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只画高尔夫球场的艺术史家 - 凤凰艺术

凤凰艺术
2023-11-23 21:20 来自北京

张少侠油画作品展

2023年11月8日,“高尔夫风景:张少侠油画作品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成功开幕。

张少侠以美术史家、大学教授、艺术学院院长的身份进入了商海打拼,此次展览展出他创作的40幅风景画、80年代的手稿以及多种著作。陈孝信、朱青生、高名潞、邵亦杨、王林、徐虹等批评家莅临现场,讨论了绘画在数字时代的存在意义。

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特约撰稿人于奇赫的评论文章,以及评论家们对艺术家张少侠的评论。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 高尔夫风景:张少侠油画作品展 视频

虽然风景画出现的历史要晚于洞穴壁画中的野牛形象,但是具有风景元素的绘画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初具雏形。在位于今天土耳其境内的加泰土丘(atalhyük)遗址中,当时的人们使用红色氧化铁成分的颜料在泥墙粉壁上涂绘,有研究显示其表现的是该地区的平面俯视图,主要是村庄及附近的火山。

▲ 加泰土丘遗址疑似“风景”壁画残片与线描图

此后,人们逐步将自然把握为风景,英国画家约翰·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在英国风景画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荷兰风景画派、法国巴比松画派、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美国哈德逊风景画派、俄罗斯弗拉基米尔风景画派也都各有特点,中国古代对于风景的描绘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观念而不仅仅是散点透视。

▲ 约翰·康斯特布尔1829年创作的作品《古塞勒姆》

▲ 五代董源创作的《潇湘图卷》局部

摄影技术在上世纪冲击绘画后,本世纪由AI完成的、富有科幻感的风景画已经出现在了中国城市地铁通道中最为显眼的地方。以往古典主义风格的风景油画似乎沦落为一种低端的“行画”,连高档酒店都不愿意悬挂。似乎,风景油画已被判定为一种泥古不化的传统,真正地进入了艺术史的博物馆中。

艺术家张少侠画了许多以高尔夫球场为题材的风景画,是他在世界各地打球时创作的,其中的40幅正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我让我在美国的朋友用GPT搜索,到底有没有人一直在画高尔夫球场?结果好像是没有。我发现高尔夫球场真的不好画,这个度很难把握,画像了就俗气了,不像也没意义”,张少侠说道。

▲ 展览现场

张少侠是谁?“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的:“张少侠教授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研究西方美术史的学者之一,是中国文革后第一批艺术类研究生,入读南京艺术学院,师从美术史泰斗刘汝醴教授。研究生三年,写出了百万字的《欧洲美术史》教材……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出版了《欧洲工艺美术史纲》《亚洲工艺美术史》《非洲和美洲工艺美术》等一系列的学术专著,填补了我国世界工艺美术史研究的一大空白……

▲ 《欧洲美术史》

▲ 《亚洲工艺美术史》

▲ 《欧洲工艺美术史纲》

▲ 《非洲和美洲工艺美术》

张少侠教授和他的学生李小山撰写了轰动画坛和学界的第一本《中国现代绘画史》专著……出版了代表性学术专著《西方美术发展史》(上下卷), 接着又出版了倾力编撰的《世界绘画珍藏大系》这一鸿篇巨制……”

▲ 《中国现代绘画史》

▲ 《西方美术发展史》

▲ 《世界绘画珍藏大系》

但是,“百度百科”的介绍止于“后留校任教,副教授”,并不能解释张少侠为什么有充足的资金和时间画画高尔夫球场的问题。而对于这位传奇教授日后经历的搜索,则解决了我的疑问:张少侠离开南京艺术学院后,任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首任院长,之后下海经商、创立企业,并从海南转战渝、沪,成功开发了重庆长江大厦、上海南国花园、海口凯撒豪庭、滨海国际金融中心、文昌威尼斯滨海大酒店、南国威尼斯城等房地产项目。

集学者、院长、企业家、艺术家于一身,且在每一个领域内都游刃有余,张少侠是少有的复合型人才案例。因此,如果了解了艺术家的人生历程后,或许就不会从绘画技法和风格的角度上审视这些画作,而应该关注主题,即高尔夫球场意味着什么。

追溯高尔夫球运动和高尔夫球场的起源已经没有意义,因为众说纷纭,但基本上指向了英国的苏格兰地区。而高尔夫球场无论建在世界什么地方,都呈现出一种地形平坦而不乏有一定起伏、绿色植物充裕茂盛的景观,有的还拥有山地、湖泊与成片的林地。而在高尔夫球场之外,一般还应包括俱乐部会馆、后勤管理办公室、停车场等服务设施,以及高档度假酒店、游泳池和其他娱乐设施。

