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师节前夕,豫章师范学院86届优秀校友、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俐受邀赴北京参加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并作代表发言。在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张俐勉励学弟学妹们不仅要在学科知识、文化底蕴、专业技能上提升自己,更要树立远大志向,成为高素质人才,勇挑时代重担。广大师生为之敬佩、倍感骄傲,也备受鼓舞。
近年来,豫章师范学院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0月30-31日,学校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12468”战略安排,即今后一段时间,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校师生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个根本”),坚持教学中心地位,聚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校园扩建“两个重点”,努力构筑“四大高地”、建设“六个豫章”、实施“八大工程”,全面开启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建设新征程。
扬优势扩影响努力构筑“四大高地”
胸怀国之大者,书写教育担当。近年来,豫章师范学院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着力构筑江西红色文化育人示范高地、江西特殊教育人才培养高地、和南昌基础教育服务高地、南昌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四大高地”。
构筑江西红色文化育人示范高地。作为江西省首批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示范校,积极探索“万子牵红”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模式,努力打造成具有江西地域特色、师范教育特色的新时代红色文化育人示范高地。积极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进培养方案、进课程课表、进实践活动、进学业评价、进责任考核“五进”工作,创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立体式、长效化红色文化教育体系;从课程开发、教材创编、作品创作、理论研究、新媒介宣传等全方位发力,促进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无缝对接,《红色安源 工运旗帜》“行走的思政课”系列课程入选教育部主办的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让“红色文化育人示范高地”成为学校的鲜明标识。
构筑江西特殊教育人才培养高地。学校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提出的“弱有所扶”和“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大力加强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努力打造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全省特殊教育人才培养高地,特殊教育的研究重地、高端智库、学术交流重要平台和特殊教育融合资源中心。积极探索建设“1+100”特殊教育协作共同体,在江西省遴选100个有特色有影响的特殊教育学校,形成有豫章特色的特殊教育共同体办学格局,构建新时代江西特殊教育发展新态势,整体提升江西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加强与省、市残疾人联合会等机构合作,共同组建儿童康复产业学院。依托江西省特殊教育融合资源中心,建设江西省特殊教育网络资源平台,打造江西省特殊教育大数据中心,为江西特教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构筑南昌基础教育服务高地。学校坚持为南昌基础教育服务,将教育理论与办学实践相结合,以创新教师教育模式为抓手,以服务、引领南昌基础教育为导向,促进师范教育内涵式发展。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引导南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工作;发挥继续教育学院的职后培训职能,构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训体系,把学校建成南昌教师培训和咨询服务中心;定期举办各类基础教育论坛,如小学校长论坛、幼儿园园长论坛等,同时定期派专家到中小学进行教学研究指导,形成双向互动工作格局;做大做强附属教育,围绕助力南昌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锚定“打造立得住、叫得响、传得远的豫章师范学院附属教育集团品牌”目标,持续加强与县区合作,为办好基础教育彰显豫章担当。
构筑南昌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学校重点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对标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建设目标,积极对接省市重点产业和南昌市“一枢纽四中心”建设和“4+4+X”产业体系构建的现实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完善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更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作为”的应用型人才,使学校成为南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坚持在服务南昌发展中推进改革,以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办学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汇聚人才队伍、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南昌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新高地。
夯基础聚合力全面建设“六个豫章”
春风化雨润杏园,知行合一育新人。近年来,豫章师范学院把教学环境建设作为百年大计之基,以全面建设“六个豫章”为抓手,着力为广大教师营造安心从教、潜心科研、争创一流的舞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进步的学习生活乐园。
建设“文明豫章”。坚持文明创建与事业发展同步、常态创建与长效机制同向、校园文明与师生素质同进。积极开展文明院部、文明班级、文明社团等创建评比活动,深化“声动豫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品牌、“豫章大讲堂”文化学术品牌、“青锋三人行”团建品牌、“豫章社彩”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推进“美育文化节”“体育文化节”及“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和“返家乡”社会实践项目常态化。建立健全教师荣誉体系,努力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全力以赴巩固好省级文明校园成果并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建设“平安豫章”。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夯实平安豫章建设基础,建设“安全、稳定、有序、开放”的平安豫章。通过校地联动、季度例会联判、多部门联查;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安全应急演习,紧盯食品安全、校园及周边治安,预防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构建“五级网格”“四位一体”宿舍管理体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建设“幸福豫章”。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发展教育,提升广大教职工的幸福感、满意度,为学校改革发展凝聚磅礴力量。完善学校职称评聘制度,突出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中的贡献,优化评优评先机制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建立更加科学的分配制度,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在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加快推进人才公寓、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等一批民生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办学条件,解决师生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
建设“勤廉豫章”。坚持以四个“廉洁+”为抓手,构建“文化育廉、监督促廉、阵地培廉、作风正廉”格局,因地制宜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将校史校情和革命传统融入廉洁文化教育中,把廉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清风扬帆,廉洁启航”毕业生纪律教育活动,学校纪检干部深入一线“送纪律教育到基层、到支部”,举办“室组校”红色走读活动,激励师生传承廉洁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重要节假日,提前下发工作提示,认真开展廉政警示教育,进行提醒式、跟进式、嵌入式谈心谈话,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方面的要求作为谈话重要内容,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以“四不两直”方式,紧盯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开展督查,并持续跟踪问效,将勤廉思想融入权力运行全过程,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
