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 在第三次纳卡冲突爆发之前,阿塞拜疆军队就已经对该地区形成了三面包围的态势,加之双方军事力量差距悬殊,导致亚美尼亚在战略和战术上都没有赢的可能。
2. 冲突爆发之前,亚美尼亚和美军在埃里温举行“雄鹰伙伴2023”的联合军事演习让阿塞拜疆感受到危机的存在。如果美国介入南高加索局势,那么阿塞拜疆的战略机遇将转瞬即逝,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也将被削弱。
3. 第三次纳卡草草收场,阿塞拜疆和伊朗却成为本次冲突的最大获益方,本想“煽风点火”的美国和土耳其战略目的均未有达成。未来,纳卡地区可能将爆发更大规模的冲突。
文|凤凰网军事特约作者 大伊万
当地时间9月19日下午,阿塞拜疆军队突然对对纳卡地区的“阿尔扎赫共和国”进行猛烈的炮击,随后动用弹道导弹和巡飞弹等精确打击武器,依次拔除该地区敌对势力的炮兵和地空导弹阵地等高价值作战目标。
9月19日晚,阿塞拜疆国防部发表声明,当天上午11时许,位于纳卡地区的“阿尔扎赫共和国”军队违反停火协议,使用迫击炮轰击阿塞拜疆军队阵地,导致阿方军人死亡,另有两名阿塞拜疆筑路工人和四名警察因地雷爆炸丧生。为此阿塞拜疆军队被迫在纳卡地区展开“反恐行动”。
图为9月20日,阿塞拜疆军队对纳卡地区展开炮击。
就在外界纷纷判断第三次纳卡冲突全面爆发之际,20日午后,战况来了一个“大转弯”。驻该地的俄罗斯维和部队宣布,经过他们斡旋,“阿尔扎赫共和国”军队决定对阿塞拜疆军队放下武器,保留武器装备转移至亚美尼亚国家境内。
随后,“阿尔扎赫共和国总统新闻处”和阿塞拜疆国防部也先后证实了这一消息,并宣布自当地时间20日13时起全面停止敌对行动。
目前看,各方的停火协议得到了基本执行,只在细节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总的来说,第三次纳卡冲突,仅仅过了一天,刚鸣锣开场,就草草收场。
冲突因何而起,如何结束?
在苏联时期,纳卡地区尽管居民以亚美尼亚基督徒为主,但行政区划上却属于阿塞拜疆,与同为加盟共和国的亚美尼亚一直相安无事。苏联解体后,纳卡地区“人在阿塞拜疆、心在亚美尼亚”导致两国矛盾陡然爆发,在1992年酿成了第一次纳卡冲突。
在俄罗斯的支持下,亚美尼亚将战斗力不佳的阿塞拜疆打翻在地,赢得了第一次纳卡冲突的胜利,随后纳卡地区成立了“阿尔扎赫共和国”。当然这个所谓的“共和国”,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承认,只是亚美尼亚控制纳卡的白手套而已。
纳卡地区战前局势,黄色为“埃尔察赫共和国”控制区
从纳卡地区的地理位置来看,此地位于外高加索山脉南麓,整体海拔较高,站在纳卡高原顶端,可以直接俯瞰阿塞拜疆国土核心区域希尔万平原和穆甘平原。对于阿塞拜疆来说,纳卡地区就是阿塞拜疆国土西部的绝境长城;对于亚美尼亚来讲,纳卡地区则是有朝一日兵进阿塞拜疆精华区的战略前哨,双方均志在必得。
因此阿塞拜疆在卧薪尝胆20多年后,于2020年9月27日挑起第二次纳卡冲突。尽管此次冲突阿塞拜疆做了相对充分的准备,且整体实力对亚美尼亚具备很大优势,但在亚美尼亚和“阿尔扎赫共和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下,战斗依然打得异常艰难,阿军损失严重。
一直到阿塞拜疆装备土耳其TB-2察打一体无人机和以色列“Harpo”巡飞弹等装备加入战局后,大量击毁亚美尼亚军队的技术装备,战局才出现改观。最终,阿塞拜疆夺回了纳卡东南部区域,并在正面夺下纳卡首府斯特潘纳克特的锁钥苏沙区。
纳卡地区的地理位势非常重要,是为亚美尼亚高原东部屏障,往东可成为希尔万平原的瞰制地区,往西可成为亚美尼亚本土的屏障。
