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修明
特朗普大规模加征关税,直接带崩了全球股市,道指、纳指一天跌超5%,美股两天累计蒸发6.5万亿美元。恒生指数跌幅则达到11%,A股创业板的跌幅也超过了10%。美国前财长称如果特朗普的关税被完全执行,将给美国带来30万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大部分成本都由美国中低层负担。
但历史告诉我们,世界还远没有到真正的“至暗时刻”,经济崩溃只是特朗普风暴导致的第一轮后果。作为全球经济的引擎、全球贸易的最大需求端,一旦美国关闭国门,将对依赖出口的国家造成严重打击,这些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导致政权更迭、社会不稳和民粹主义势力抬头,在这些压力下,世界大战将不再是遥远的幻想。
30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大萧条,为了保护美国企业和工人,美国颁布了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平均关税税率提高到20%左右。美国发起贸易战后,各国纷纷跟进,导致全球贸易额从1929年的360亿美元锐减到1932年的120亿美元,足足减少了66%。
20世纪初,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美国关闭国门直接导致世界经济崩溃,深刻打击了依赖出口的德国和日本经济。在经济崩溃后,德国魏玛政府失去权力,纳粹党上台,日本军国主义的力量也完全压倒了犬养毅为代表的“明治元老”,间接让两个国家走向了战争。美国对二战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繁荣与衰退》的作者格林斯潘一针见血地指出”总的来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证明,美国没能成功从英国手中接过维护全球秩序的责任,该法案是经济学理性在特殊利益集团面前软弱不堪的又一最佳例证“。
01
美国民意促成《关税法》出台,导致世界经济崩溃
经济大萧条爆发后,美国上下一片恐慌,孤立主义的声音迅速抬头。
一战结束后,虽然美国已是第一强国,但当时美国对自己的新角色还没有信心。只有总统威尔逊在内的少数人认为美国的利益已经和世界绑定,美国应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但大多数人民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们的思想仍停留在19世纪,他们认为美国应坚持华盛顿、杰斐逊以来的传统,美洲之外的事情与他们无关。大萧条后,恐慌更加强了人们“各扫门前雪”的心态,当时美国的工会与农会都支持政府对外国商品征收高关税,以保护国内产品的销路和国内就业。
民众因为愚昧不清楚后果,但经济学家们清楚。《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颁布前遭到了美国经济学家的一致反对,当时1028名经济学家联名反对法案,324家媒体中有238家敦促国会不要通过法案,经济学家们认为这项法案是“地方保护主义达到癫狂的产物”。摩根大通的掌舵人托马斯·拉蒙特几乎跪地恳求当时的总统胡佛否决这项法案。
但在民意压力下,胡佛屈服了,通过了《关税法》,法案对900种工业制成品和575种农产品加征关税,平均加税幅度高达18%。法案颁布后,25个国家遂效仿美国抬高贸易壁垒,互相进行贸易战,导致全球平均关税税率飙升,全球贸易额减少了66%,世界一夜间倒退了100年。
《关税法》通过了,但民众期盼的经济复苏和就业率上升并没有出现,1932年,美国的出口额从1929年的70亿美元下跌到16亿美元,下跌了77%,进出口总额仅为1929年的1/3。美国的失业率也从《关税法》颁布时的8.7%飙升到1933年的24.9%。
通货通缩、出口下降和失业率的攀升导致美国人的生活迅速恶化,到1934年初,美国购房者有1/3的人都无法偿还抵押贷款,这进一步加剧了银行业的危机。
事实证明,高关税不能给美国经济带来繁荣。19世纪美国能实行高关税是因为当时全球的经济联系还不紧密,且各国都实行贸易壁垒。但在世界进入自由贸易后,再实行高关税,造成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特朗普完全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
不过美国高关税的后果远不是美国经济萧条那么简单,它直接打击了德国、日本两个依赖出口的国家,并让两国在经济困境下走向战争。
02
德国与日本遭遇经济危机