建设“创新豫章”。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学校改革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破除制约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着力开展“创响豫章”系列活动,着力推动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实现学校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点平台、重大科研项目建设在同类型高校中排位有明显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着力推动科研平台建设和培育创新团队,整合学术资源,建设一批校地联合研发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和产教融合平台。
建设“美丽豫章”。打造“美丽校园”,构建更加宜学、宜教的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校园,努力构建绿色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和谐舒适的育人环境。塑造“美丽教师”,通过政策激励、价值引领、选树典型、事迹宣讲等方式,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涵育新时代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精神风貌。锻造“美丽学生”,坚持榜样引领示范,定期开展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评选表彰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弘扬“厚德博学、崇真重行”的校训精神,开展“勤学、促学、助学、领学、励学”五位一体学风建设活动,努力营造“好思善问、学做并举”的良好学风,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提质量强保障深入实施“八大工程”
育人必先兴学,强教必先强师。有高质量的教师、高质量的学科、高质量的服务,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近年来,豫章师范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时代脉搏,融入发展大局,开启质量兴校的“八大工程”。
实施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围绕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新设一批适应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主动布局大数据、新能源、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应用型专业,着力打造一批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推进校企、校地、校所、校校深度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建设一批开放式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和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中心、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人才培养平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人才固本强校工程。围绕办学需要,科学规划、精准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设立高层次人才计划专项基金,加大专业建设紧缺人才、学术领军人才、高端应用型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力度。拓宽引才渠道,面向海内外招聘二级学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加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等聘任力度。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教学科研基地访学、研修、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提升学历、提高学术水平。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着力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计划。着力锻造“金师”,培养一批教学名师,中青年优秀教师和金牌教师,深入探索开展“名师名家工程”。
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工程。改革教师评价,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教师科研评价,建立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分类分级评价的科研管理体系,完善“以贡献定报酬”、待遇与责任、能力和实绩相对等的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学生评价,树立科学成才观念,落实德育、体育、美育、劳育评价制度。深化校园劳动育人、文化育人、社团活动育人和志愿服务育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改革用人评价,坚持正确的人才观,健全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与岗位职责需求相适的人才使用机制。
实施教育质量保障工程。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与学生全面发展有效对接,打破院(部)和专业壁垒,强化通识教育,推进大类培养。深化以“学”为中心的本科教学体系建设,着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启动豫章学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实战化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和特色发展。构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打造高水平应用型课程群,产出一批高质量本科教学成果。做实做强创新创业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努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双创教育示范平台和“金课”,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
实施科研能力培育工程。深化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聚焦国家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科研人才队伍资源配置,凝练特色研究方向,布局建设校级重点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积极谋划建设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科研团队,奋力打造成学术共同体、科研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强化标志性成果培育,积极谋划布局高级别项目和成果奖培育工作,力争产出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优化科研与产业对接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走进生产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技术对接,解决产业实际问题,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对接、全面融合,让科研成果在转化应用中创造更大价值。
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适时开展学科专业调整和二级学院设置,进一步优化校内人力资源配置。推进绩效分配改革,建立绩效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挂钩的分配制度。推进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学习型管理队伍,提升行政人员的综合素养、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推进后勤资产体制改革,建立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和资产管理体系。推进办公数字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逐步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建成“智慧育人、开放共享、安全可靠、融合发展”的智慧校园。
实施办学条件改善工程。从硬件条件提升、软件环境改善、加大资金投入三个方面,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推进校园扩建项目建设,按照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校园建设目标,形成一轴、两核、五区的校园格局。重点瞄准校园路网格局优化、教学场馆设施设备升级、山水校园文化理念提升三个方面精准发力,把豫章文化搬到山水校园之中,让校园成为城市“绿肺”,营造人文、绿色、科技的生态校园。统筹推进实验实训室建设,加快智慧教学环境建设,推动教学云平台、智慧教室建设,实现教学统一管理。
实施党建引领铸魂工程。扎实开展“双融双育”,深化“三人行”党建品牌建设,大力推进二级学院“一院一品”建设,培育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持续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谈心谈话制度等,深化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活动效果,教育引导全体党员立足岗位奉献,勇于担当作为。深入实施党建“对标争先”项目,以党建工作成效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新起点,豫章师范学院将继续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担当,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秉承“厚德博学 崇真重行”的校训,坚持立足南昌、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全面推进建设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豫章师范学院力量。(图片由豫章师范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