就在阿军将向斯特潘纳克特发起总攻,亚方防御近乎全面崩溃之际,俄军南部军区及时出手,通过制造所谓的“停火区”,将双方军队分割了开来,随后三方在2020年11月10日签署协议,纳卡地区实现完全停火。
出于制衡双方的考虑,俄罗斯主导的此次停火协议并没有彻底解决纳卡问题。根据协议规定,纳卡地区的克尔巴佳、阿格达姆和拉钦等区域全部被划归阿塞拜疆所有,纳卡首府斯特潘纳克特等核心区域依然由亚美尼亚控制,亚美尼亚可以通过狭窄的拉钦走廊,联通纳卡与本土。
2020年的纳卡冲突,亚美尼亚军队损失严重。
在第二次纳卡冲突中,尽管阿塞拜疆获得了战术性胜利,但并未在战略上彻底解决问题,换言之这是一次并不完美的胜利。以阿塞拜疆领导人阿利耶夫的强势作风来看,第三次纳卡冲突的爆发,仅仅是时间问题,而他现在抓住了战略机遇。
既然如此,第三次纳卡冲突为何在一天之内就草草收场了?首先,以目前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力量对比看,第三次纳卡冲突的结局本并不存在悬念。亚美尼亚在2020年第二次纳卡冲突落败后,并没有下定决心整军备战,而是将希望寄托在外部势力的调停和援助上。
反观阿塞拜疆在总结第二次纳卡冲突经验之后,着重加强以察打一体无人机、巡飞弹、反坦克导弹和弹道导弹为代表的精确打击武器建设。从双方战斗力看,亚美尼亚或“阿尔扎赫共和国”军队本身的赢面就很小。
图为拉钦走廊地理位置
2020年的第二次纳卡冲突已经为阿塞拜疆军队营造了极其有利的战略态势,纳卡地区几乎三面都被阿塞拜疆包围,亚美尼亚仅仅可以控制以斯特潘纳克特和北部的萨尔桑格水库为核心的一小片区域。
该区域与亚美尼亚本土的联系,仅有拉钦走廊的M12公路和公路两侧宽度5千米的带状区。因此,在第三次冲突爆发之前,阿塞拜疆军队就已经对纳卡地区形成了包围态势,纳卡地区的军队在战略上就没有任何赢的可能。
亚美尼亚的古怪态度
本次冲突爆发之际,面对来势汹汹的阿塞拜疆军队,亚美尼亚方面的态度却异常古怪。在19日下午阿塞拜疆发起全面进攻后,亚美尼亚国防部却发表了一则莫名其妙的声明,纳卡地区的“阿尔察赫共和国不存在亚美尼亚军人”,该“共和国”和亚美尼亚没有丝毫关系。
随后亚美尼亚总理尼克尔.帕希尼扬也对外表示,在承认纳卡地区主权归属阿塞拜疆的基础上,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并没有进入冲突状态”,同时还表示,正是俄罗斯的不作为导致了目前的现状。
9月19日,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发生示威,群众要求政府出手。
俄方在20日斡旋停火后,帕希尼扬在亚美尼亚国家通讯社的直播中指出,俄维和部队的斡旋“主要是为把亚美尼亚拖进和阿塞拜疆的冲突中去”。他还宣布,俄罗斯应当为纳卡地区的现状负责。其表态毫无逻辑可言。
亚美尼亚政府在这一轮纳卡冲突中采取的“鸵鸟政策”,必将在战役和战术上导致亚美尼亚军队进一步离心,事实上目前埃里温出现的大规模示威已经部分证明了这一点。亚美尼亚政府的这种奇怪表现可能有两个因素:
首先是战略上及时止损,亚美尼亚军队在2020年的纳卡冲突中损失严重,无论是人力还是技术装备都是如此。在此后三年的时间里,亚美尼亚军队在军备上问题重重,相对于阿塞拜疆军队的劣势进一步扩大。因此,亚美尼亚在紧要关头果断选择与“埃尔察赫共和国”切割,其实就等于选择了“放弃治疗”,对阿塞拜疆采取了全面避战策略。
2020年,亚美尼亚快弹尽粮绝,俄大批坦克运往边境,阿塞拜疆态度开始转变。
对亚美尼亚来说,更大的危险在于阿方军队向纳卡地区发起进攻后,是否还会进一步剑指亚美尼亚南部?由于阿塞拜疆国土东西分离,西部与土耳其接壤的纳希切万地区对于阿塞拜疆来说,打穿亚美尼亚南部,打通阿塞拜疆国土联系的战略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亚美尼亚否认自己和阿塞拜疆处于冲突状态,否认自己和“阿尔察赫共和国”之间的联系,其实还有避免将冲突扩大,不给阿塞拜疆制造进攻亚美尼亚本土的借口。目前来看,阿塞拜疆暂时还没有进一步将冲突扩大的企图。