1920年代末,德国魏玛政府虽然压住了通胀,但德国仍饱受《凡尔赛条约》赔款的负面影响,德国的失业率仍然高企,财政濒临崩溃,魏玛政府作为战败后的政府,因一直以来的经济困境也饱受民众诟病,可以说大萧条前的德国是命悬一线。
美国《关税法》的颁布给了德国魏玛政府致命一击。1920年代末,美国是德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德国对美出口总额接近2.54亿美元,但《关税法》后,德国对美出口暴跌,到1932年仅为0.74亿美元,跌幅达到71%。到1932年,德国的工业产值相比1929年也下降了40%,远超欧陆25%的平均水平。
美国资本的大量撤出也加剧了德国的经济危机,1924年美国资本曾经大量涌入德国,支撑了魏玛时期的短暂繁荣,但是1931年,德国出现了27亿马克的资本净流出,外汇与黄金储备被迅速抽离,其中大部分是美国资本,这直接导致德国企业贷款率断裂,德国银行体系也因挤兑陷入危机。
受美国影响,1931-1932年,德国实际GDP较1929年累计萎缩15%,通货紧缩率达到了-5.5%,失业人数从1929年的150万暴增到1932年的600万,失业率超过了30%,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德国家庭陷入极端的贫困。
经济危机打击下,魏玛政府名声扫地,而极端的纳粹党受到公众欢迎,1930年纳粹党得票率飙升到18.3%,1932年7月,纳粹党更是拿下37.3%的选票,成为国会第一大党。纳粹党崛起的时间几乎与美国大萧条和《关税法》的颁布完全同步。
大萧条削弱了德国人对温和政党的信任,此前德国人还将希特勒视为小丑,但如今的困境让他们深深感到“西方不值得信任”,德国要想重新崛起,必须打破西方强加的《凡尔赛条约》,必须推翻对西方绥靖的魏玛政府。
纳粹党迎合了这种情绪,并通过建设公共工程,发展军工产业缓解了失业,德国大量的过剩人口被投入到军工厂和军队中,女性也被赶回家操持家务,德国失业率1年内降低了50%。
但是政府投资的办法终归不是长远之计,军工产能过剩也会带来新的危机,纳粹政府只能靠发动战争来消耗过剩的产能和人口。
另一个遭遇美国《关税法》打击的是日本,与德国一样,日本也是出口导向经济,1929年日本的出口额约为24亿日元,其中对美出口占比超过40%,日本主要对美出口丝绸、棉纺织品和轻工业品。《关税法》实行后,美国提高了对生丝、棉纺的关税,直接导致日本对美生丝出口下降50%。
受美国影响,日本工业产出下降了一半,失业率飙升,农民收入骤降,甚至很多妇女被迫要看卖淫来维持家用。这些失业、贫困的农民子弟大都参军,成为了日本“少壮派”的核心力量,他们痛恨无能、亲西方的文官政府,认为日本的出路只能靠侵略和战争来解决。
当时军部和右翼团体借经济萧条,大肆喧嚷“资本主义失败、依赖西方失败”的论调,主张要走“国防优先、自力更生、对外扩张”之路。他们的方案是先夺取满洲解决原料和市场问题,再夺取整个中国建立自给自足的经济圈。
美国《关税法》实行后,日本的激进势力完全失控,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并刺杀温和的首相犬养毅,自此日本的政党政治式微,日本彻底迈入军部统治的法西斯体制。
日本史学家鹤见俊辅就指出”经济危机摧毁了明治以来积累的自由主义秩序,军人得以以国家重建的名义干政。”英国历史学家A.J.P. Taylor也说:“满洲事变不仅是帝国主义的结果,更是萧条逼迫下的经济报复行为。”
随着德国、日本两个强国激进势力的上台,世界大战也就不可避免了。
03
特朗普和一小撮选民掌握了世界的命运
特朗普不知道,此刻的他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全面的贸易战已经一触即发,甚至世界大战也不再遥远,只需一步,人类就将再次经历100年前的浩劫。
但特朗普不懂世界也不在乎世界,他只关心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红脖子”的选票。
那些处在摇摆州的美国蓝领选民,就以这样一种方式决定了世界的命运,正如90年前,一群愤怒的美国选民选出了一群不负责任的政客,最终由一个完全不懂世界的草台班子将世界引向了浩劫。
虽然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但美国选民完全是德不配位,完全没有做好领导世界的准备。美国虽强虽大,但美国选民的见识一百年没有进步,他们只关心篮子中的鸡蛋价格。这将引起全世界对国际秩序和民主制度的反思,影响世界几十亿人生计的重大决策,真不该如此轻率地做出。
世界的命运真不该掌握在一个国家、关键州的一小撮选民以及一小撮选民选出的僭主手中,“存在不是合理”,这样的国际秩序真应该改改了。
(这群人决定了世界的命运)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天下事