号荣誉。小林黄姜,早在1600年前就有栽培,北宋年间盛产,是全国栽培历史最久的姜种之一。姜块大、姜丝黄、姜汁浓、姜味清香,小林黄姜在苏东坡、范成大的诗篇里均有相关表述。“老字号”店铺是古镇临平和塘栖的传统记忆,更是镇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百年汇昌,原称“汇昌南北货栈”,始创于清嘉庆五年(1800),为首批“杭州老字号”“浙江老字号”。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上,“汇昌”的桂花姜等蜜饯产品荣获最高奖(特等奖)。民国时期,金石大师吴昌硕与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到塘栖探访好友——“汇昌”掌门陈继明,并品尝蜜饯。将临平的名优特产发扬光大,要求我们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保护本地名优特产种质资源,擦亮临平老字号金字招牌,给更多人留下“舌尖上的临平记忆”。
风俗民俗演绎临平地方文化。风俗是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等的总和,而民俗是依附人民生产、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临平区自然条件优越,农耕文化深厚,促成了起源于风俗民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塘栖素有栽桑养蚕的习俗,唐代开元年间丝绵就被列为贡赋,到清康熙年间丝绵制品更是远销日本。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采集茧子后经过选茧、煮茧、漂洗、剥茧做“小兜”、扯绵撑“大兜”、晒干等多道工序,制得一张洁白柔滑的丝绵。2008年,塘栖清水丝绵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于2019年9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平滚灯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南宋,形成在钱塘江北岸(现临平南苑、乔司一带),是集竞技、武术、舞蹈于一身的民间舞蹈。每逢元宵佳节或庙会,滚灯都入选迎会仪式中的特色节目。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滚灯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平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0项,每一项都承载着一段回忆,见证着一段历史,凝聚着一代代匠人的心血。关注临平的风俗民俗,将精华提炼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融入现代生活,需要各方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来源:临平发布(作者丨丁少华 记者丨陈书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