其二可能背后是美国在作祟。其实,亚美尼亚对于俄罗斯在2020年纳卡冲突中的表现是很不满的,是否要转投美国的怀抱,是近年来亚美尼亚重要的公共议题。
今年以来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在相关议题上时常抛出前后矛盾的说法,比如宣布要退出集安组织,打算加入北约,逮捕普京之类的言论,就是亚美尼亚这种战略摇摆的明证。
亚美尼亚国防部11日表示,代号为“雄鹰伙伴2023”的亚美尼亚与美国联合军演在亚美尼亚境内拉开帷幕。
亚美尼亚有情,美国也有意,就在这一轮纳卡冲突爆发之际,亚美两国军队正在埃里温举行“山鹰伙伴-2023”联合军事演习。这意味着亚美尼亚试图在对外战略上逐步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转而投向美国的怀抱。
也许正因为这次演习,让阿塞拜疆进一步感受到了危机的存在。如果让美国介入亚美尼亚局势,那么阿塞拜疆的战略机遇期将会逐步消逝。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亚美尼亚在战略上“更换赛道”客观上促成了阿塞拜疆这一轮“抢攻”,在美国介入之前造就既成事实。
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前不久各种奇葩言论迭出,时而要求加入北约,时而要协助国际刑事法院逮捕普京,背后反映出了这个国家在战略上的摇摆。
在第三次纳卡冲突局势基本上尘埃落定之后,亚美尼亚基本上也就“不装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完成战略转向,不仅全力切割和纳卡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甚至还将纳卡现状的责任推到俄罗斯身上这种迷之操作。
亚美尼亚这是在美国的撺掇下,先将责任推给俄罗斯,再投入美方怀抱。这对于俄罗斯在南高加索山脉地区的战略存在又是一记重击,只是目前俄方战略重点全部放在乌克兰,已无暇他顾。
尘埃落定,谁赢谁输?
纵观此次不到1天就草草收场的第三次纳卡冲突,涉事各方到底谁赢谁输呢?阿塞拜疆在战略时机的选择上极其精准,一是选择了亚美尼亚相对虚弱,实力尚未恢复的节点;二是选择了亚美尼亚准备战略“跳船”,试图转向美国和西方但尚未转变完成的节点;三是选择了欧盟正处于能源危机,同时还为乌克兰问题自顾不暇的节点;四是阿塞拜疆还获得了以色列的军事支持,通过有效的政治公关得到了俄罗斯的谅解和中立。
事实证明,阿塞拜疆选择在这个时机动手,各主要国家不是自顾不暇,就是暗通款曲,阿塞拜疆这次“押”对了。
2020年的纳卡冲突后,亚阿双方都已经竭尽全力。
对亚美尼亚来说,在2020年的第二次纳卡冲突之后,该地区之于亚方已然是冢中枯骨。似乎在帕希尼扬看来,亚美尼亚真正的问题,是纠结下一步继续秉持和俄罗斯交好的政治路线,还是果断转投美国的怀抱。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第三次纳卡冲突和今年五月布林肯主持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外长三方会谈时亚方对“纳卡主权属阿”的表态,实际上已经有“甩包袱”的倾向。
此次趁着新一轮纳卡冲突果断止损,尽管弄得脸上无光,但亚美尼亚真正的意图在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在这一战略意图不明的情况下,目前的亚美尼亚也只是说小输一阵。
亚阿作为此轮纳卡冲突的当事国其实并不是最大的获利方,纵横捭阖南高加索山脉的几个域外操盘手,他们的利益才是最为重要的。俄罗斯在冷战结束初期,出于控制南高加索山脉地区的战略考量,出手帮助了亚美尼亚一次。