正如诞生于中世纪的草坪一样,因其需要大片土地、大量稳定的供水与定期的人工修剪,逐渐成了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对草坪的过多浇灌也加剧了郊区的排水问题,这种问题也同样出现在高尔夫球场内;此外占用过多的土地、因使用杀虫剂、肥料和其他制剂而造成水资源污染,还有自然景观的消失、对野生动物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也使得高尔夫球场广受非议。

高尔夫球场同样能够让军政高层陷入舆论漩涡。上世纪末民主党参议员普罗克斯迈尔曾批评过五角大楼每年花费近1400万美元打理其遍布全球的300个高尔夫球场。1996年,电视系列片《美国国防监督》报道称,五角大楼的精英以及政府高级官员仍然用纳税人的钱在美国军方管理的234个高尔夫球场里玩乐。

从2004年开始,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高尔夫球场项目在2006年底被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1年,国家发改委会同11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但是仍有地方兴建高尔夫球场、置国家政策于不顾,足以显示这一场所具有的魔力。

根据统计,截止2022年中国高尔夫球场为416座,高尔夫球场数量排名前三的区域为广东、北京和海南。海南的高尔夫球场空置率很高,主要依靠来自境外和国内的高尔夫旅游者。深圳高尔夫球场数量虽然没有位居榜首,但一度是中国高尔夫球场密度最大、球洞数量最多、高球消费者最多的地区。

因此,作为全球化表征的高尔夫球场背后,是当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纠缠,其空间状况与人的行为互相渗透,但是在张少侠的笔下显得却是那样的宁静而具有了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田园风光”

当然,展览中的那些高尔夫球场,并非都是张少侠打过的球场,有的是他想打而未打过的球场,或是在他脑中不断生成的一个又一个球场。

“我的梦想是打遍我想打而未打过的球场,画尽我想画而未画过的球场。而最终的画面是我梦境中的、姹紫嫣红的而不仅仅是绿色的高尔夫球场。说不定我的偶像老虎伍兹和麦克罗伊也愿意挥杆其中。”张少侠说道。

▲ 艺术家张少侠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轮值主席朱青生表示:“机器的智能正在一步步剥夺人类的尊严。在这个时候,只有一样东西不能被机器取代,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微妙的差异和根本的不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个人只要不死,差异就不可以被剥夺,也不能够被机械算法完全替代。差异的表达就是每个人如何看待事物,能够把这种不同表现出来的,就是艺术。在高尔夫球场中的角度、地位和感觉,任何人互相之间是不一样的。如何维护差异,如何开示和显现,要靠人把自身的独一无二的感觉化为作品。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有自我的尊严以及自我差异性表达的急迫需要,那就是要表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启发每个人觉察原来自己可以如此不同,因此艺术才有了这样一个要求,那就是重新回到绘画,来解决现代媒介对人的覆盖和控制。”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轮值主席朱青生

朱青生认为张少侠的画法和画技应该说司空见惯,重要的是他在高尔夫球场找到了表达差异的道路、草坪和天空。

“而高尔夫球场从来都是被新媒体——特别是1839年出现摄影以来,1895年出现电影以来,1995年出现计算机艺术以来所摄制和记录,也是被人的手工和独一无二的凝视彻底忽视和无视的地点。在这里产生了绘画的光复,是当代艺术进入新媒体时代的一次人性的光复。”

中国美术馆学术一部副主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主任徐虹认为张少侠先生才情横溢,他对北美地区的高尔夫球场风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感受到他画的比较快,可能是感情比较外溢,而且比较奔放。但是,我觉得他还是很喜欢这些风景,不仅仅是他看到的,而是他平时可能想到的,还有脑海里面浮现出的一种对于高尔夫球场风景的感觉。而且他笔下的风景里面好像配了音乐一样,这种风景有一种流动的感觉,也有点超现实感觉,虽然他画的是现实的。还有一些过程性的东西,在里面记录的很好,所以你仔细看的话,能感觉到这个里面好像有音乐,又好像有故事,还有一些他平时的思考,以及他的情绪的波动。”

艺术家感觉事物的方式犹如一张四处展开的网,每一个触须都相互交叉,因此徐虹说道:“我觉得最让我惊讶的是展览中展出那么多的文献,张少侠先生写了那么多关于美术史的著作,其中有西方的、中国的、还有原始的、当代的,所以我对他刻苦精神非常地佩服。我就想一个人写那么多的文字,而且他还要画那么多的作品,真是很不容易。而且,我觉得这个作品还是能表达他对生活的和生命的一种感受,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大概将来还会有些作品,那个绘画的过程会一直吸引着他。”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谈到,自己小时候就读过张少侠写的外国美术史系列丛书,以及他与李小山写的《中国现代绘画史》:“他的书有自己的观点,把艺术批评带入到艺术史的写作当中,虽然我们现在的艺术史书写可能比他那个时候更系统,知识也更完善,但张老师的书很有激情,就很有意思。”

“张老师的绘画有点介于写实和印象派之间,应该说是一种去具象化的绘画,但也不是抽象画。展出作品的色彩非常地丰富,笔触也很松弛,让人看了以后非常舒服,是很感性的绘画。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很自由地表达出来,而不是循规蹈矩的那种(表现方式)。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事,能自说自话就是一种自由的状态,也非常有意思,这也是他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特点。”

“正因为他并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家,他经商也很好,然后写了很多书,表明他很自由自在的活着。人活得的自在很重要,不是说‘非得怎么样’‘一定要怎么样’,人不要被一定之规给束缚住,就能自由自在地活着,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高的状态境界。”邵亦杨说道。而邵亦杨也曾表示,艺术作品的观念与意义永远是重要的,它为美带来了更深层的精神内涵,如同人的灵魂存在于身体,使美避免成为眼睛的陷阱和肤浅的表象。

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高名潞在本次展览之前并没有见过张少侠,但是读过他的著作:“我今天看了展览,这些手稿让我有很感触,张少侠真是一个非常用功的人。另一方面,接触他这个人,我也觉得(他)非常乐观、潇洒、开朗……张少侠做生意的时候,他那种经历,我们是没法体会到的;但是看他的画,你又觉得他画的很放松。”

▲ 张少侠手稿

“我觉得眼中的高尔夫球场不完全是一幅风景画,必须把它和张少侠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起来,特别是他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去做实业。因为他都是做实业后到高尔夫球场打高尔夫,同时他画这些球场风景。在他看来每一个高尔夫球场都不一样,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并不是要这些作品来说一个理念或者是观念,更重要的是随着他的观察,配合他当时的感情以及当时的这种情绪,所以我觉得这些画还是挺纯粹的,因为他没有想到别的,他也想不到这些画将来是要到放到哪一个地方去展览。”

“这个东西可能对于很多艺术家,特别是年轻艺术家来说不现实,因为我们要面临生存的问题。而张少侠在作画的过程当中,没有这样一种担忧,所以他很放松。因此,艺术到底是一种业余,还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是我们很难跳出现实去进行选择的。张少侠这样作画是和他的本人的身份多重身份是有关的。”高名潞说道。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陈传席认为张少侠是一个天才型的人物,因为一个天赋不高的人,即使经过严格的训练、名师指导、认真刻苦,也很难获得成绩。

张少侠作为中国深入研究西方美术史的先驱之一,陈传席认为他的研究非常深刻、全面:“中国绘画大师真正地能被称之为‘大师’的人,他必须懂美术理论,诗文书法必须都懂。你看石涛、董其昌、郭熙这些人都留有著作,否则就不能成为第一流的大家。”

“张少侠喜欢打高尔夫球、专门画高尔夫风景,他这个题材就和别人不一样。我原来认为他不大懂技法,毕竟是从事美术史研究的,但是现在看来他油画基本功非常踏实。但是我还是觉得学术很重要,你光会技法,那是匠人。我在美国、欧洲考察过那里的本科教育,其中艺术系的本科教育外语占20%、美术史占20%、哲学占20%,绘画相关的课加在一起才占40%。所以西方的学校主要培养学生的学问,不光是技术,当然,技术也是要学一点。所以我希望中国的油画家能多出现一些像张少侠这样的人,能够认真地从事一些研究,然后去实践,也不能只是做研究而没有实践,外国的诗歌、哲学、文学都要看一遍,大家都是思想开阔,才能广大,这样的艺术家画出来的作品才好,毕竟绘画是一种意识。” 陈传席说道。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认为张少侠先生是一代人的传奇,从工农兵学员进入校园、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中国现代美术史、怀着“经世治国”的理想下海投入商业大潮,他的勇气体现一代人的梦想。而这些展出的作品,也反映了艺术从来没有在他的心目中泯灭。