20日,纳卡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维和人员帮助民众撤离。
在车臣地区问题基本解决,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关系一般的情况下,亚美尼亚之于俄罗斯的战略意义,其实在逐步下降的。2018年的“天鹅绒革命”后,和俄罗斯渐行渐远,这必然会导致亚美尼亚在俄罗斯眼中战略地位的进一步弱化。
对美国而言,亚美尼亚事实上不是一个多重要的地方,相比之下,美国还是更看重土耳其的战略作用。在美国全部力量已投入印太战略和“乌克兰保守计划”的情况下,能给亚美尼亚投入多大的精力,需要打个问号。
或许美国挑动此次纳卡冲突多少有些想给俄罗斯添堵的意味在里边,但亚美尼亚目前对于俄罗斯其实没那么重要。而即使如此,俄罗斯在冲突爆发后,也以快速斡旋停火,再度证明其在南高加索山脉地区余威仍在。
相比之下,美国的斡旋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派出几十名士兵和亚美尼亚联合军演,也没有吓住阿塞拜疆军队前进的步伐,想给俄罗斯添堵,没想到自己才是“小丑”。
冲突爆发后,土耳其表示支持阿塞拜疆的行动,称阿塞拜疆发动军事行动是“针对亚美尼亚非法武装分子长期以来的武装袭击和挑衅”。
除了美俄之外,土耳其和伊朗才是此次纳卡冲突最大的幕后博弈方。伊朗之所以介入纳卡冲突,主要是为避免自己和阿塞拜疆形成太长的边境线,使阿塞拜疆和土耳其这一对事实上的联合体变成其北方强邻,因此有一个亚美尼亚作为牵制,对于伊朗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事关伊朗的切身利益,从此次纳卡冲突的结局来看,阿塞拜疆暂时还没有彻底打垮亚美尼亚,因此,对于伊朗来说,这一轮纳卡冲突的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土耳其的战略野心则更大,阿塞拜疆之所以要夺下纳卡之后,剑指纳希切万,最大的战略目的就是为土提供一条直接进入中亚的战略通道。土耳其凭借意识形态渗透,搞所谓的“突厥国家联盟”,成功地把手伸进了中亚地区。
美中不足的是,土耳其偏偏没有进入中亚的直接陆上通道,不是通过伊朗就是通过阿富汗,或者俄罗斯。可想而知,周边国家不会允许土耳其这么轻松地把自己的影响力投送入中亚。
高加索山脉南部地图,阿塞拜疆和纳希切万的战略意义一目了然
如果阿塞拜疆能够在冲突中打通本土和纳希切万的通道,占领亚美尼亚国土南部,那么从土耳其到巴库穿过里海,就有了一条能直接通向中亚的海陆通道。因此一旦纳卡战局演变为阿塞拜疆对亚美尼亚南部领土的诉求,情况有可能发生突变,土耳其将成为此次乱局中最大的一个赢家。
只不过这一战略意图由于各方掣肘暂时无法实现。对土耳其来说,现在阿利耶夫已达成战略目标,该轮到埃尔多安觉得美中不足了。
图为阿塞拜疆军队使用远程武器打击纳卡地区军事目标
一天之内结束的第三次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和伊朗基本上算是满意而归了。亚美尼亚和俄罗斯虽然面子上不太好看,但前者获得了战略转机,后者则在高加索山脉以南还保有一定的话语权,因此也都不算输得太惨。
倒是美国和土耳其,前者试图在南高加索山脉打压俄罗斯的影响力,后者则想把本土和里海连成一片,结果战略目的都没有达成。对于美国来说,说不定会在这个世界的其它地方挑动冲突另开新局。
对于土耳其来说,也许会在未来另寻机会直接进攻亚美尼亚国土南部,像此次阿塞拜疆一样从战略上彻底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已经偃旗息鼓的第三次纳卡冲突,也许只是下一次更大规模冲突的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