“这些以高尔夫为主题的作品所表现的自然,并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来折射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城市中人们的精神生活的状态,我们在他的作品里得到了一种心情的释放,获得了一种心情的愉悦感。我们本来可以在高尔夫球场去获得这种愉悦感,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进高尔夫球场,所以张少侠先生通过他的油画作品,让普通观众通过他的画面走进这样一个人和自然相结合的地方。”

“我相信张少侠先生的这些作品,有些是写生的,有些是在室内重新再创作的,他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写生很显然是作为一个高尔夫球场的运动者完成的,体现了城市生活中人对自然的一种关照。那么如果说是回到了画室进行创作,那么他一定是带着古典主义的审美,对自然主义的风景进行表达。所以在张少侠的这些作品里面,我们可以读到西方美术史各个阶段有关风景的一种认识,我觉得张少侠的风景的定位是特别具有艺术史意味的。”尚辉说道。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宗贤表示,在学术上如日中天、风生水起之时,张少侠毅然转身走向了天涯海角,而高尔夫球场和艺术永远是少侠先生的诗和远方:“高尔夫球场似乎是貌似客观的呈现,但是可见之景隐含着不可见的心灵诉求。球场是物理空间,更是精神空间。在这里理性与感性、规训与超越、谋划与激情形成张力关系,犹如艺术中生命状态。张少侠的球场是景象更是镜像,折射出生命历程中壮怀激烈,也映照出超然与潇洒,其画作是静穆的——是莱辛说的高潮前瞬间,还是大戏落幕后的回味无穷?给观众留下了想象与回味的空间。”

“高尔夫球场的视觉修辞是平实的,在其中不难看出张先生对西方古典油画技巧的谙熟。构图在平稳中力求内在结构的律动,色彩在协调中追求碰撞感,笔触在沉稳中求丰富变化。高尔夫球场应该有人物活动,但是张少侠先生的画作几乎无人,但是在阳光云彩之中,在抖动的树木与草坪之中,在水潭里,在小径上,总是熠熠着生命的光亮,流淌着音乐般的律动。这是一个见过世面,经过风浪的人安放自我心灵的场所,这是经历叱咤风云之后回归宁静之境的审美精神的物化形式。‘静穆和悦’这是黑格尔对西方古典艺术最精妙的概括。这何尝又不是张少侠先生作品洋溢出的美学气息?”黄宗贤说道。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艺术总监李小山回忆,自己曾与张少侠老师合作完成了《中国现代绘画史》,那段二人近乎形影不离,既有学术上的探究和交流,也有见解上的碰撞和提高。认为张少侠笔下的高尔夫球场就像是莫兰迪的那些瓶瓶罐罐,正是题材引导了观念,观念印证了画家选择题材的精准性。

“张少侠面对高尔夫球场这个特殊题材,采用的表现手法是否贴切?是否有更胜一筹的方式?他并不满意目前这种对他而言过于熟练的画法。用他的话说,不断重复以积聚力量,同时也有相当乏味的时候。他常常放下画笔,自我慎思,也会自我怀疑。我想起一句老生常谈:画什么不重要,怎么画才重要。实际上,对于创作者,绘画中所有现成的观念都是参照,没有对错的问题,只有个体如何选择的问题。毫无疑问,张少侠将遇到许多画家遇到过的普遍性焦虑——这样的焦虑可以是瓶颈,可以是转折。”

“张少侠希望每幅画都能够对号入座,在相似中求不似,在不似中见真容,显然是对技法——构图、用笔、肌理、色彩等方面的严格检测。对象在不同季节里虽有变化,不过变化是表象性的。地貌构造没变,作者的角度及方位又是受限制的。所以,求变化无非靠画面的各种精妙处理。我想说,所谓画如其人,按在张少侠身上恰如其分。他眼界开阔,起点又高。在他的画作前,你分明看到画笔在他手里飞舞,快意十足——那是一种观赏的愉悦:帅气、洒脱、娴熟,外加漂亮。然而,他终究是缜密的人、理智的人。创作的奥秘往往是:理性的守门人越消极怠工,天赋的释放就越自然奔放。” 李小山说道。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刘伟冬和张少侠是同门,都曾师从刘汝醴先生学习欧洲美术史。刘伟冬谈到张少侠在留校教学的同时,先后完成了油墨滚印的《欧洲美术史》教材、《欧洲工艺美术史纲》《亚洲工艺美术史》和《非洲、美洲工艺美术史》的撰写,引起工艺美术学界的巨大反响;张少侠与李小山合作撰写的《中国现代绘画史》对许多现当代艺术家进行了客观的批评和评价,曾在美术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与广泛的讨论和争鸣。

▲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刘伟冬

刘伟冬还特别谈到,张少侠对南京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特别是1985年教育部开始的第二批艺术类博士点的申报工作:“少侠君离开南艺后去了海南岛,在海南大学负责艺术学院的筹建工作。三年之后,又离开校园,泅水于商海。再之后,他是世界各地的跑,周旋于巨商巨贾之间,在商界做得很成功。但以我对他的了解,他是身在商海,或是说心在商海却魂系艺术,艺术的基因早已溶解在了他的血液之中,无法摆脱。

“2018年,少侠君重拾画笔,以他去过的世界各地的高尔夫球场为对象,创作了五六百幅油画作品。同样地,在我看来,他的这些作品与其说是钟情于风景,倒不如说是钟情于回忆,钟情于艺术,忠实于内定。”刘伟冬说道。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封鈺表示,张少侠先生的油画作品让他深受感动:“其作品色彩朗澄明快,构图严谨如画,虽然是用了西方的质材和技法,但纵观而言,其作品有宗炳讲的:‘山水质有而趣灵’‘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的趣味;又有晋人‘林无静树,湖光云影’那种超然玄远的意趣。作品同时也体现了其对艺术史深耕后的实践体悟——表征了主、客观,真实与艺术的界限,达到了‘趣在法外’的创作思想。”

“张少侠先生的作品深透哲学意味,为观者建立了最高的美的意境!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世界各地高尔夫球场的绮丽风光,也让我们畅游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封鈺说道。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德也谈到,不必从油画技法和风格史议论张少侠的风景画,而题材才是应该关注的对象。高尔夫球场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第三自然”,也是一种存在于现实而又很不现实的人间景象:“少侠原本出身画坛。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同李小山联手撰写《中国现代艺术史》,名噪一时。中年转投实业,成为上海最大的房地产老板。这个造就和埋葬天才的产业,众多风云人物先后在这一领域折戟沉沙。少侠的事业却做得辉煌而又全身而退,过人之处加先见之明兼而有之并成就了一代才俊。其间,少侠游历世界各大艺术馆,编篡了一帙精美无比的西方油画艺术史画册。然后专注于油画,作为人生的归宿。”

“少侠号侠僧,顾名思义是精神领域有所归依。文人归依宗教,我一向以为只是一时兴致。尽管入僧入道者代不乏人,但大都不得已而为之,从王维到倪瓒到四僧到李叔同,绝少例外。有次我同终南山明远法师自由交谈。我说过:‘我们当下面对的时代,社会问题远比释迦牟尼时代既多又复杂’。明远法师说:‘是的’。我说:‘既然如此,你们这代高僧应当超越释迦牟尼’。明远法师不直面这种槛外人的问题,不过它却是所有归依者心底应当自我参悟的精神结点,少侠也不会例外。”彭德说道。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林书传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他在开幕式中说道:“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也是我策划的一个特殊的展览。今天学校老师们来看这次展览,纷纷表示是看这些书长大的,听到这句话我特别紧张,我这是在给祖师爷策展。也特别感谢张老师能给我和南艺美术馆这样一个机会来策划本次展览。”

▲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林书传

林书传与张少侠老师接触下来,他认为除了还在张老师笔下努力“生长”的作品外;关于张老师个人,在成功学概念下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可以被拿来展示的社会学样本:“拿起,做好,放下,选择,每一个看似轻松的动作,每一次个人身份的叠加与转变,都有着极不轻松的积累过程,而这种样本恰恰是需要向学生与观众去展示的。从2018年开始逐渐卸下所有的多余身份,分配了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在现有的绘画创作上,工作室堆放着几百件作品是可以自己说话。张少侠老师到了可被学界称为老先生的年龄,却还在给年轻人展示更有活力的工作状态。南艺展览只是艺术家张少侠新的起航,充满好奇心与专注度的他,一定还会用画笔在已确定的明年英国伦敦大学和意大利佛罗伦萨贝尼尼博物馆的个展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高尔夫风景 | 张少侠油画作品展

出品人 :李小山

学术主持 :刘伟冬

策展人 :林书传

展览时间 :2023.11.8—11.27

展览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号展厅

(凤凰艺术 南京报道 撰文/于奇赫 编辑/卢宇新月 责编/索菲)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